人类正在从原子时代进入数字时代。万物皆互联,万物皆数字。过去我们的交流互动,依赖近距离的接触,通过观察分辨形象、声音、眼神、味道、形态等等,判断一个人。但在网上,获取的数据信息有限,你很难判断一个人,他可能上身穿着西装,下身只穿一条内裤。通过屏幕终端对方并不了解。现在社会面对面的交易占比越来越少,人们更多是在网上交易。这就需要建立互联网环境下的新型信任关系。你如果想建立起信任,就要给对方提供更多自己的信息,同时不打探对方的秘密。最近比较热的电话诈骗新闻,就是骗子掌握了被骗者的信息,而被骗者不掌握骗子的信息就盲目相信了骗子,结果就悲剧了。
金融机构在建立信任和促成服务交易方面是有天生优势的,但是这个优势正在丧失。金融机构不掌握客户全面的行为数据,而只是掌握片段的交易行为数据。通过这样片段的数据,要进行精准风险控制,是非常难的。金融机构不掌握交易场景,无法与客户直接接触。现在蚂蚁金服为什么火,因为有淘宝的交易场景在支撑。金融机构太大,更多是提供标准制式的服务,无法提供各种各样有特色的服务。为什么蚂蚁金服成长起来了,就是因为银行当时不能给网上交易提供更加场景化的服务,留下了市场空间。建立信任就需要获取更多的交易双方数据。阿里正在通过为客户提供尽可能多的服务,获取数据。这也是一种中心化服务的思想。未来蚂蚁金服可能成为一个巨大的金融帝国,但同样需要面对如何有效服务客户个性化需求和快速响应市场的问题。
区块链的出现,给数字时代信任关系的建立提供了新的选择。我理解的区块链并不高大上,其本质就是一个公共的账簿,让好多人一起记帐,不可更改。这需要非常成熟的加密机制做保证。用个比较通俗的例子做些对照解释。原来生活在农村,交通不便,大家住的比较近。结婚办酒席邀请村里人,大家都来做证明,二位新人已经有婚约,别人别打主意了。后来交通便利了,人们的居住活动范围变大。将所有可能相关的人请来证明婚约不现实。政府就出来发挥作用,作为结婚登记中心给你证婚,发你一个证书。现在有了互联网,人们的生活范围更大了,结婚可能会有跨国、同性、或试婚一年等等个性化需求,政府可能就服务不过来了。那么可以考虑用区块链的方式,发动大家在网上一起证婚,一起记录二位新人的婚姻约定,且记录不可更改。谁要了解他们婚姻状况,可以到网上区块链上查,既方便又可靠。
阳光保险通过与其他公司合作,进行了区块链应用的有益尝试。我们提供数字资产产品发行和服务,比邻共赢科技公司做数字资产的管理,布比科技做区块链分布式共享总帐。这样的合作方式,使得相关产品的研发非常快速简单。半年多时间,我们做了三个应用。第一个应用,是发行了可以在客户之间相互赠送的积分,阳光数贝。第二个应用,是可以客户间转移的航空意外险。由于去掉了中间商环节,价格非常优惠,飞行一次3块钱,保障两百万。第三个应用是利用区块链的证明和安全特性做二次认证,用户登录时手机一扫就就实现区块链认证,比短信二次认证更安全、快速和方便。
数字时代的金融企业必须要考虑在数据上面想办法获取价值,考虑怎样在数据上服务客户。一是让用户拥有自己的经过多方认证的数据。原来企业服务客户时产生的数据都是企业的,未来数据放到区块链上,客户拥有私钥,数据就是客户的。要想尽办法把数据放到区块链上给客户,通过给客户提供数据获取价值。二是要想尽办法产生有价值的数据。要产生能够证明客户信用、需求偏好等方面情况的数据。客户可以反复利用这些数据证明自己,获取更加个性化的服务。当这些数据被客户授权使用时,企业就可以向相关数据使用的服务商收取一定的费用。三是充分利用客户数据创造价值。金融企业应该充分分析理解客户,掌握客户的风险偏好、信用状况和消费需求,针对不同客户提供更加个性化的金融服务。
区块链的实践可以做很多尝试。首先是做数字资产的流通,实现起来非常方便有效,积分、门票、储值卡、购物券、优惠券等都可以作为数字资产进行转移。其次是金融合约的自动执行,如数字资产抵押借贷合约可以放到区块链上,当发生违约时,系统自动将抵押物转移给相关方。还可以利用区块链做一些证明和评级,或开展个性化的风险定价和服务。
区块链应用需要遵守基本的原则。目前阶段区块链并不能带来特别的颠覆,需要通过与现有的体系融合,逐步发展壮大,在整个应用中一定要注意依法合规,这样才能走的稳健和长远。区块链上的数据是属于客户的,商业的出发点要以客户为中心,只有充分尊重客户的利益,企业才能够生存。区块链上是一个开放的市场环境,围绕客户的数据服务展开竞争,垄断是无法生存的,一定要秉持不做恶原则,尽可能合作寻求共赢。 区块链存放的客户数据资产,一定要确保其安全,失去了安全,区块链就没有任何价值了。 区块链应用一定要面向客户解决目前的痛点问题,任何技术本身并不关键,通过创意地大胆利用,解决了实际问题才会带来价值。
未来世界应该离不开区块链的应用,但并不仅有基于区块链的服务模式。现有中心化企业服务模式应该还可以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中心化的优点是对于大规模标准服务处理效率非常高,而区块链更适合个性化非标准的服务处理。金融企业必须积极拥抱区块链,从现在开始,从最简单、最实用的应用开始。(央行观察/苏文力)
转自:共享财经
链接:http://www.gongxiangcj.com/show-22-20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