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9日,中国人民银行网站发表了题为《经济高质量发展阶段的中国货币调控方式转型》的工作论文,论文作者为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徐忠在论文中9次提及降准(降低法定准备金率),论文提到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税负担。论文还提出,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应该从以货币数量调控为主转向货币价格调控为主。
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局局长徐忠
徐忠认为,2017年以来我国加强了金融监管力度,随着各项监管措施逐步到位,大量表外业务将回归表内。在金融市场风险得到有效缓释的同时,银行资本充足度和准备金也将面临明显约束,我国也应适度降低法定准备金要求,从而降低金融机构的准备金税负担,畅通利率传导机制。
但他同时表示,作为发展中国家,在相当长时间保持一个相对较高的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必然的。自2015年底以来,央行坚持守住货币供给总闸门,不进行普遍降准和定向降准,仅是结合普惠金融发展于2018年1月进行一次定向降准。
为何多年来央行很少进行降准?徐忠解释称,在潜在增速趋势性下行与经济周期性下滑交织重叠背景下,大幅降低准备金要求将释放强烈宽松政策信号,与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基调明显不符。因此,中国人民银行主要通过逆回购业务、SLF(常备借贷便利)和MLF(中期借贷便利)等方式弥补市场流动性数量缺口,始终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保持在相对较高水平。
此外,徐忠还提出,中国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应该从以货币数量调控为主转向货币价格调控为主。
在徐忠看来,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中国货币政策调控方式应该从以货币数量调控为主转向货币价格调控为主。对货币调控方式理论、国际经验和中国间接货币调控转型的全面梳理表明,随着利率市场化的加速推进和基本完成,由于金融创新和脱媒迅猛发展,我国传统数量为主货币调控有效性日益下降,亟须转向价格型调控方式。
央行.jpg"/>
不过,实现货币价格调控并非很快就能实现。徐忠进一步指出,中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转轨新兴经济体,经济金融发展各阶段宏观调控主要矛盾和特征并不一致,不同时期政策的着力点各有侧重,不同类型货币调控的政策效果存在明显差异。从二十多年货币政策的实践来看,我国经济金融仍存在很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制约着金融市场功能的有效发挥和利率传导机制的畅通有效,货币价格调控方式转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值得一提的是,在6月14日的陆家嘴论坛上,徐忠也曾提到货币政策。最近一段时间,市场在讨论是宽松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去杠杆,还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有利于去杠杆。
徐忠给出了明确的答案:事实上,在近年杠杆率处于高位,劳动生产率在下降或处于低位的背景下,货币政策的空间很小。因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会引发房地产泡沫,紧的货币政策又会使债务不可持续。此时,只有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才能为去杠杆创造良好的宏观环境。解决问题的关键还是要通过财税改革为核心的结构性改革,使资产的回报率高于名义利率。
">国际
华盛顿邮报当地时间6日报道,超370名前联邦检察官签署声明:如果特朗普...
1小时前">国际
近日,土耳其成了美国和欧盟的“眼中钉,肉中刺”,起因是土耳其欲在地中海...
2小时前">国际
承认“高估了军方支持”后,委内瑞拉反对派领导人瓜伊多当地时间6日似乎又...
2小时前">国际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6日消息,俄罗斯RT电视台报道称, 美国国会研究处编...
3小时前">国际
委内瑞拉外交部长阿雷亚萨在记者会上表示,加拉加斯希望能与俄罗斯和中国打...
17小时前">国际
近日,以色列军方与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武装人员炮火不断,美国总统特朗普6...
18小时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