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时报记者 魏书光
在全球油价上涨和中国禁废令要求之下,塑料市场的波动风险进一步加剧,塑料行业利润正在快速下降。今年1~4月,塑料行业利润同比下降4.69%,仅为4.91%。
昨日在杭州召开的“2018中国塑料产业大会”上,更多塑料贸易企业心怀忐忑,谋求转型发展。主动利用塑料期货工具管理市场风险,成为他们的重要出路。
数据统计显示,2017年,参与大商所石化品种交易的现货企业有1118家。经初步估计,超过40%的塑料现货贸易商在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企业客户成交、持仓占比分别为23.5%、47.6%,逐渐成为市场的主导力量。
塑料行业波动风险加大
“今年中国的废旧塑料进口,基本上完全停止了。”中国石化(600028,股吧)经济技术研究院专家高春雨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4月,中国进口的乙烯类废旧塑料仅3200吨,而以前每个月有十几万吨。这说明在中国的废旧塑料进口上,基本上完全被停止了。在2017年底,中国宣布停止进口废旧物品,废塑料占了相当大的一部分。
就在中国废塑料基本停止进口的同时,国际原油价格出现了大幅上涨,国际纽约原油价格从年初60美元/桶一度上涨到了73美元/桶,国内企业正在承受成本上涨之痛。数据显示,今年1~4月,塑料行业产量同比增长了2.32%,主营收入同比增长了6.69%,但是行业利润却同比下降了4.69%,仅为4.91%。而且整个行业呈现出明显的下滑态势。
“国内塑料行业有1/3是依靠废旧的塑料作为原料,而进口废料占据1/10。废塑料的减少带动整个原料行业的上升。”中国轻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郭永新表示,类似的情况也发生在国内纸浆行业。在禁止废塑料的同时,我国同时禁止了废纸进口,导致国内废纸价格上涨,带动国内纸浆价格上涨,形成全球价格共同上涨的趋势。
郭永新认为,按照静态估算,由于原料涨价,中国造纸行业多付了国外采购商30亿美元。而国内造纸行业总利润仅350亿元,原料涨价吞噬了造纸行业原来一半多的利润。可见原料一点点的波动可能对整个行业的格局形成大的影响,国内塑料行业应该认真对待“废塑令”带来的重大影响。
值得一提的是,上游石化行业的投资增长在持续下滑。中国石油(601857,股吧)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会长兼秘书长赵俊贵表示,石化行业全行业投资增长乏力,连续三年下降。今年1~4月,在国内的投资同比增长1.7%的情况下,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仍然下降0.3%。投资的下降,将给中国石化产品的下游产品生产带来重大影响。
金融定价将成产业趋势
“今年上半年是大家做得最累的半年!”中国石油华东销售分公司负责人李彦说,一方面是废旧塑料进口到货断崖式下降,另一方面是上游石化企业去库存,市场提前反弹,但受制于高库存的压力,反弹空间受限。
然而,下半年,这种“心累”的局面可能仍将继续。上游油价的高位震荡加大就是重要因素。赵俊贵认为,就目前世界经济的增长态势及国内石化产品需求情况来看,支撑当前原油、煤炭等能源材料高价运行的基础尚不牢固,当前我国石化行业宏观经济运行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需要防止原油价格的大起大落。
“以前早上起来看原油价格,但现在基本都是看九点期货盘面报价,然后敲定当天销售价格。”浙江明日控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兼化工事业部总经理邵世萍表示,塑料行业金融定价正在渐渐成为产业趋势。以前是石化企业定价,他们会根据不同的情况、不同产品在定价基础上加上一定的价格进行报价,现在则会根据期货走势并结合公司库存、销售任务来确定每天的销售价格。
其实,塑料企业对期货认知并非一蹴而就。期间,产业心态发生显著变化,由观望到少量尝试,再到参与套保、指导现货售价,以及现在的利用期货工具管理库存等,避险需求高涨。就过程而言,邵世萍将2007年至今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07~2008年,LLDPE(线性低密度聚乙烯)期货上市,期货价格发现机制引导市场价格合理化;第二阶段,2009~2014年,市场巨震下,期货运用推陈出新;第三阶段,2015年至今,贸易模式转变为贸易服务实体。
“我每天的重要工作就是盘点公司各个产品的净头寸。”宜宾天原集团(002386,股吧)的副总裁李剑伟坦言,对于衍生品市场,每个实体企业都要走出这一步,特别是上市公司,带有“国”字号的企业能够走出这一步非常困难。但是就生产企业来讲,只要涉及价格波动,就必须要选择一种方式把风险管理住。作为生产企业,产品在价格上涨时不可能把压力全部放给下游客户,下游客户不赚钱,必然影响上游企业的可持续经营。期货市场提供了非常好的风险管理工具。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天原集团才坚定了参与期货市场的决心。虽然最初有很多不同的意见,但是最后公司董事会还是通过了套期保值议案。
不仅是浙江明日控股集团和宜宾天原集团,其实,在塑料产业大会上更多贸易商表达了将更多参与期货交易的愿望。因为近几年,价格涨跌变化以及基差反复波动对塑料贸易企业的销售提出了较大挑战,传统贸易模式受到较大冲击,塑料现货金融属性增强,期货定价逐渐成为市场主流,进一步加强了价格的透明化、有效化、市场化。
显然,更多塑料贸易企业立足长远,积极迎接市场变革,通过将期货等衍生工具嵌入现货合同,以此来帮助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规避成本波动风险,实现全产业链共赢的格局。
(责任编辑:张洋 HN080)想了解更多关于《塑料行业利润快速跌破5% 四成现货商寻求期货套保》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