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国内期货市场的发展不断加速,各类金融机构配置期货及其衍生品的热情也逐渐提升。随着今年国际化成为资本市场新热点,境外投资机构也开始向境内市场投来关注。在日前由大商所在大连举办的2018机构大宗商品衍生品论坛“资产管理与大宗商品交易策略”专题论坛上,来自境内外私募、投行和券商的嘉宾就大宗商品及衍生品在资产管理配置中的应用分享了观点和经验,并对大宗商品行业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讨论。
深圳市凯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吴星表示,私募机构的资产管理能力和目前大宗商品市场还不匹配,一些大型私募基金作为行业的领跑者,配置能力也是有限的。“去年以来,期权这样的新工具和原油、苹果等新品种不断地上市,期货品种越来越多,衍生品工具越来越丰富,对配置更加有利。像我们这样做主观研究的公司,对很多品种都有自己的看法,但是可能因为缺少期货品种还无法配置。因此,对目前期货市场持续开放的状态我们是非常欢迎的。”他说,未来公司一定会在大宗商品及衍生品市场投入更多的精力和资金。
在投资方法上,他介绍,公司投资方法的核心是强调产业密码,投资要跟着产业不断地去深化,在错综复杂的市场情况下去找到行业内一些确定性高、阻力低的机会,通过交易工具把它们进行组合,形成具有确定性的交易。
证券公司涉水衍生品业务也已多年,但每家都有不同的业务模式。国泰君安证券固定收益证券部董事总经理张一凡介绍,这种自下而上的差异化发展模式虽然不是特别成功,但是马上就要看见曙光。
他解释:“有7家证券公司在今年年初拿到了跨境业务的资格,未来有可能会出现一个基于证券公司自身的新通道,这个通道就是跨境衍生品交易,如果真正能够在国内实现,那么它会给中国的衍生品市场带来一个比较大的变革。”
目前证券公司在发展衍生品业务上主要面临两个问题,一是自身的能力不足,二是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非常严格,特别是对企业从事衍生品交易管理很严格。他表示:“未来证券公司的能力建设起来后,具有跨境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和其期货子公司之间会有巨大的合作空间,一起联手为客户提供服务,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新业务机会。”
除了境内的金融机构,随着监管对外商机构入境的放开,境外投资机构也逐渐参与到境内的衍生品市场。元盛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大中华区首席执行官杨敏表示,中国内地期货市场近几年发展特别快,作为国家经济发展的一部分,期货市场也自然有本土特征,所以借鉴境外经验用在境内市场,必须要注意这些细节。“境内市场本身相关性高,还有个人投资者的比例也较高,所以市场流动性的变化非常大,波动也比较大。”她说。
她认为,内地的监管一直在改善,监管政策一直向透明度更高、更负责的方向发展,并在鼓励国际化,这些现象会带来更多的机会,让市场向更好的方向发展,也让公司的策略有更多优化的可能。
美国Solutions Funds Group首席投资官兼投资组合管理经理Larry Shover也同样认为,监管部门增加中国内地市场的可视性非常重要。“有的时候即使是境外的人没有能够在中国内地市场上进行交易,但中国内地的市场也应该变得非常透明,要把它变得可视化。”他说。
(责任编辑:吴晓琳 HF106)想了解更多关于《期货市场将为投资机构提供更多机会 》的报道,那就扫码下载和讯财经APP阅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