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人赚钱新招:港元―人民币套利交易

楼主  收藏   举报   帖子创建时间:  2019-05-05 06:54 回复:0 关注量:194
  舒时
  
  金融界有个俚语――“渡边太太”,指的是那些借入低息日元、投资境外高收益资产(境外债券或外汇存款)的日本家庭主妇――当然,她们成名的背后,是日本长达十多年的超低利率政策。
  而在中国香港,随着港元在金融海啸之后进入低息时代,特别是人民币在香港的进一步普及化,也开始催生了一批香港“渡边太太”。
  借港元的新投资机会
  香港“渡边太太”赚钱的办法其实很简单,就是大量借入港元贷款,然后悉数转成人民币,存入内地的银行或是买入香港的人民币证券,从而稳赚息差,并获取人民币升值的潜在收益。
  笔者身边有不少从内地来港工作的朋友,或是在内地拥有银行账户的港人,已经开始采用这种简单的模式赚钱。而香港的银行职员也极力推荐这种做法。
  按照香港传统的“炒外汇”做法,普通散户可以在香港的银行开设保证金交易户口,用约5%的保证金就可以撬动巨额的外汇交易。
  短线外汇投资的要点是要认准升值的货币,沽出不断贬值的货币;如果投资者觉得两种货币的汇率不会有较大变动,也可以通过借入低息货币、买入高息货币来套取息差。从这个角度便不难理解,汇率与利率均处上扬阶段的人民币何以成为港人新宠。
  在香港,目前还没有开设人民币与美元或港元之间的保证金交易。但这不妨碍人们同样可以变相获得人民币杆杠:借港元、兑换成人民币进行投资,便可看成是保证金交易的替代品。
  香港银行职员向笔者介绍:要贷款很简单,银行在收到申请人提供的收入证明文件、身份证明文件等必要信息后,将会在一周之内回复批准贷款额及利息。接下来,客户要做的便是把这笔资金逐步转为人民币,然后可以用于投资。
  这种手法之所以被认为是稳妥的赚钱手法,是因为目前此类贷款的利率非常之低。以5年期的50万港元贷款来计算,某些银行的报价利率低至约3%――而近期中国内地银行的三年期银行存款利率已经达到了4.75%――也就说,如果在香港借港元,马上兑换成人民币,存入内地的银行,已经可以赚取约1.75%的利差。
  让内地同胞可能无法理解的是,在香港要借50万港元并不需要抵押品。申请人不用带上房产证,也不需要把祖传家宝给银行职员过目。银行只会查看申请人提供的收入证明,只要达到银行的标准,便可以批复。这些证明主要是雇主出具的月薪报告,或是银行提供的工资卡入账记录,抑或是香港税务机关发出的纳税记录文件,在香港这个高度发达的信用社会里,文件造假的法律后果相当严重,此类文件的真实性一般较有保证。
  从银行来看,当前综合利率低下,流动性充足,借出50万港元对大部分申请人来说均非难事。香港金管局披露数据显示,自2008年11月以来,香港的综合利率若按年计算,就再也没有高过1%,而自2009年以来,更是长期处于0.1%~0.2%的水平。对于香港银行来说,3%的复利已可以赚取可观的息差。
  境外资金变相“支持”内地企业
  对于客户来说,拿到港元后还有不少小问题需要解决。目前香港限制居民每天只能兑换2万元人民币。“渡边太太”通常会选择多开几个银行户口,以增加兑换额;还有人选择遍布香港街头的货币兑换店,这里不设上限交易。这些在内地可能被称为“地下钱庄”的兑换店,对不少缺乏门路的港人来说,是不错的换汇机构。
  这些做法其实仍显笨重,更简单的方法是以公司户口进行操作。香港金管局已放开了公司户口的每日人民币交易上限,因此许多人可以借这一点很轻松迅速地把借到的港元迅速换成人民币存入银行。
  对于炒人民币的散户来说,最直接的问题是如何实现这些人民币的价值最大化。要赚息差当然是存入内地银行,特别是在人民币进入加息周期的今年,这种方式吸引了不少投资者。但对大部分港人来说,如果没有内地户口,就只能看其他路子。目前香港市场上主要人民币投资产品是点心债、人民币基金和一只刚上市的人民币房地产信托基金汇贤(87001.HK)。当然,也有一些银行职员会不断向散户们兜售他们的定期存款,但是相比一江之隔的深圳,这些存款的利率仍然不足以打动人心。
  海通国际证券中国业务部副总裁郭家耀介绍,买人民币债券的大部分是香港人。但是从业界人士的反馈来看,这些人民币债券在散户手中的比例仍然较低。从今年2月的一份国际投行研究报告来看,银行机构占据了约三分之一,基金公司占了近一半,剩余给散户的仅约16%。
  究竟有多少香港“渡边太太”选择赚取利差或是汇率升值并不得而知,但是据业内人士介绍,目前最吸引香港人的还是那些内地的高利贷项目。
  有在港工作的中资券商职员说,如果把资金调回内地,有可能可以获得年息30%甚至高达70%的回报。内地一家信托公司的朋友介绍说,他们目前给民间企业的贷款,通常要求年度复利回报在30%之上。“即使是这样,仍然是贷款需求高于供给。”他说。
  香港“渡边太太”的套利经,也从一个侧面反映出中国当下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强烈需求。
  (作者系香港投资界人士、本报特约撰稿人,chenyibiao@yicai.com)
  
  
打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