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人有傻福
你想做一个精明人,还是想做一个傻人?
人精明,往往就不会拉下什么好事,经常看上去八面玲珑,游刃有余。但似乎也成不了很大的气候,因为别人往往都比较烦他,还会提防他,愿意与他合作的就会少很多。这就像香港巨富李嘉诚说的那样,让你的对手都相信你,你不会坑人,你不太算计,你宁愿吃亏,这样的人才会有大机会。所以,各行各业里边,真正有非凡成就的(除了昙花一现的人物外),没有一个会是精明人。
傻人,看起来傻里傻气,但因为他愿意吃亏、糊涂、宽容等品质,往往很有人缘,也因为其执着、坚持,因而事业也会成功。
我们在这里谈那个人精明,那个人傻,有点不大好,我们就说说动物吧。这动物的处世之道与人也颇为相似。
在英国思想家以赛亚?6?1柏林看来,动物的生存理念也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精明的,一种是傻子的。
狐狸和刺猬住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狐狸不但狡猾,而且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哪有有什么好事都落不下它,这让它出尽了风头;刺猬就不行了,它又蠢又笨,不但走起路来慢慢腾腾,而且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像个与世无争的胆小鬼,马上把身体蜷缩起来“装死”。
狐狸打心眼里看不起刺猬,经常变着法儿耍弄它,让它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次次地丑态百出……就这样,很多年过去了,奇怪的是,尽管狐狸变着法儿地耍弄、侮辱刺猬,刺猬却毫发无损,还是那副老样子:太阳照常升起,每天生活照过。
狐狸气坏了,终于失去了耐心。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可以置刺猬于死地的方法。
一天,狐狸热情地跟刺猬聊起天来。刺猬先是紧张地蜷缩起来,说话也不利索;后来,它被狐狸的热情所感动,全身放松地聊了起来,聊到高兴处,还发出“咝咝”的笑声。聊着聊着,刺猬突然把脸一变,“刷”地伸出前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刺猬掀翻,闪电般地向刺猬柔软的腹部咬去……刹那间,只听得“嗷”的一声惨叫,狐狸满嘴是血,屁滚尿流地逃走了。一切归于平静之后,刺猬慢慢舒展开身体,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面对狐狸的突然袭击,刺猬只是本能地做了一个重复了成千上万遍的动作--蜷缩身体。因为这个动作它做得太熟练、太准确,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所以速度才会比狐狸快了那么0.01秒……
英国思想家以赛亚?6?1柏林把动物生存的理念分为两种:一种是“狐狸理念”,一种是“刺猬理念”。“狐狸理念”的特点是自信心和占有欲极强,同时追求很多个目标。可是最后往往因为精力和耐力达不到,而造成做事情眼高手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终将一无所成。而“刺猬理念”的特点就是目标简单明确,始终如一。由于它日积月累地朝一个目标发展,最后自然会练就一套特殊的生存本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对比一下狐狸和刺猬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发现:
狐狸为“狐”太精明,处处钻空子,所以“哪有有什么好事都落不下它,这让它出尽了风头”,而刺猬呢,傻里傻气,“又蠢又笨”,“就像个与世无争的胆小鬼”,可想而知,什么好事都没它的份,干活肯定少不了它。
狐狸因为自己的精明,压根就瞧不起刺猬,处处为难他,还要让他出丑。可是刺猬呢,宽容憨厚,对别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耍小聪明(可能也是没那么多小聪明可耍)。
