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报道(上篇)
全国人民对苹果的关注,从没这么空前高涨过。一方面是苹果期货涨成“疯狂的苹果”,强大的逼空之势毫无减缓之势;另一方面主要减地的苹果减产消息不断传出,给“疯狂的苹果”推波助澜,更是吸引了无限关注目光。
清明期间,一场罕见的霜冻突袭中国西部苹果产区。在“50年一遇霜冻”、“苹果产地绝收”等传闻的不断刺激下,越来越多资金加入苹果多方阵营。10月交货的苹果期货合约品种4月份以来上涨了41.14%。更令人吃惊的是,一个交易日内,苹果期货交易量达到3600亿元,成为期货市场明星品种,“疯狂小苹果”。
详见报道:
《又见"疯狂的苹果"!3天成交近8000亿沪市4.5天成交,今日遭遇监管令》;
《一天不止赚一倍,涨到怀疑人生?这只"苹果"天量成交,秒杀沪市又超深市,火爆背后有人疯狂做文章》
中信期货援引数据称,预估全国减产32.52%,其中陕西产区延安、咸阳、宝鸡、渭南四市减产对于全省减产影响在 55.79%,对全国减产影响约 13.95%;山东产区全省预计减产在 20%左右,对于全国减产影响在 4.46%。不过,也有市场消息批判说这是谣传、苹果减产量没有那么大,又或者是期待二次开花能增加产量。
苹果减产的真相到底如何?对苹果期货带来的影响有多大?证券时报·券商中国“苹果期货”调研组本周奔赴陕西、山东和宁夏等苹果产地进行了实地调研。
调查一:陕西苹果
1
重灾区减产80%,二次开花难撑产量
从延安黄陵县的黄岭南动车站出发,往市区方向驱车约6公里,会经过一段崎岖难行的泥地山路,但在山路尽头,会突然涌现一大片密布路旁的苹果树林,绿油油的叶子随风晃动,只是树枝下空荡荡地难见果实。
这个以革命圣地闻名的西北城市,延安,是中国的苹果生产的头号重镇,其中,洛川苹果、白水苹果久负盛名,也产生了一些高度依赖苹果产业的“苹果镇”与“苹果县”,在这些乡镇里随处可见苹果市场和化肥店铺。
在这里的一些果农眼里,霜冻是否会引发减产,早已是不证自明的事实。
“你可以看到嘛,树上没有东西的。”在洛川县杨舒乡的路旁,正在疏果的果农樊大爷放下剪刀,苦笑着回应记者。
作为当地主要经济作物,当地果农都以种植富士苹果为主,这位果农就种植了8亩富士苹果、3亩嘎啦苹果。不过,在这块富士苹果地里,记者只能看到稀稀疏疏的果子,其中一大部分还是二次开花的小果,甚至一些树上整条树枝都找不到一个果实。
樊大爷说,由于开花较早,嘎啦果在本次霜冻中受伤较轻,但富士苹果难逃一劫。他的8亩富士苹果,往年估计可以套袋14万袋至15万袋,但在霜冻袭击过后,大量的花朵凋落,估计只能套2-3万袋,以此估算,减产比例在80%至87%左右。
作为优势产区,樊大爷称,往年他家的富士苹果中有60%以上可以长成80mm以上规格,但在霜冻打击过后,可以长成80mm规格的比例将大为减少,如再考虑期货交割品对品相的要求,实际符合交割要求的比例将大幅下降。
在洛川县杨舒乡,一位靳姓果农告诉记者,他的果树今年是小年,本来花开的就少,再经历一次霜冻,能够留下的花就更为稀少,“今年基本就没有结苹果”。
该果农称,如果勉强将二次开花的小果子计算在内,去年他给苹果套了8万袋,但今年估计只能套1万袋,以此估计,减产幅度在87%左右,而村中有类似的情况的还很多,“村里赔钱的多了去了”。
整条树枝难寻挂果
在洛川县老庙镇,果农任大叔告诉记者,他家共种植了5亩的富士苹果,往年一亩地大约要套1.5万袋至2万袋,但今年估计5亩地合计才需要套袋1万袋,以此计算,减产幅度在86%至90%左右。
任大叔称,在霜冻发生后,村镇给每户果农补贴了两瓶农药,但任大叔无奈地说,“不顶事的”。
在毗邻老庙镇的槐柏镇,一位范姓果农也告诉记者,预计今年苹果将减产80%,当地政府目前没有对果农的损失采取任何补贴或其他举措。
