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赵黎昀
3月8日,国内期货全线下挫,尤其是化工品期货,出现大幅度下挫,领跌期市。截至昨日下午收盘,期货主力合约方面,玻璃跌停,橡胶跌4.49%,聚丙烯跌3.97%,PVC跌3.9%,郑棉跌3.85%,塑料跌3.63%,沪镍、PTA跌逾3%;跟踪国内30种上市商品价格综合表现的文华商品指数昨日大跌1.76%。同日,外盘市场上橡胶、沥青、原油等商品也出现了集体大跌的景象。
橡胶期货此前一段时间成为领头羊,而目前则成为领跌商品。消息面上,泰国橡胶局消息人士透露,因价格低于预期,泰国推迟原计划在本周二举行的12万吨橡胶拍卖。不过目前国内橡胶库存继续回升,青岛保税区橡胶库存已攀升至16.62万吨。
期货业内人士认为,市场普跌与美联储加息预期持续增强等国际经济局势相关。美联储主席耶伦上周五表示,只要就业和通胀数据继续保持强劲,美联储就势必在本月稍后加息。话语一出,市场对联储在3月14日至15日的政策会议上加息的预期已逼近100%,高盛也将美联储3月加息概率大幅提升至95%。
“美联储加息目前看来是板上订钉,这必将对全球市场形成影响,利空国内期货市场。此外,目前周期类商品的强势应该差不多到头了,其中的领跌指标是原油。这实际上进一步表明,特朗普效应结束了。”独立经济分析师徐阳认为,2016年下半年起,以黑色系为首的商品大涨,带动了国内PPI大幅回升。
在前期的疯狂过后,目前市场已经进入原材料价格上涨是否能顺利传导至下游的证伪阶段。从历史的角度看来,周期性板块的相对表现和上游商品库存周期达到高峰,往往意味着商品价格上行的动能开始衰退。
过去一段时间,大宗商品价格出现了罕见的牛市,投资者押注全球经济在经历数年增长乏力和通胀低迷之后将迎来复苏,期货市场的火爆已到了一定的极限。
数据显示,跟踪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的S P GSCI指数去年攀升28%,创下2009年以来最大涨幅。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追溯到2006年的数据显示,1月份石油、铜和棉花期货的多头头寸均触及纪录水平,这也是近10年来这些材料和资源价格第一次同时创下反弹新高。此外花旗集团数据显示,1月份全球管理下的大宗商品资产较前月增长7%至3910亿美元,同比增长超过50%。
“多头押注创纪录高位,市场仍需要关注众多动态指标。除美联储加息预期陡然升温外,原油领跌期市也是需要关注的对象。”徐阳称,近期对冲基金削减原油多仓的规模创下石油输出国组织去年11月宣布减产以来之最。截至2月28日当周,对冲基金共削减了6100万桶的布伦特原油和WTI原油期货以及期权多仓。
在3月8日举办的第三届中国产业经济(国际)论坛上,敦和资产宏观策略总监徐小庆也认为,最近商品市场下跌,更多的原因来自供给端。今年企业的贷款意愿明显上升,而企业融到资金就会加大生产,最终导致增加供给。今年基建或不如预期,黑色系有可能不再是商品领涨的主力。2017年商品市场将维持宽幅震荡行情。
他表示,目前央行流动性收紧已经成为事实。今年春节之后,央行收紧流动性已开始从机构转向实体。今年CPI目标是3%,如果超过3%可能就要加息。如果流动性持续收紧,商品的这波上涨可能会结束。
(责任编辑:邓益伟 HN00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化工类商品领跌 期货牛市进入证伪期》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