狐狸因为自己的精明,就不会做“傻事”,也不会做丢人现眼的事,更不会出大力,流大汗,苦干,这样的做法他自己没法接受,他总喜欢省事省力走捷径,而刺猬呢,明知自己的缺点,也不着急,既然自己笨,那就笨笨地活着,做事呢,也不顾眼前利益,总是做“傻事”、别人眼里“干不成的事”、别人不想干的事。有捷径也往往不会去走,肯于“傻干”,对挫折有点麻木,忍耐力极强。
狐狸活得总是很风光,八面玲珑,而刺猬呢,活的有些刻板,有些逆来顺受,不潇洒,不精彩,默默无闻。
狐狸因为自己的精明,往往就有强烈的优越感,好为人师;遇到自己不太清楚的东西,就会不懂装懂,而至于反面意见,就不太听得进去。而刺猬呢,往往不怕丢丑,会自嘲、自污,以免冲突。正因为这样,刺猬们就会比他类更善于听取反面意见,不太计较别人的毁誉。
狐狸张扬,甚至有点嚣张,所以,时间久了,难免出点负面新闻,公众形象就不大好,别人常常会怕被他算计,敬而远之。而刺猬呢,自然人缘颇好,不会被别人视为“威胁”。
但事情就是这样,狐狸往往是风光一时,结局不完美。刺猬呢,往往苦尽甘来,成就一番事业。
狐狸跟刺猬,就像兔子跟乌龟。
兔子跑得快,乌龟爬得慢。
兔子起步快,加速快,中间停下来睡大觉;乌龟起步慢,加速更慢,但脚步不停。
兔子输了,乌龟赢了。
刺猬跟乌龟,都有点“韬光养晦”的风范,放下身段,坚持自我,日积月累,笑到了最后。
自然,投资界,也是精明人和傻人集中的地方。
投资界的精明人很多。
投资界的精明人有个突出的特点,跟踪热点的能力非凡,这个自然,人家天生精明嘛。所以,市场上时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很能赶上潮流。然而,因为他们转向太快,往往也会对每样东西认识的不透,浅尝辄止,对操作品种的交易获利技术也只是有肤浅的心得和体会,没等到熟悉这个,他又转到别的方向去了。另外,转得快的人,也往往不会有死心眼,所以,他也拿不住,经常赚个小钱就走了。
投资界的精明人的第二个特点是:喜欢走捷径,经常会花费很多时间追逐所谓的赚钱机器,那些号称高成功率的或自动发出买卖指示的软件、交易系统、指标、选股公式等等,往往会找到他们这样的买主。但是,那些已经在金融市场上赚到大钱的人所使用的交易系统和方法,他认同但却不去使用,因为常常是觉得其自动化程度不高、赚钱太慢、有失误信号等等。
投资界的精明人的第三个特点:喜欢自己“动脑筋”去操作,而不喜欢用“死板”的交易系统。而所有的成功的交易系统都有一系列规则,包括什么情况下可以开仓,什么情况只能观望,何时止盈,何时止损,何时减仓,何时加仓,目标位,等等,都不是随便拍脑袋的,他们还会认为这些东西对他是约束,甚至说行情时时在变,依照这么“死板”的东西岂不要误事?
投资界的精明人的第四个特点:对市场、对投资大师基本不抱有“敬畏之心”。就连投资界的“神”巴菲特,在许多精明人眼里,也不过如此,一年才百分之二十几的赢利,他们根本就看不上眼。每次危机来临,巴老稍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人就会幸灾乐祸,说是要看老头是怎样“死”的。他们难道想不到,这样的危机,巴菲特一生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他都挺过来了,这就是大师的风范,而准备笑看巴菲特的,你又挺过了几次?你要能连续实现年均25%的复利增长,现在账户又该是怎样的局面了?要知道,真正的投资高手--那些能持续赚到大钱的人,只占整个市场参与者的3%左右!还有,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市场犯病了,不听话了,这种妄自尊大的心态,是对市场的极大蔑视,早晚会遭受市场的报应。
其实,傻与不傻,精与不精,全在于最终的结局。投资大师们最终都获得了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级回报,这才是真正的不傻,真正的精明。认真去研究投资大师们的成长里程、训练过程,揣摩其交易心理,学习其交易模式,我们都会发现,真正的大师确实在某些方面都有些傻。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傻在“死板”。每个投资大师都会遵循自己的交易原则,在他们看来,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含糊,不能变通,不能权宜,也就是说,每次交易的整个过程都是按照其交易系统而顺序展开的,不会随意操作。而在普通人看来,觉得有点不可理喻,认为会人为损失机会。但大师们就是这样抓住了真正的机会,而放弃了潜在的损失可能。这是“小聪明人”必须要警示的。
