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世纪90年代甚至新世纪初,各国' target='_blank' >央行都只是相对低调的市场参与者,那时候央行官员不会是财经新闻头条的常客,甚至连央行行长都“不屑于”解释他们的政策决定。然而,08年' 金融危机以后一切都改变了,各国央行,尤其是美联储已经成为全球市场最高调的参与者,不仅美联储主席会定期举行新闻发布会,向市场吹风,甚至每位FOMC委员的讲话都成为了新闻的头条,对市场走势影响巨大。
可以说,金融危机令全球央行变得更透明了,以下为全球央行的政策沟通方式进化史:
1993年2月' 英国央行公布首份通胀报告
1993年3月美联储开始公布FOMC会议纪要(延后6-8周)
1993年11月美联储开始公布FOMC会议记录(延后5年)
1997年5月英国央行被授予全面独立权,并成了货币政策委员会
1998年1月日本央行货币政策会议开始每月按期举行(之前是临时性的会议)
1998年4月日本央行—引入日本央行法,明确规定在物价稳定下其具有刺激经济增长的双重使命
1998年10月英国央行—英国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缩短会议纪要的公布时间,从5周缩减到2周
1999年1月欧洲央行开始执行货币政策,在其“有意在可见未来保持3%的主要再融资利率”中包括了前瞻指引的一些元素
1999年5月美联储发布了关于FOMC决议的声明,尽管联邦基金利率没有变化。同时开始公布政策“倾向”,指出在本次和下次FOMC会议之间最可能的利率行动。
2000年1月美联储承诺在每一次FOMC会议后公布一份声明。同时用描述经济前景的“风险平衡”来替代政策倾向,希望覆盖比下次FOMC会议更长的时间
2002年3月美联储开始公布每个委员的投票情况,以及投反对票委员的政策倾向
2003年8月美联储开始用不同的字面规范公布关于其未来政策倾向的直接定性声明
2005年2月缩短FOMC会议纪要的公布时间,使纪要在下次FOMC会议前公布
2005年11月挪威央行开始常规性地公布对未来政策利率走势的预期,覆盖未来2-3年
2006年3月日本央行以数字(0-2%)形式引入“中长期物价稳定协议”。引入同时考虑双重使命和风险评估的“两面方针”
2007年2月瑞典央行开始开始常规性地公布对未来政策利率走势的预期
2007年3月冰岛央行开始常规性地公布对未来政策利率走势的预期
2007年11月美联储对其公开发布的通胀和经济活动预期增加了发布的频率,扩张了内容和时间跨度
2008年7月日本央行公布:(1)在每次会议以后都公布最新的经济和物价形势评估声明(不仅是调整利率以后);(2)10月的半年度经济和物价前景将公布更长时间跨度的预期;(3)风险平衡图表将更频繁地公布;(4)会议纪要总在下一次会议前公布;(5)日本月度经济评估将在委员会会面以后公布
2009年4月' target='_blank' >加拿大央行开始基于日期的前瞻指引,设定通胀前景的条件
2011年4月美联储在FOMC决议以后,主席主持了首次新闻发布会
2011年8月美联储从基于日期的指引转变成模糊的定性指引
2012年2月日本央行设定通胀“目标”
2012年12月美联储用基于结果(“门槛”)的指引替代基于日期的指引
2013年3月英国央行向进一步正式化通胀和增长的灵活性调整;英国央行被要求考虑推出前瞻指引
2013年7月欧洲央行引入前瞻指引—虽然不是历史首次,但这是摆脱' target='_blank' >特里谢“我们从来不提前承诺”诅咒的重大一步
2013年8月英国央行引入基于结果的前瞻指引(首次使用任何类型的前瞻指引)
高盛指出,前瞻指引明显并非为极端情况保留的政策工具。实际上,早在全球金融危机前和在政策利率碰到“零下限”之前,一些主动的央行就开始寻求利用沟通工具实现进一步的宽松。然而,同样明显的是,传统货币工具的耗尽已经迫使全球主要央行都不得不更多地使用非常规工具,特别在' 美国,因为连续3轮的QE刺激已经使经济产生某种“抗药性”,甚至负面的市场影响,美联储可能已经不得不更多地使用前瞻指引来实现更多的宽松。
可以注意到,津巴布韦和冰岛作为首批使用前瞻预期的国家,最终的结果都是悲剧的—津巴布韦的超级恶性通胀和冰岛破产。
如无意外,现任美联储副主席' target='_blank' >耶伦将在明年2月接任' target='_blank' >伯南克的主席职位,而耶伦一直都是政策透明化的忠实支持者,政策沟通也是她的强项。耶伦在2013年4月还曾经发表了强调沟通策略重要性的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