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中原大地,金风送爽,硕果高挂。28年前,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州见证了新中国第一家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的成立,期货市场发展由此正式拉开帷幕。
伴随着改革开放,期货市场应运而生,现如今发展渐入佳境。在改革开放40周年之际,期货市场开启了国际化新征程。日前,《金融时报》记者赴郑州参加2018第三届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时,感受到了我国期货市场在经历20余年的稳健发展后,受到了越来越多境外参与者的重视。
那么,作为我国首家期货交易所,郑州商品交易所在参与市场建设、发挥期货市场功能、服务实体经济方面起到了哪些作用?在探索期货品种国际化方面作了哪些有益尝试?在上述论坛期间,郑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陈华平就这些问题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采访。
陈华平:郑州商品交易所是国务院批准成立的中国首家期货市场试点单位,是全国四家期货交易所之一,也是中西部地区唯一的期货交易所。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农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进入市场流通的农副产品不断增多,范围不断扩大,与此同时,也出现了价格暴涨暴跌、买难卖难交替等问题。为了寻求解决上述问题的有效途径,党中央、国务院领导同志先后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研究借鉴西方发达国家做法,探索开展期货交易,郑州商品交易所由此孕育。1988年,郑州粮油期货市场研究课题组成立。1990年7月27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批转商业部等八部门试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报告的通知》,同意试办郑州粮食批发市场。同年10月12日,作为改革新探索,中国第一家中央粮食批发市场——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立。1993年3月1日,在郑州粮食批发市场成功运行的基础上,河南省政府决定成立郑州商品交易所。同年5月28日,郑州商品交易所顺利推出小麦、玉米、大豆、绿豆、芝麻5个期货交易品种。
目前,郑商所上市的品种涉及粮、棉、油、糖、果和冶金、建材、能源、化工等领域的18个期货品种、1个期权品种。在2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郑商所锐意进取、勇于创新,服务实体经济成效明显,市场发展保持良好态势。
自成立以来,在证监会的领导和相关部委、地方政府等的支持指导下,郑商所从我国实际出发,学习借鉴国际先进经验,推动期货市场不断发展。郑商所推出了我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期货交易规则——中国郑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规则,首家实行电子化交易,率先推出仓单电子化、仓单通用、套利组合指令、买方自主选择配对、中转仓单、仓单统一保险等,充分展现了业务创新能力。此外,还创办了期货行业唯一的专业报纸《期货日报》。
郑商所推出了多个有中国特色的期货品种,为产业提供发现价格、管理风险的工具,为宏观部门提供价格信号参考。小麦、绿豆等期货品种的挂牌,拉开了新中国期货市场发展的序幕;棉花期货的上市,标志着我国期货市场进入规范发展新阶段;PTA期货挂牌,实现了郑商所向综合性期货交易所的转型;甲醇期货的上市,填补了我国危化品期货的空白;苹果期货上市,标志着世界上首个鲜果期货的诞生。PTA、甲醇、玻璃、硅铁、锰硅、苹果6个世界独有期货品种的相继推出,标志着郑商所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陈华平:经过20余年的发展,郑商所已基本形成品种体系较为健全、流动性整体充裕、市场运行稳健高效的农产品(000061,股吧)期货板块。郑商所农产品期货在帮助农业企业稳定经营、稳定农民收入、服务农产品目标价格改革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目前,郑商所共上市涉农期货品种12个,形成了粮食(主要包括小麦、稻谷)、油脂油料(主要包括菜籽、菜油、菜粕)、棉纺原料(棉花、棉纱)、糖料(白糖)和果业(苹果)五大品种序列。日渐丰富的农产品期货体系为涉农经营主体提供了有效的避险工具,也是服务“三农”的重要平台。2017年,随着白糖期权上市,农产品风险管理工具更加丰富。
一方面,郑州农产品期货市场的整体流动性良好,为涉农企业套期保值创造了有利条件。2017年,郑商所农产品期货成交金额约9.6万亿元,全年共成交农产品期货约1.6亿手(单边)。另一方面,郑州农产品期货品种中的棉花、白糖、菜粕等期现价格相关性强,为相关产业提供了可靠价格风向标。
近年来,郑商所农产品期货服务“三农”工作持续推进和深化。一是顺应棉花产业发展形势,适时调整交割制度,服务目标价格改革。二是服务国家标准体系建设,助力农业转型升级。三是创新期货服务模式,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工作,探索稳定农民收入新途径。四是宣传推广期现结合成功经验,帮助提高涉农企业避险能力。五是服务国家精准扶贫战略,积极研发上市贫困地区优势农产品期货品种。
陈华平:在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过程中,郑商所的动力煤、玻璃及甲醇等期货品种作为风险对冲工具,发挥了积极作用。
