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7日,大商所、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联合中国证券业协会开展的商品期货与期权高级管理课程在北京举行毕业典礼。大商所总经理助理刘志强、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圣平出席典礼并致辞。
本次培训项目自去年5月份启动,历时12个月,来自券商、基金、银行、期货公司及子公司等50多家金融机构的中高级管理人员,相对系统地了解学习了商品期权市场原理、企业风险管理与产品设计、实战交易策略、衍生品交易内部风控、衍生品业务团队建设等内容。
据了解,大商所豆粕期权上市以来,市场流动性适中且定价合理有效,与标的期货联动性良好,投资者参与理性,做市商职能发挥充分,达到了“稳起步”的预期目标。“近日大商所期权市场又有了新的变化,5月11日结算时起,大商所期权限仓提高至10000手,极大地调动了客户参与热情。截至5月25日,大商所期权交易权限客户数达到10196个,其中,单位客户2598个,期权市场发展和运行开始步入新的阶段。”刘志强说。
刘志强表示,随着金融改革的推进,证券、基金、期货与银行、保险等各专业市场之间的壁垒逐步消解,机构进一步融合,相关机构在实体经济服务和风险、财富管理方面对接将更深入全面。机构投资者在衍生品市场中的比重也越来越大、作用越来越突出。为应对和适应这种变化,大商所有针对性地优化交易者结构,今年推出了“交易者结构改善计划”,对会员培育专业机构投资者给予特别的支持;并将进一步梳理完善规则制度,为机构投资者参与市场提供便利;将继续鼓励、引导和支持基金公司开展相关产品的开发设计;将继续举办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推动机构投资者与大宗商品衍生品市场的对接。在期权市场培育发展和铁矿石期货国际化顺利启动后,大商所目前还加大了场外市场建设力度,为机构投资者提供新的服务平台。
“在期权建设方面,大商所一方面继续深化市场培育工作,在总结前期市场运行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期权规则制度;另一方面正积极推动玉米期权产品上市工作,以进一步完善商品期货期权产品体系。”刘志强表示,大商所将持续加强与证券、基金、银行、风险管理公司等机构投资者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从而更好地为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业务开展服务。
培训班学员、华期创一成都投资有限公司总经理慈焕玉告诉期货日报记者,一年的学习收获颇丰,行业知名专家的授课和案例分享,使其对期权定价、对冲理论及策略有了更深的认识。场内、场外期权的实际应用价值很大,是一种有效的风险管理工具,在企业经营中可以发挥保险的作用,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稳健经营。
“去年参加培训后,下半年就开了期权账户,根据市场判断和现货头寸、期货头寸进行交易,整体看有一部分利润。期权可以提升公司风险管理水平和抗风险能力。期权为市场参与者提供了更丰富的交易手段,可以更好地满足企业风险管理诉求。”北京旭阳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柏秋说。
培训学员、国泰君安证券董事总经理张一凡告诉记者,期权作为具有表观风险收益不对称特征的工具,对于风险对冲和资产保值增值来说都具有重要作用。大商所提供的这个平台,让产业、期货公司、投行在一起交流,大家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大商所做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对整个行业的发展是前瞻性、基础性的工作。
(责任编辑: HN666)想了解更多关于《(期货日报)金融资本跨界 产融结合促商品期权发展》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