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正第五段中拼写错误)
* 货币政策要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央行副行长
* 将进一步发挥利率的调节作用
* 已建立人民币跨境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
* 将积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
(新增评论、细节和背景)
路透北京10月20日 - 人民币国际化对於中国货币政策的影响愈发明显。中国央行副行长胡晓炼称,在人民币跨境使用的条件下,货币政策要从数量型为主向价格型为主转变,利率的调节作用将进一步发挥。
央行网站周一刊登她在跨境人民币业务五周年座谈会上的发言表示,人民币跨境使用,使得国际国内经济金融的联系和互动更为密切,更加市场化的、具有前瞻性的宏观审慎管理方式需要随之建立并完善。
"利率市场化和人民币国际化,都会弱化货币政策和通胀、增长等政策目标之间的关系,所以都会影响到政策工具和目标的选择。"招商证券宏观经济研究主观谢亚轩对此解读称。
他举例而言,人民币国际化会使投放的货币流出境外,从而削弱数量型货币政策效果;同时人民币跨境使用的风险也不能忽视,人民币资金外流与其他币种资金外逃一样具有风险。
他认为,这也意味着货币政策调控手段应该向价格转换,同时政策目标今后也应该更突出广义币值稳定、动态稳定等防风险的内容。这些与今年以来央行退出外汇市场干预、并综合使用公开市场操作、PSL或SLF等工具来引导利率曲线都有呼应。
胡晓炼表示,宏观管理上,中国已建立了人民币跨境流动宏观审慎管理框架,以人民币账户为切入点,建立人民币跨境收付信息管理系统,全面监测分析评估资金流动状况,关注潜在系统性风险,注重从宏观政策着眼维护整体稳定。
她并表示,要继续完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强化交叉性金融产品、跨市场金融创新等方面的协调,推进跨业、跨境监管合作。近年来,宏观调控、金融监管、防范化解风险和应急处置等能力均有了明显提高,这对未来防范和化解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将起到积极作用。
胡晓炼并称,将积极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为跨境人民币业务发展拓宽渠道。人民币跨境使用起步于贸易结算,进而扩展到直接投资、融资,对证券投资领域等未实现完全可兑换的跨境人民币业务审慎、分步推进,并适度采取准入、额度等风险管控措施。
人民币国际化重心似乎正从以往的注重提升离岸人民币资产规模,转向集中推进区域投资合作。这除了与国际上"去美元化"需求一拍即合外,在美联储加息预期、美元升值背景下,也满足了新兴市场国家为资本外逃做好准备的需要,并为提振人民币投资需求打下基础。
(发稿 谢衡/李然; 审校 张喜良/黄凯)
((heng.xie@thomsonreuters.com; +86-10-66271286; Reuters Messaging:
heng.xie.reuters.com@reuters.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