动力煤作为我国能源结构的支柱,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战略地位,其产销量是反映我国宏观经济运行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动力煤期货上市后市场功能逐渐发挥。在煤炭企业的脱困发展过程中,动力煤期货为其提供风险管理工具,有助于企业提高抗风险能力、提升竞争优势;对电力企业而言,为其拓展采购渠道、稳定企业经营。动力煤期货助力煤电行业健康发展,一是有利于稳定煤炭市场价格;二是有助于化解过剩产能;三是服务煤炭产业转型升级。在推动行业转型升级方面,郑商所的玻璃期货也发挥了积极作用。玻璃期货上市时,玻璃现货市场规范化程度低,产品非标问题比较突出。玻璃期货运行5年来,在规范现货市场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陈华平:2016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工作的要求。在“保险+期货”中,农民与保险公司签订保险合同,保险公司向期货公司风险管理子公司购买场外期权,风险管理子公司利用其专业能力在期货市场进行风险管理。该模式下,农民只需要付出一定的保费,就能提前锁定销售价格,保障种植收益。2016年至2017年,郑商所在棉花、白糖上开展“保险+期货”试点26个,涉及新疆、广西在内的7个省份,为1.72万吨棉花和12.5万吨白糖的生产保驾护航,郑商所支持保费达到1925万余元。2018年,郑商所“保险+期货”试点规模、品种进一步扩大,并将在广西开展县域全覆盖试点。
开展“保险+期货”试点,一方面探索了服务农产品价格改革新路径,实现了期货行业与保险行业的跨界合作,利用期货市场解决了农业价格保险“再保险”难题。“保险+期货”试点具备一定的可复制、可推广性,还为普及农业价格保险提供了可能。另一方面,“保险+期货”项目使弱小农户一定程度上规避了农产品价格波动风险,稳定农业生产收益,也缓解了长期困扰银行的支农业务风险高难题,为银行小额、高频率的农户贷款项目发展带来新机遇。此外,郑商所优先支持在符合条件的贫困地区开展“保险+期货”试点,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方面作出了有益探索。通过两年来的试点建设,“保险+期货”在服务农业风险管理方面的积极作用日益增强。
陈华平:PTA、甲醇等品种上市以来,市场平稳运行,功能有效发挥,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PTA是重要的大宗纺织原料,PTA价格是聚酯产业链的定价中枢。PTA期货是国内上市的第一个化工类期货品种,也是全球唯一的聚酯产品类期货品种,上市11年来市场运行平稳,服务实体经济效果显著。中国是全球最大的PTA生产国,?PTA产能占全球总产能的近50%。但PTA上游的PX进口与下游的聚酯产品出口方面,国内企业并没有定价影响力。近年来,随着PTA期货趋向成熟,对上下游产品的价格影响力逐渐显现。在国内贸易中,利用期货点价贸易方式盛行;在国际贸易中,作为全球唯一的PTA期货,对上下游产品定价的影响力也在增强。
证监会日前确定郑商所的PTA期货为境内特定品种,郑商所将引入境外交易者参与境内PTA期货交易。引入境外交易者有利于提高PTA期货在全球的定价影响力,推动郑商所成为全球聚酯类产品定价中心。目前,PTA期货价格已经成为国内现货市场的定价基准,以期货价格为基准加减升贴水的点价贸易模式在行业内广泛使用。但因为境外交易者不能参与PTA期货交易,PTA期货的国际认可度受到一定影响,引入境外交易者后,这一局面会逐步改变。
同样有助于提升“中国价格”国际影响力的还有甲醇期货。郑商所是全球唯一上市甲醇期货的交易所,近年来,随着甲醇期货趋向成熟,港口地区的甲醇进口贸易商大都参与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国际市场的甲醇供应商、贸易商也都在关注甚至开始尝试参与我国甲醇期货市场,中国甲醇价格的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提高。
陈华平:近年来,郑商所着力推动期货市场、期货品种等方面的国际化,主要探索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开展境外品牌交割及期货保税交割业务。在PTA品种上实现了境外品牌交割,目前,郑商所PTA共有可交割品牌27个,其中有8个品牌来自境外。2016年,在江苏张家港保税区正式开展甲醇期货保税交割试点,2017年又拓展至广东自贸区南沙片区;近期又将保税交割试点品种拓展至PTA。
二是推进特定品种对外开放。证监会已经确定将PTA期货作为特定品种。下一步,郑商所将加快各项准备工作,争取引入境外交易者早日落地。
三是加入期货行业国际组织。早在1995年6月,郑商所就加入了国际期权(期货)市场协会,积极参加国际市场活动。2012年10月,郑商所加入世界交易所联合会成为正式会员,通过定期交换市场信息,密切跟踪全球期货市场发展动态。
四是与境外机构加强交流合作。自成立以来,郑商所先后与美国芝加哥期权交易所、芝加哥商业交易所等13家境外交易所签署了合作谅解备忘录,与纽约城市大学巴鲁克学院等3家机构签署了合作协议,为加强境内外合作、推进市场对外开放创造了条件。
五是积极做好国际市场推广工作。近年来,郑商所分别在伦敦、芝加哥国际期货及衍生品博览会上专设展台,积极宣传郑商所发展成果;连续3年携手CME集团成功举办“中国(郑州)国际期货论坛”,邀请境外交易所、产业嘉宾参与,提升了郑商所的国际影响力。
未来,郑商所将在三方面努力,进一步促进自身的国际化发展,一是夯实对外开放基础,二是积极“引进来”;三是探索“走出去”。
郑商所将密切跟踪国际市场发展动态,积极加入重要国际组织,与更多境外交易所建立合作关系,做好在境外市场的宣传推广工作。努力争取将更多境外商品纳入郑商所期货交割体系。持续推动保税交割常态化,不断扩大保税交割品种和区域范围。适应相关期货品种国际化需求,探索设立境外交割仓库。支持QFII与RQFII在国家政策允许的前提下参与郑商所品种的交易。围绕服务“一带一路”建设,探索与境外交易所开展股权合作、结算价授权、技术合作等形式多样的合作。
本文首发于微信公众号:金融时报。文章内容属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和讯网立场。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请自担。
(责任编辑:赵艳萍 HF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