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高校金融教育与实体经济衔接的重要尝试,9月18日,在大商所和上海东亚期货的支持下,《商品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课程在上海财经大学国定路校区开班。
近年来,国内期货市场稳步健康发展,期货创新业务快速增长,市场风险管理服务模式多样,衍生品市场对实体经济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在这一新形势下,对期货衍生品人才在“量”和“质”上都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高校是人才培育的重要摇篮,将期货衍生品最新知识和创新发展情况引入高校课堂,面向高校学生普及衍生品创新业务模式及最新发展前沿,对培养具有现代金融风险管理理念的高校人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据介绍,《商品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课程为上海财经大学的选修课,选课范围为全校大二以上本科生,开课时间为2018—2019年度第一学期,共30课时,计2学分。作为课程第一节,上海东亚期货总经理彭赞东、上海财经大学实验中心副主任和金融科技研究院副院长谢斐应邀致辞并讲课。
彭赞东认为,作为管理风险、转移风险的重要工具,金融衍生品是连接实体经济与金融的重要纽带。但是,金融衍生品实操人才的缺乏制约了我国实体经济的抗风险能力。通过该课程,高校学生可以对目前实体经济中的期货点价、基差交易、“保险+期货”、场内外期权等新模式有进一步理解与实践。
谢斐表示,与传统高校金融课程最大的不同在于,《商品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重点提供整套大宗商品研究框架,强化实验和实践、模拟交易和案例分析,并解析如何对原油化工、钢铁、农产品(000061,股吧)等关键经济领域进行风险管理,目标是培养精通理论创新、谙熟实务实战的复合型人才。
据期货日报记者了解,《商品期货交易理论与实务》课程还将邀请著名金融机构投资管理人才和实体经济领域的风险管理专家现场授课,并伴随相关实务讲座,整个课程将持续到2019年6月。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