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9日,大连商品交易所正式上线商品互换业务,标志着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式开始在商品场外衍生品市场发挥金融基础设施作用,为金融机构、实体企业的商品场外衍生品业务提供交易登记和结算等综合服务。
市场人士指出,本次商品互换业务的推出,能够与场内市场工具构成互通共融、互促共进的风险管理生态圈,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商品市场体系。
实现多元开放战略转型
“开展商品互换业务,是大商所多年来持续推进多元开放战略转型、推动完善衍生品市场体系的重要成果。”大商所党委书记、理事长李正强表示。
从国际经验来看,互换是除了期货和期权之外的全球三大衍生工具之一,是场外衍生品市场的核心工具。而过去较长一段时间,我国期货市场的工具和层次较为单一,只有期货,没有期权和互换,场内市场较为发达,场外市场发育迟缓。
经过多年努力,2017年3月31日,大商所上市国内首个商品期权——豆粕期权,填补了国内商品期权的空白;2018年5月4日,大商所推出铁矿石期货引入境外交易者业务,实现国内首个已上市期货品种国际化。
李正强指出,随着商品互换业务上线,大商所初步建立起既有期货和期权、又有互换的多元化衍生工具产品体系,初步建立起既有场内、又有场外的多层次衍生品市场框架,初步建立起既有国内、又有国外的开放型衍生品市场架构,标志着大商所多元开放战略转型的实现,标志着我国期货交易所正式开始为场外市场业务提供规则制度、平台支持和交易登记结算服务。
为风险管理需求提供新工具
商品互换业务得到了市场各方的积极响应,4家银行获得了综合业务指定存管银行资格,26家银行、证券公司、期货风险管理子公司等金融机构获得了商品互换交易商资格,为商品互换业务开展奠定良好基础。
当天,特产石化与商品互换交易商永安资本通过大商所综合服务平台达成了商品互换交易,该笔互换合约标的为聚氯乙烯期货价格指数。
永安资本负责人表示,大商所商品互换业务和综合服务平台的推出,为产业客户的风险管理需求提供了新的工具和途径,同时提升了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的服务范围及专业服务能力。
“大商所本次上线商品互换平台,为风险管理公司及优质的实体企业参与商品场外互换市场提供了统一平台,通过引入更多优质、专业的交易对手方,为风险管理公司参与场外互换交易增加了流动性。互换交易商和交易所代理双边清算机制,也针对交易对手方信用风险及交易协商成本等问题,给出了新的解决方案。”中国期货业协会副会长张晓轩表示。
(文章来源:中国证券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