其次,与普通“小聪明人”的最大不同是,投资大师们都很看重复利增长,强调的是持续盈利。年均25%确实不高,但积累下来,便会富可敌国。巴菲特一捐就是几百亿美元,早就富过很多国家了。说到这里,有必要再费点笔墨。年均25%,不是说巴菲特每年的盈利率就是25%左右,他也是有巨大获利的时候,也有小赚小赔,这才是常态。其实,这也基本符合二八规律,我们的盈利中,80%的盈利可能来自其中的20%的成功交易,其他的交易都是相对赚赔不多的。这种交易获利的常态分布,就跟许多人的每次交易都想赚大钱的想法不同。
再给大家看看其他投资大师年均盈利率的实际情况与关于年均盈利率的想法:
出生于1878年的投资大师江恩,是最具神奇色彩的金融投资技术分析大师。他在72岁时说:可以期待的盈利定在25%的年复利比较合适。
本杰明·格拉罕Benjamin Graham(1894-1976),被喻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是巴菲特等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宗师。其1948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里增长了超过80倍以上,年均复利增长在20%以上。
彼得?6?1林奇(1944-),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被称为“首屈一指的基金管理者”,“投资界超级巨星”。在他操盘的13年里,创造了报酬率高达2703.12%的成长纪录,年复利增长率为32%。
乔治?6?1索罗斯(1930-)量子基金创始人及经理人。被称为“市场驱动者”和“金融界的超级明星”。从1969年以来的20多年间,每年的复利报酬率为35%,只有1981年赔钱。
所以,我建议大家踏实一点,从小钱赚起,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年均25%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十年十倍。也就是说,你现在有10万元人民币,按照年均25%的复利增长,10年后就是100万元人民币,20年后你就有1000万元人民币,30年后你将有1亿元人民币。这个还不够多吗?
以上观点出自悠然投资 悠然老师5年1000倍----外汇黄金交易技术
人精明,往往就不会拉下什么好事,经常看上去八面玲珑,游刃有余。但似乎也成不了很大的气候,因为别人往往都比较烦他,还会提防他,愿意与他合作的就会少很多。这就像香港巨富李嘉诚说的那样,让你的对手都相信你,你不会坑人,你不太算计,你宁愿吃亏,这样的人才会有大机会。所以,各行各业里边,真正有非凡成就的(除了昙花一现的人物外),没有一个会是精明人。
傻人,看起来傻里傻气,但因为他愿意吃亏、糊涂、宽容等品质,往往很有人缘,也因为其执着、坚持,因而事业也会成功。
我们在这里谈那个人精明,那个人傻,有点不大好,我们就说说动物吧。这动物的处世之道与人也颇为相似。
在英国思想家以赛亚?6?1柏林看来,动物的生存理念也是分为两种的,一种是精明的,一种是傻子的。
狐狸和刺猬住在相距不远的地方。狐狸不但狡猾,而且反应灵敏、行动迅速,哪有有什么好事都落不下它,这让它出尽了风头;刺猬就不行了,它又蠢又笨,不但走起路来慢慢腾腾,而且稍有风吹草动,它就像个与世无争的胆小鬼,马上把身体蜷缩起来“装死”。
狐狸打心眼里看不起刺猬,经常变着法儿耍弄它,让它在大庭广众之下一次次地丑态百出……就这样,很多年过去了,奇怪的是,尽管狐狸变着法儿地耍弄、侮辱刺猬,刺猬却毫发无损,还是那副老样子:太阳照常升起,每天生活照过。
狐狸气坏了,终于失去了耐心。于是,它想出了一个可以置刺猬于死地的方法。
