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近两年,玻璃产业大力推进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新增产能扩张势头有了明显减缓,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加快。与此同时,房地产需求的推动为玻璃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新的动力。除了产业自身的新动能外,金融衍生品工具也为玻璃行业的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改变。7月7日在杭州举办的2018年中国玻璃产业大会上,期货日报记者从与会人士的言语中感受到,玻璃期货上市以来,在帮助实体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增进产融结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如今,玻璃期货越来越受到产业人士的广泛关注,期现结合、产融结合更是被产业人士常挂嘴边,多样化的参与模式不断涌现。通过有效地利用期货工具,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不断提升。
A.玻璃产业打破周期魔咒
去产能、调结构、稳效益、求发展,玻璃产业近两年呈现出了“新气象”。
在玻璃圈摸爬滚打二十余年的焦勇刚现在是山东某玻璃上市公司的销售负责人。以他的市场经验来看,受供给侧改革及行业自律的影响,本轮玻璃市场的周期被拉长,已经打破了“好一年差两年”的周期魔咒。“目前仍处在上升周期中,而且已经持续了近两年。”
正如焦勇刚所言,近两年来,玻璃行业坚持创新驱动,大力推进结构调整,新增产能扩张势头有了明显减缓,转型升级的步伐开始加快。每月的玻璃行业会议中,涨价成为会议的主基调,玻璃企业的利润情况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经过2015年之前的洗礼,2016年开始,玻璃行业迎来好行情。在2017年后半年,又赶上国家供给侧改革及严格的环保政策,玻璃产业进一步削减产能,使得行业利润进一步好转。”河北长城玻璃期货部负责人武延民告诉期货日报记者,玻璃企业利润好了,员工待遇也有了改善。“沙河玻璃企业已连续两年给职工加工资,今年沙河部分企业又在筹划给职工加薪事宜呢。”他坦言。
记者了解到,当前平板玻璃行业经济运行呈企稳回升态势,行业经济效益大幅提高,化解产能过剩工作初见成效。
据中国玻璃协会统计,2018年1—6月份增加新建生产线1条,增加年产能300万重箱;冷修复产生产线11条,恢复年产能4446万重箱;冷修停产生产线6条,减少年产能2040万重箱。上半年净增加年产能2706万重箱。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5月份平板玻璃7137万重箱,同比增加减少0.70%;1—5月全国平板玻璃累计产量约34497万重箱,同比减少1.3%。
“2017年通过国务院环保督察组和华北地区环保监管等方式,累计停产关闭落后产能和不合规产能达到5300万重箱。”中国建筑(601668,股吧)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常务副会长张佰恒介绍说,在总量逐渐得到控制的前提下,更多的产能增减是通过生产线停产和复产进行调节的。
同时,一些重要事件的发生也影响了部分区域的产能集中调整和变化。张佰恒举例说,比如2015年江苏华尔润短期内5条线集中停产和2017年河北沙河地区9条线集中停产等。
在他看来,区域内产能的快速变化,不仅改变了本区域内的供需平衡,还给周边市场的富余产能提供了销售渠道。
他表示,在“去产能”大势的影响之下,玻璃行业进入了一个整体转型的窗口期。终端市场需求的良性增加,也直接助推了两年来玻璃行业形势的好转。
据了解,2016年,尤其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一直保持较为旺盛的势头,这也给玻璃的生产和消费带来了新的动力。“2016年下半年以来,受到房地产市场需求增加的影响,玻璃现货的价格也出现较大幅度的上涨,玻璃行业的效益情况有了一定幅度的改善。”张佰恒表示,2017年平板玻璃行业营收759亿元,同比增长20%,利润93亿元,同比增长81%,是近10年来的最好水平。
数据显示,2018年一季度加工玻璃统计汇总企业数量为34家,销售量同比去年增加17.83%。从订单价格上看,环比去年四季度有所上涨,订单价格环比上涨16.73%。
“受到玻璃原片供给端减少等因素的影响,去年四季度玻璃原片的采购价格也有较大程度的上涨。受地产销售延续较好的状况,以及暖冬等因素影响,今年一季度终端市场需求保持旺盛的态势,加工企业交付订单数量同比增加。”与会嘉宾表示。
