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来,除了特力独行要“把宽松进行到底”的日本央行之外,全球主要经济体央行都步调一致的迈向了“货币政策正常化”这个最终的方向,在美联储此前明示了逐步售出此前所购入债券资产的“缩表”计划之后,欧洲央行行长也在周四的新闻发布会讲话中暗示透露了缩减宽松力度的预期。
全球央行流动性抽水力度料温和,宽松盛宴未到落幕时" alt="全球央行流动性抽水力度料温和,宽松盛宴未到落幕时" width="550" height="341" border="0" vspace="0" />
对于,大多数发达经济体央行而言,及时收紧货币政策令其回归正常,以便在日后留出更多的政策施展空间,同时也防患于未然避免通胀压力过度抬头。然而,业内专家却指出,其实全球发达经济体央行不需要如此操之过急,他们应该以日本央行为榜样,继续保持促额的宽松政策力度。
按照美联储前主席小马丁的说法,货币政策的宏观调控职能就是:在宴会进行正酣之际拿走大酒杯,防止有人贪杯误事。但问题在于,在经济复苏势头刚刚显示,许多市场参与者都还没来得及喝上一口时,这个时候就把酒杯撤走,会不会有操之过急之嫌?为什么不能让市场再喝得尽兴一些呢?
专家指出,如果各国央行再看一眼依旧只是“中规中矩”的经济增长数据,以及低迷的零售通胀数据和供过于求的大宗商品市场,就可以彻底摈弃经济存在“过热风险”的这个观点。诚然,金融市场此前牛气冲天的走势确实值得大家关注,但这都只是各国央行大肆在公开市场收购证券资产以增加流动性供给而引发的直接溢出影响,并非是“经济过热”的附带产物。
但无论如何,在上一场全球经济危机爆发近10年后,全球央行确实已经有了逐步重返较高的利率区间,并减持全部或部分已收购证券资产的想法。
其中,美联储算是开路先锋,在过去半年多的时间里,美联储已经加息三次,并且抛售其所持的债券资产进行“缩表”一事也已经提上了议事日程。而美联储主席耶伦此前的国会证词讲话中也暗示,这一紧缩进程并不会马上停下来。而英国央行鹰派官员也已经正在敦促行长卡尼尽快加息。
与此同时,欧洲央行也已经开始考虑逐步缩减乃至停止购债行动。而现在,也只剩下日本央行还在宽松大合唱的乐章终止之后,继续扮演着“孤独的独唱者”的角色了。
但这并无妨,无论如何,全球经济增速的复苏意味着公司营收和利润的上升,所带来的分红和股份回购的增加对于有钱人而言也是滚滚财源,光靠这一点就足以让股市在摆脱央行的流动性输注之后继续保持“牛势”了,美股三大指数在过去两年间的涨幅也就证明了这一点。
然而,问题却是,许多专业投资者此前已经习惯了央行维持低利率,并通过购债向市场输注流动性的做法,并对全球停止宽松行动的前景感到忧心忡忡,而光是这样的负面预期就可能带来无法预想的市场负面后果。
许多市场人士也开始过度关注解读起各国央行发布的明明内容平淡无奇的政策报告,试图通过抠字眼的方式找到一些蛛丝马迹,但对于更重要的实体经济活动和企业盈利状况却关注不足。
这意味着央行的行动确实可能将主导市场的前景,但市场却并不在央行的总统掌控之中。因为要把市场风险情绪信心搞砸下去很容易,但是反过来要把信心提振起来却非常困难。
这样的非对称性状况是各国央行在货币政策“正常化”过程中必须格外提防的。而日本央行则正是在上世纪90年代执行此行动的过程中操之过急,再加上恰逢天灾人祸的打击,才让其经济陷入之后几乎“万劫不复”的境地的。
所以,就像此前美联储在首次加息之后足足间隔了一年才进行第二次加息那样,全球其他央行在执行“政策正常化”过程中,为了避免惊扰市场,势必采取一看二慢三通过的姿态。
所以,在G20公报各国保增长优先的基调下,相对宽松的货币政策仍会维持相当一段时间,大家大可不必因为担心市场流动性供给的枯竭而杞人忧天。
">国际
宽松政策已经实行多年,也许央妈们真的着急了,全球五大央行其中有四个在同...
2017年07月22日 13:56">国际
知名债券投资者、骏利亨德森投资基金经理人格罗斯在其公布的月度投资者展望...
2017年07月21日 09:31">国际
尽管以前没有过“全球后量化宽松时期”的世界,但总体上出现过净资产购买量...
2017年07月21日 09:06">国际
最近几个月稍有上升的日本通胀水平眼下又面对一个“拦路虎”——亚马逊。日...
2017年07月20日 15:43">国际
当前全球主要央行都使出了浑身解数来提高利率水平,收紧货币政策,但有分析...
2017年07月19日 07:54"> 2017年07月11日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