延安的产量对全国苹果市场有重要影响。据当地媒体数据,延安的苹果种植面值已突破350万亩,产量300万吨,产值百亿元,同时这一城市的苹果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的九分之一、陕西的三分之一。
2
轻灾区减产40%,现货库存高企
尽管同在西北的受灾地区,也有部分乡镇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在本次霜冻中受灾程度较轻,并非所有西北地区苹果都“全军覆没”。
在延安市富县的羊泉镇侯家庄村,记者就看到一位周姓果农的地里,树上结了较多果实,且个头明显比洛川县的要大一些。这位果农告诉记者,他家两人种植两块苹果地、合计16亩,其中“靠沟的那块地全冻没了”,而靠路边的这一块则受灾较轻,他估计,今年的苹果减产大约在50%左右。
之所以受灾程度会较轻,该果农称主要是地势原因,“地势越高开花越晚,这块地的花就刚好躲过了清明的霜冻”,但该果农也强调,这是他26年苹果种植历史中,所见过最严重的一次霜冻。
与之情况相似,在富县寺泉镇的太平村,一位赵姓果农的苹果树也保留了较多果实。
该果农称,由于他的地块位于附近差不多最高地势、花比其他地方迟开了4天,他家的受灾情况要轻许多,以往一亩地套1.2万至1.3万袋左右,今年估计一亩地套7千到8千袋,估算减产比例在33%至46%左右。
如果再往南走,受灾的情况会更轻一些,尤其是位于延安市南面的渭南市。
一苹果经销商的装卸仓库
白水县一家大型苹果经销商告诉记者,尽管白水县也有一些地区存在绝收情况,但综合来看,据其估算,白水县在本次霜冻中整体的减产在30%至40%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该经销商认为,尽管霜冻让苹果有所减产、形成了新苹果涨价的一致预期,但他认为,现货苹果仍有降价可能。
主要原因是,白水县是山东、河南、山西和山西的苹果集散地,但目前白水县多个冷库“都是满的”,库存了大量去年生产的苹果,且出库速度慢,时间越往后,商家就越有降价出售的压力。
据其估算,白水县当前的苹果库存量在40%左右。
3
二次开花难撑产量,可交割品加剧下滑
在走访多家果农的过程中,多位果农均表示,今年主要指望二次开花的果实,但二次开花的果实难以长大,即便成熟了也可能得不偿失,以至于有果农甚至考虑放弃二次开花的果实,因而,二次开花果实对产量恢复将非常有限。
洛川县槐柏镇的一位范姓果农告诉记者,富士苹果一般在3月中进行一次开花,之后在清明后二次开花,果农一般会保留一次开花果,而将二次开花果实减掉,以免后者争夺一次开花果的养分。
但是,在经历清明霜冻后,许多果农都预计会大幅减产,因而许多果农不得不保留二次开花果实。
二次开花果实与一次开花果实对比
该果农跟记者解释,“二次开花果长不大,最多就是长到75mm,皮厚还不好看,卖不上好价钱的。”因而他也面临着两难选择,放弃二次开花果就意味着今年几无收获,不放弃则必须再度投入资金,但“搞不好卖苹果的钱还抵不回套袋钱。”
4
果农收入:一年霜冻两年无收入
苹果是地方政府帮助农民提升收入的重要经济作物,但这种农作物从树苗到结果要6年时间,进入盛果期通常需要8年时间,且一年一次结果,果农的真实收入存在较大波动性,一旦遇到不利气候,就意味着两年时间没有收入。
洛川县杨舒乡的樊大爷就跟记者回忆称,在2002年的时候,他种植的黄元帅苹果一斤只有8毛多钱,即便是果汁厂都不肯收,无奈之下,樊大爷只能将苹果都倒沟里了,“那都是没坏没烂的好苹果,这样都倒掉了。”
此外,为了省钱,樊大爷那一次甚至没有请人摘苹果,“不摘了,直接摇树”,让苹果自己掉落到地面,再用板车集中起来运去沟里倒掉。在此次倒苹果过后,樊大爷将种植的苹果改为了富士。
传统的苹果规格筛选工具