一天,狐狸热情地跟刺猬聊起天来。刺猬先是紧张地蜷缩起来,说话也不利索;后来,它被狐狸的热情所感动,全身放松地聊了起来,聊到高兴处,还发出“咝咝”的笑声。聊着聊着,刺猬突然把脸一变,“刷”地伸出前爪,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将刺猬掀翻,闪电般地向刺猬柔软的腹部咬去……刹那间,只听得“嗷”的一声惨叫,狐狸满嘴是血,屁滚尿流地逃走了。一切归于平静之后,刺猬慢慢舒展开身体,像没有发生过任何事情一样。
面对狐狸的突然袭击,刺猬只是本能地做了一个重复了成千上万遍的动作--蜷缩身体。因为这个动作它做得太熟练、太准确,已经到了随心所欲的程度,所以速度才会比狐狸快了那么0.01秒……
英国思想家以赛亚?6?1柏林把动物生存的理念分为两种:一种是“狐狸理念”,一种是“刺猬理念”。“狐狸理念”的特点是自信心和占有欲极强,同时追求很多个目标。可是最后往往因为精力和耐力达不到,而造成做事情眼高手低,东一榔头,西一棒槌,终将一无所成。而“刺猬理念”的特点就是目标简单明确,始终如一。由于它日积月累地朝一个目标发展,最后自然会练就一套特殊的生存本领,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
对比一下狐狸和刺猬的行为模式,我们可以发现:
狐狸为“狐”太精明,处处钻空子,所以“哪有有什么好事都落不下它,这让它出尽了风头”,而刺猬呢,傻里傻气,“又蠢又笨”,“就像个与世无争的胆小鬼”,可想而知,什么好事都没它的份,干活肯定少不了它。
狐狸因为自己的精明,压根就瞧不起刺猬,处处为难他,还要让他出丑。可是刺猬呢,宽容憨厚,对别人总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不耍小聪明(可能也是没那么多小聪明可耍)。
狐狸因为自己的精明,就不会做“傻事”,也不会做丢人现眼的事,更不会出大力,流大汗,苦干,这样的做法他自己没法接受,他总喜欢省事省力走捷径,而刺猬呢,明知自己的缺点,也不着急,既然自己笨,那就笨笨地活着,做事呢,也不顾眼前利益,总是做“傻事”、别人眼里“干不成的事”、别人不想干的事。有捷径也往往不会去走,肯于“傻干”,对挫折有点麻木,忍耐力极强。
狐狸活得总是很风光,八面玲珑,而刺猬呢,活的有些刻板,有些逆来顺受,不潇洒,不精彩,默默无闻。
狐狸因为自己的精明,往往就有强烈的优越感,好为人师;遇到自己不太清楚的东西,就会不懂装懂,而至于反面意见,就不太听得进去。而刺猬呢,往往不怕丢丑,会自嘲、自污,以免冲突。正因为这样,刺猬们就会比他类更善于听取反面意见,不太计较别人的毁誉。
狐狸张扬,甚至有点嚣张,所以,时间久了,难免出点负面新闻,公众形象就不大好,别人常常会怕被他算计,敬而远之。而刺猬呢,自然人缘颇好,不会被别人视为“威胁”。
但事情就是这样,狐狸往往是风光一时,结局不完美。刺猬呢,往往苦尽甘来,成就一番事业。
狐狸跟刺猬,就像兔子跟乌龟。
兔子跑得快,乌龟爬得慢。
兔子起步快,加速快,中间停下来睡大觉;乌龟起步慢,加速更慢,但脚步不停。
兔子输了,乌龟赢了。
刺猬跟乌龟,都有点“韬光养晦”的风范,放下身段,坚持自我,日积月累,笑到了最后。
自然,投资界,也是精明人和傻人集中的地方。
投资界的精明人很多。
投资界的精明人有个突出的特点,跟踪热点的能力非凡,这个自然,人家天生精明嘛。所以,市场上时兴什么,他们就做什么,很能赶上潮流。然而,因为他们转向太快,往往也会对每样东西认识的不透,浅尝辄止,对操作品种的交易获利技术也只是有肤浅的心得和体会,没等到熟悉这个,他又转到别的方向去了。另外,转得快的人,也往往不会有死心眼,所以,他也拿不住,经常赚个小钱就走了。
投资界的精明人的第二个特点是:喜欢走捷径,经常会花费很多时间追逐所谓的赚钱机器,那些号称高成功率的或自动发出买卖指示的软件、交易系统、指标、选股公式等等,往往会找到他们这样的买主。但是,那些已经在金融市场上赚到大钱的人所使用的交易系统和方法,他认同但却不去使用,因为常常是觉得其自动化程度不高、赚钱太慢、有失误信号等等。
投资界的精明人的第三个特点:喜欢自己“动脑筋”去操作,而不喜欢用“死板”的交易系统。而所有的成功的交易系统都有一系列规则,包括什么情况下可以开仓,什么情况只能观望,何时止盈,何时止损,何时减仓,何时加仓,目标位,等等,都不是随便拍脑袋的,他们还会认为这些东西对他是约束,甚至说行情时时在变,依照这么“死板”的东西岂不要误事?