B.玻璃行业的发展离不开金融衍生品市场
记者了解到,玻璃生产企业和深加工企业在积极配合去产能政策的同时,也在努力调整思路主动进行创新,不断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在经营思路创新上,金融衍生品市场为玻璃企业打开了另一扇“大门”。
“以金融衍生品市场为纽带,我们在玻璃行业培养了一批懂经营会管理的企业人才,在大宗商品市场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支持,推动了行业的发展。”与会嘉宾如是说。
据了解,自2012年上市以来,玻璃期货为玻璃企业管理风险提供了抓手。经过多年的运行,玻璃期货在为企业提供定价依据、提高企业资金利用效率以及指导企业生产经营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期货市场对玻璃现货生产经营者确确实实提供了很好的服务,如贸易定价、规避企业经营风险、形成新的商业模式、为企业中长期发展提供战略依据、实现新的盈利模式等,同时也让玻璃生产经营者的眼界更高,视野更为开阔。”张佰恒如是说。
谈及自身参与期货市场的感受,河北正大玻璃有限公司总经理庞溥军表示,从认识到接受再到热爱,企业对于玻璃期货的感情在一步步加深。
据庞溥军回忆,在玻璃期货上市之前,他从事了十几年的玻璃现货,当时提到期货,他第一印象就是高风险。在玻璃期货上市之后,经过交易所的培训,企业进一步认识了期货,又申请了交割库。这一过程中,庞溥军了解了期货本身是一种调节风险、控制风险的工具,他对期货的理解有了较大的转变。2014年成立交割库之后,通过充分运用期货与现货的结合,公司在其中得到了实惠,庞溥军慢慢爱上了玻璃期货。
“玻璃期货的出现对玻璃企业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庞溥军坦言,作为现货企业,尤其沙河的现货企业来讲,可能思想比较封闭,对外接触比较少,更多是埋头干自己的事业,做自己的生产。“自从期货打开了通往外界的大门,企业接触了好的老师和交易员,思想上也有了较大的改观。”
沙河德金玻璃总经理樊建祥在会上表示,随着期货市场的发展,玻璃企业更为关心宏观情况和产业政策走势,而不再是仅仅关心本生产企业或者本区域内的一些微观的事件,经营思路更开阔。
“通过对玻璃现货行业长周期的研究可以发现,期货价格对现货价格的引导作用是明显的。”张佰恒介绍,2016年玻璃现货价格从年初到8月份上涨幅度仅为100元/吨左右,而同期的期货价格上涨了近300元/吨。“这充分体现了资本市场对国家宏观经济、产业政策等方面的认知和理解。在2016年的七八月份之后,现货市场的价格才开始真正的大幅度上涨。”
在他看来,期货市场的作用,不仅在于价格发现、规避风险,同时还是上下游企业联系的平台和手段。“与传统的市场模式相比,期货市场是一个新领域,规则、制度、方式、程序都有所不同。”张佰恒表示,玻璃企业要充分利用好期货工具,为企业发展服务。不论是生产企业还是应用企业,都应成立专门的期现部门,由专业人员运作,认真分析市场信息,按照规则制度规范操作,把参与玻璃期货作为经营避险的手段,促进企业运行质量的提高。
C.多元化期现结合模式提升企业竞争力
此次大会上,越来越多的行业“新面孔”加入到了玻璃期现市场。规模上,由过去的厂家单独参与,发展到经销商的积极参与。模式上,由过去的单纯套保,发展到了点价交易。
“以沙河为例,玻璃厂家在期货上进行套保的经验比较丰富,如今部分经销商也比较成熟。点价交易的开展,使得期货工具更加深入到玻璃的日常贸易中,进一步提升了期货服务实体产业的功能,也提升了企业自身的竞争力。”武延民称。
就正大玻璃而言,虽然参与玻璃期货市场的时间并不长,但已经有了完整的期现交易体系。“当期货价格升水时采取仓单贸易的模式。结合客户需要,仓单贸易的模式多样化,除了按照场内的固定价格销售仓单,还与客户采取多种多样的场外仓单模式,比如点价模式、联合套保模式、现货销售转化成仓单模式等。”庞溥军介绍,当出现期货价格贴水现货价格较多,甚至贴近现货成本时,企业会采取买入期货,同时与下游客户签订长期现货合同的模式。
庞溥军认为,玻璃期货可以作为一个虚拟库存管理工具。“当现货库存较高,或者宏观预期较差时,期货价格明显低于现货价格,可以考虑减少现货库存,而在期货上买入,维持虚拟库存,滚动操作等待基差回归。”
此外,玻璃期货还可以作为一条随时可以关停的生产线。当预测未来现货行情向好时,由于政策不允许增加新的生产线或者担心投产后行情持续时间短,企业可以在期货上做买入动作。“相当于增加一条生产线,且这条生产线随时可以关停。”他称。
记者了解到,除了自身企业的期现操作外,正大玻璃也在积极与外界投资机构展开合作。一是通过一口价仓单模式,当期货盘面升水现货时,企业与机构协商一个价格,帮助机构做标准仓单。二是通过联合套保模式,当期货盘面升水现货较高时,机构按照盘面价格做空,向厂家交一定的保证金,厂家承若未来按照约定时的盘面价格给机构制作仓单。当期货价格高于约定价格时,机构进行交割;若是期货价格低于约定价格,双方协商,机构平仓,双方平分价差收益。
