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明不列颠百科全书》记载:“个旧,中国云南省城市,著名的锡都。”
个旧锡业开发历史久远,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斗转星移,沧桑巨变,从1883年至今,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云锡集团)也走过了100多年历程。公司以“振兴锡业、产业报国”为宗旨,铸就了中国锡工业摇篮。锡都个旧享誉中外,云锡集团充当了重要的角色,它的崛起和发展,一定程度上也是中国锡业发展的缩影。
近日,期货日报记者跟随上期所和深圳市期货同业协会考察团,来到位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个旧市,在当地锡行业龙头企业——云锡集团进行了参观和学习。
云锡集团是一个拥有探、采选、冶、深加工以及相应辅助设施配套的大型有色金属联合企业。主要从事锡、铜、锌、铟等有色金属的采、选,锡、铜、锌、铟金属的冶炼及锡、铜、锌等金属产品的贸易,同时还有锡材和锡化工等锡深加工业务,形成了公司矿山、冶炼、贸易三大业务板块。截止到2017年年底,年采矿能力达1195万吨,年选矿能力1303万吨,综合冶炼能力30.9万吨,是全球锡业十大生产商。2005年之后,精锡产量连续12年居全球第一。
公司较早涉足期货业务,2004年开始开展LME套期保值业务。2012年将目光聚集到国内期货市场,云锡集团建立了一系列套期保值管理办法,通过加强业务流程、决策流程和交易流程的风险控制,设立套期保值领导小组等多种措施控制风险,对主要产品锡、铜、锌、黄金、白银进行套期保值,合理控制保值比例,管控价格波动风险,服务现货实体的生产经营。
“现货+期货” 两条腿走路更稳健
云锡集团的期货业务要追溯到2004年,彼时公司刚刚拿到全国第二批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结合多年的内外盘交易经历,云锡集团相关配套风险管理制度不断完善,目前已经摸索出自己在期货市场上套期保值的操作模式和交易节奏。十几年来,通过“期货+现货”两条腿走路,云锡集团发展的步伐愈加稳健。
据云南锡业期货业务专家肖大明介绍,云锡集团套期保值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2004—2006年,2004年云锡集团取得全国第二批境外期货业务许可证,开始进入LME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操作,此阶段主要以出口产品的卖出保值为主。
第二阶段2007—2012年,公司依然延续在外盘的卖出保值,其间有操作跨市套利、参与交割、仓单交易等,丰富了操作经验。
第三阶段2012—2018年,随着业务需要,公司开始在国内期货市场进行套期保值业务操作,涉及锡、铜、锌、金、银等公司主要产品。
肖大明告诉期货日报记者,公司从2015年开始涉足国内锡品种的套期保值。“自2015年3月沪锡上市以来,经历了上市初期短期的活跃之后,整个2015年比较平寂,交易量和持仓量偏低。2016年至今,交易量和持仓量逐步上升,越来越多锡产业链成员开始利用国内锡期货作为生产加工经营过程中的保值增值手段。”
“沪锡期货的上市,结束了长期以来因国内锡期货缺失,使得国内锡生产、流通与消费企业在应对原材料大幅波动时没有行之有效的避险工具的局面。同时,为企业搭建了规范、透明、公平、高效的避险交易平台,保障企业生产经营的稳定性,服务于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肖大明说。
他表示,从参与度来看,锡期货主要是以贸易商的参与为主,大概占50%。下游对价格涨跌敏感度不高,冶炼厂和下游企业总体参与度大概在20%左右。从云锡集团的套保经验看,相比LME来说,沪锡操作方便,和国内现货市场价格联系更为紧密。
控制套保比例
防范风险是前提
企业参与套期保值,如何在内部管理好期现两端,在交易、风控、财务等方面规范和客观地操作,是期货套保业务能够真正落实的关键所在。云锡集团如何做到部门之间的有效整合和无缝对接,既能够保证套保操作的效率,又能够有效严控操作中的风险呢?
整体来看,云锡集团建立了套期保值管理办法,通过加强业务流程、决策流程和交易流程的风险控制,以及设立套期保值领导小组等多种措施控制风险,合理控制套保比例,做到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和市场风险的整体风险可控。
“公司冶炼厂锡产能在10万吨左右,由于原料供应不足,目前产能维持在7万吨上下。套保数量根据产量和当期价格行情按一定比例进行。风控方面,公司的财务部、套保团队、审计部等多部门相互协调。”肖大明说。
据介绍,云锡集团的套保业务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买入套保,主要是针对原料采购,降低原料的采购成本,当行情波动较大时,经公司进行研究,结合采购预期,在盘面相对低位时进行战略性套保。二是通过卖出套期保值锁定产品销售利润,避免产品价格下跌导致利润损失的风险,保证销售利润稳定。
(责任编辑: HN6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