投资界的精明人的第四个特点:对市场、对投资大师基本不抱有“敬畏之心”。就连投资界的“神”巴菲特,在许多精明人眼里,也不过如此,一年才百分之二十几的赢利,他们根本就看不上眼。每次危机来临,巴老稍有不顺心的时候,有人就会幸灾乐祸,说是要看老头是怎样“死”的。他们难道想不到,这样的危机,巴菲特一生已经经历过多少次了?他都挺过来了,这就是大师的风范,而准备笑看巴菲特的,你又挺过了几次?你要能连续实现年均25%的复利增长,现在账户又该是怎样的局面了?要知道,真正的投资高手--那些能持续赚到大钱的人,只占整个市场参与者的3%左右!还有,我经常听到有人说,市场犯病了,不听话了,这种妄自尊大的心态,是对市场的极大蔑视,早晚会遭受市场的报应。
其实,傻与不傻,精与不精,全在于最终的结局。投资大师们最终都获得了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超级回报,这才是真正的不傻,真正的精明。认真去研究投资大师们的成长里程、训练过程,揣摩其交易心理,学习其交易模式,我们都会发现,真正的大师确实在某些方面都有些傻。
最为明显的一点就是,傻在“死板”。每个投资大师都会遵循自己的交易原则,在他们看来,这是原则问题,不能含糊,不能变通,不能权宜,也就是说,每次交易的整个过程都是按照其交易系统而顺序展开的,不会随意操作。而在普通人看来,觉得有点不可理喻,认为会人为损失机会。但大师们就是这样抓住了真正的机会,而放弃了潜在的损失可能。这是“小聪明人”必须要警示的。
其次,与普通“小聪明人”的最大不同是,投资大师们都很看重复利增长,强调的是持续盈利。年均25%确实不高,但积累下来,便会富可敌国。巴菲特一捐就是几百亿美元,早就富过很多国家了。说到这里,有必要再费点笔墨。年均25%,不是说巴菲特每年的盈利率就是25%左右,他也是有巨大获利的时候,也有小赚小赔,这才是常态。其实,这也基本符合二八规律,我们的盈利中,80%的盈利可能来自其中的20%的成功交易,其他的交易都是相对赚赔不多的。这种交易获利的常态分布,就跟许多人的每次交易都想赚大钱的想法不同。
再给大家看看其他投资大师年均盈利率的实际情况与关于年均盈利率的想法:
出生于1878年的投资大师江恩,是最具神奇色彩的金融投资技术分析大师。他在72岁时说:可以期待的盈利定在25%的年复利比较合适。
本杰明·格拉罕Benjamin Graham(1894-1976),被喻为“华尔街院长”和“证券分析之父”。是巴菲特等许多成功投资家的启蒙宗师。其1948年创立的基金(GEICO)到1972年的24年里增长了超过80倍以上,年均复利增长在20%以上。
彼得?6?1林奇(1944-),麦哲伦基金的基金经理人。被称为“首屈一指的基金管理者”,“投资界超级巨星”。在他操盘的13年里,创造了报酬率高达2703.12%的成长纪录,年复利增长率为32%。
乔治?6?1索罗斯(1930-)量子基金创始人及经理人。被称为“市场驱动者”和“金融界的超级明星”。从1969年以来的20多年间,每年的复利报酬率为35%,只有1981年赔钱。
所以,我建议大家踏实一点,从小钱赚起,泰山不拒细壤,故能成其高;江河不择细流,故能成其深。年均25%是个什么概念?就是十年十倍。也就是说,你现在有10万元人民币,按照年均25%的复利增长,10年后就是100万元人民币,20年后你就有1000万元人民币,30年后你将有1亿元人民币。这个还不够多吗?
以上观点出自悠然投资 悠然老师5年1000倍----外汇黄金交易技术
打赏
最新创建圈子
- 新闻EA运行效果图圈 2020-01-02
圈主:admin 帖子: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