不仅如此,企业也会择时通过卖计划(点价模式)来实现。当期货价格处于深度贴水时,厂家积极出货,在期货上买入,维持虚拟库存不变。然后点价卖出未来的货物,下游客户可以指定规格。
“以2017年2月上旬的行情为例,2月10日,玻璃期现价差达到50元/吨,企业在盘面1350元/吨时抛出6000吨。随后的几天里,现货价格稳定,期货逐渐走高,企业自身共计抛出2万吨货物,持仓均价在1370元/吨,随后企业在1380—1400元/吨通过联合套保卖给机构仓单3万吨,仓单卖出均价在1390元/吨。企业通过操作将80%的库存提前锁定了利润。”庞溥军介绍说。
“目前企业实际操作中采用以期现结合为主、跨期套利为辅的交易策略,未来根据市场机会和市场发展还将利用更多操作模式,提升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庞溥军坦言。
D.完善玻璃期货交割制度有效促进产融结合
在产业融合过程中,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公司成为期货市场服务实体经济的重要载体,在帮助实体企业管理风险方面提供了优质的服务,搭建了金融与实体经济间的桥梁。
据了解,为了锁定远期价格,永安资本推出了基差报价、远期报价、仓单质押以及仓单服务等一系列期现模式,帮助玻璃行业、金融机构等参与期货市场,有效提高了产融结合。今年以来,其与正大玻璃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将产业发展引入期货行业中。
去年8月,永安资本成为郑商所玻璃交割厂库之一,是首家成为交易所交割厂库的风险管理公司,这有助于推动玻璃产业特别是中间端贸易商利用期货工具定价,同时也给玻璃行业提供了一种新的交易模式。据了解,目前,永安资本厂库业务已经正式起步,月均出货量达到3000吨左右。
“我们参与玻璃期货交割厂库业务,一方面会深入玻璃产业上下游,更好地帮助玻璃相关企业正确运用期货工具套期保值,另一方面,会增加市场纠偏力量,更加有效地促进玻璃产业利用期货定价。”永安资本副总经理杨传博称。
近日,郑商所在完善玻璃交割厂库交割制度上又有了新举措。2018年7月6日,郑商所发布公告称,增加永安资本和武汉众恒创景新型材料有限公司的玻璃交割厂库仓单提货点,提货点由原沙河地区指定玻璃交割厂库,扩大为全部指定玻璃交割厂库及两家公司自有仓库。
“落实贸易商厂库提货点,期货行业服务实体找到了落脚点。”与会人士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对于玻璃期货和玻璃产业来说,这也是一次全新的尝试,打破以往除交割外期货和玻璃行业分离的格局,实现期现新的发展模式。这种新的发展,提高了更多期货公司与实体企业合作的积极性,进一步打通了玻璃期现结合的通道,促进了玻璃的交割自由。
弘业期货分析师张永鸽表示,此前,这两家非生产厂家厂库只允许从沙河指定交割厂库提货,在后期提货点扩大后,可以更方便市场参与,选择可交割的货物范围更大,增加了玻璃期货的市场流动性,使期现货结合更贴近现实。
不可否认,玻璃期货上市以来,在帮助实体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增进产融结合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为玻璃行业发展带来了积极的改变。但是,由于玻璃产业的产品品种多、规格杂,也给玻璃期货市场的发展带来了一些难题。
记者了解到,目前,玻璃期货市场标准化与现货市场生产、销售、使用过程中的规格多样化之间存在矛盾;玻璃现货市场规格繁多,有“大板”和“小板”之分,现货市场多样化和期货市场标准化之间存在矛盾;此外,由于玻璃自身易碎属性,不便长距离运输,现货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区域化特征,为全国性参与期货市场带来了一定的难度。
浙江杭实善成实业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云涛在会上表示,交割环节作为联系玻璃期现货市场的纽带,对于促进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的紧密结合,实现期货市场功能发挥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希望交易所能够进一步完善优化玻璃期货的交割制度和规则。一方面,使合约设计更加贴近现货发展的方向;另一方面,合理布局交割仓库,提高交割的便利性,有效促进玻璃市场的产融结合。”
郑商所相关负责人表示,交易所将多方听取市场意见,持续完善玻璃期货的交割制度,贴近玻璃市场,体现玻璃品种的特点,满足市场多元化、多层次需求。
(责任编辑: HN666)想了解更多关于《(期货日报)玻璃期货为产融结合注入新动能》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