截至去年,樊大爷一共种植了11亩苹果,其中8亩富士,一年苹果一共卖12万元,净利润估计在5至6万元,这一种植面积在当地算比较大的。
樊大爷称,今年的行情估计是肯定要赔了,至少已经将前期的两万块化肥钱搭进去了。
但真正让樊大爷感到压力的是,他的儿子刚结婚,去年在洛川县城买了房子,“3400一平的房子,130平方”,而樊大爷需要为儿子偿还每个月的2700元的房贷,樊大爷笑着感慨了句,“压力太大了”。
同样倍感经济压力,富县羊泉镇下善化村的周大姐则给记者算了一笔帐。在普通年份,她的5亩苹果地往年可以带来5至6万的收入,扣除一年约五六千的农药钱、2至3万的花费钱,以及一万左右的套袋和人工费用,一年的种植利润也只有2.5万元左右。
如果在最好的年份,周大姐的年收入曾达到过8万元,估算净利润在4万元左右。
周大姐说,她家中共有六口人,除了一个大儿子外出打工外,包括两位老人、一个孩子和夫妻两人在内,5口人都指望着每年卖苹果的收入过日子,而今年的苹果大幅减产,就意味着在明年10月份之前,周大姐都再无其他收入。
此外,在延安市富县寺仙镇寺仙村,一位李姓的中年果农告诉记者,加上今年的大幅度减产,他共计要面临四年的没有种植收入的日子。
原来,在2016年期间,该位果农的18亩苹果树就遭遇了冰雹,“我刚套完袋冰雹就来了”,导致那一年几无收入,而在之后的2017年则延续冰雹影响,果树开花后很快就凋落、无法挂果,也是没有收入的一年。
李大爷本以为今年会是有收入的一年,结果又遭遇了严重的霜冻,这样一算,李大爷要到明年10月才能重新获得收入,合计是四年无收入时间。
那这几年是怎么过来的?李大爷说,这几年全靠借钱和赊账,“今年才赊了1万5千的肥料钱”。
调查二:山东苹果
1
整体影响不大,部分地区苹果长势喜人
作为最大的主产区之一,山东情况如何呢?券商中国记者从龙口到栖霞再到莱州,走访了数家贸易商和果农。
从贸易商和果农的反应情况来看,无论是陕西还是山东,由于受到倒春寒的影响,整个水果产业链均受到一定影响,但具体减产多少市场尚无结论。
当前,烟台的苹果正在套袋中,估计6月20号左右完成套袋,最终的套袋数量出炉或可以得到一个减产数据。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烟台樱桃的减产较为明显,目前正是樱桃的上市季节,往年25元-30元一斤的樱桃,现在价格已经上升至40元-45元。
2
龙口:苹果喜人,樱桃受伤
5月17日上午,记者来到位于龙口市的一家大型的水果种植园。据管理果园的负责人王经理介绍,目前这片果园总共有600多亩,有近400亩的苹果树,年产苹果50多万斤,主要为红富士。
“从我们果园的观测情况来看,今年苹果基本没有受灾,这两天又恰巧遇上下雨,苹果生长很快,几乎一天一个样。今年4月份的倒春寒可能一些山地洼地受到一定影响,但估计整体影响不大。如果说倒春寒对水果有影响的话,主要是樱桃。4月份刚好是樱桃结果的时间,遭遇冷空气袭击,今年的坐果率明显不如去年,比方说去年结100个果实的话,今年只有60个。”王经理告诉记者。
同时,王经理也带着记者进入一眼望不到头的苹果园。这时刚好下起了小雨,在雨水的滋润下苹果树显得更为生机勃勃。王经理告诉记者,从目前苹果的生长情况来看,首先坐果率良好,其次果的大小也不错,未来优果率可能性较高。
栖霞市:整体影响不大
山东苹果看烟台,烟台苹果看栖霞。数据显示,栖霞市2016年苹果种植面积128万亩,产量220万吨,占山东总产量的20%。
记者第二站来到了栖霞市。据果农和贸易商反映,栖霞西部的苹果受到一定冻害影响,但整体影响不大。
烟台现有果树有很多是十年前种植的,种植技术有乔砧密植和矮砧宽行两种,其中矮砧宽行种植技术较为先进。上述王经理管理的果园几乎都是乔砧密植,记者此行栖霞也看到了目前最为先进的矮砧宽行种植技术。
烟台地区最大的果品贸易商之一泉源食品有限公司种植基地
“今年是我们投产的第三年,初期投资成本较高,但是可以实现水肥一体化,后续产量高并且管理方便。” 泉源食品总经理姜晔表示,前两年这些果树都没有结果,但记者发现今年树上已经结了不少果实。
泉源食品市场部负责人王治鹏表示,目前栖霞的苹果正在套袋,6月20号左右完成套袋,届时大概就能知道减产数据了。据他测算,目前来看今年山东地区受冻害影响预估减产15-20%左右。
“这几年种苹果普遍都不赚钱了,我们这么大的园子,现在一年赔100多万。今年陕西的朋友说那边受灾了,让我给苹果套上袋到时候能卖个好价钱,但套袋就增加费用,并且套袋的水果没有不套袋的口味好。我们董事长说今年价格合适就卖,价格不合适就自己吃,给员工发福利,每年六一之前我们都清库。”王经理称。
在王经理看来,龙口的普通果农效益普遍不好,栖霞的果农这两年效益也一般。近几年西北地区产量上升很快,目前苹果供大于求不值钱,所以部分地区都有砍树现象,王经理所在种植园,也砍了不少果树。
调查三:宁夏苹果
1
苹果减产70%,收入指望西瓜
作为西北地区的一个重要苹果产区,宁夏也是本次霜寒的重灾区,券商中国记者也进行了调查。
据了解,宁夏苹果种植面积60万亩,有600多个村庄种植苹果,收入大约5000-1万元/亩,是传统农业收入的10倍,因此近年得到大力发展。
春节前,村里的苹果都卖完了,村里虽然有一个大型储藏冷库,“现在连一车货都凑不够”,他们乡今年苹果减产至少70%以上,今年的收入只能指望西瓜了。
不过,当地的果农都参加了地方政府组织的农业保险。据说,保险每亩能赔500-600元,相对于往年每亩5000-6000元的收入,果农的确损失很大。
2
"第一次遇到那么厉害的春寒",挂果不足十分之一
果农王老板是中宁县鸣沙镇薛营村的一个典型农户,他家有一个20多亩苹果园,村庄100多户人家,家家种苹果,全村种了1000多亩苹果。
王老板今年50多岁,种苹果30多年,他说这辈子第一次遇到那么厉害的春寒。冷空气突然来了,满树的苹果芽都冻住了,一些开花的树,花都冻成冰花了。现在他家的“苹果树挂果不到往年的十分之一,可惨了”。
据了解,当地果农销售靠村里2个专业合作社,直接在网络上与外地客户联络、发货,今年来要苹果的人特别多,但是全村都没货,因为当地苹果口感好,苹果特别好卖。
3
批发商对期货认识还很朦胧
批发商何总是银川市小有规模的一个水果批发商,每年经手500-600万斤苹果,他家仓库现在还有少量去年的苹果。今年苹果收成不好,当地主产区减产至少在50%以上。
对今年苹果的价格,他表示,要等到7-8月才知道,现在没人敢定量,也没人敢定价。“不过价格也涨不到哪里,最多20-30%,苹果太贵了,还有桃子、香梨、西瓜、大枣,水果有的是,又不是粮食,不吃会饿死。”
对炒苹果期货,他干脆说“不懂”。水果成熟的时候,公司大量收购,储存的好,苹果可以存10-12个月,价格合适就卖。他的那些做水果批发商的朋友,没人买期货。
据调查,现在山西、陕西、山东政府大面积推广苹果种植,西北部地区现在已经不再是苹果主产区了,而且对当地形成价格压力。老少边穷地区,本来就缺乏资源,有当地政府官员私下称,“种苹果都追不上他们”。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券商中国。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想了解更多关于《疯狂的苹果背后,是忧伤的果农!主产七地最新调研:陕西重灾区减...》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
中美贸易战尚未真刀实枪 美国农产品期货成重灾区 贸易大战“重灾区”:大宗商品全盘尽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