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 target='_blank' >央行上一次运用规模较大的政策工具调整货币政策还要追溯到两年前。在中国经济增长持续放缓的背景下,今早公布的CPI数据同比涨幅创下18个月新低,市场不断有呼声涌现—现在可能是央行推出大手笔货币政策的时候了。
目前,中国的存款准备金率为20.00%,中国央行在2012年5月12日将这一指标从20.50%下调至现有水平。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能够释放更多的银行流动性以促进信贷增长,进而对经济增长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
长期以来,中国央行一直维持着稳健的货币政策,同时紧密关注着目前日益加深的信贷问题,警惕新的信贷狂潮出现。
《华尔街日报(博客,微博)》认为,中国央行迟迟没有大幅调整货币政策的原因在于,不想向市场发出放宽货币政策立场的信号。
中国央行在一季度' 金融政策报告中表示,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水平基本处于稳定状态。
然而,越来越多的经济学家认为,中国央行实际上有必要下调存款准备金率。
澳新银行报告指出:
中国央行现在是时候下调存准了,通缩风险正在上升,实际的经济活动也仍然疲弱。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 target='_blank' >张智威也表示:
通胀增长放缓,房地产市场风险上升,放宽货币政策的可能性越来越大,野村预计今年第二季度中国央行会将存准下调50个基点。
如果不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中国将面临通缩风险。现在都已经有些晚了,没有理由再等下去了。中国PPI已经连续26个月下降了。
中国经济似乎真的到了危急关头。华尔街见闻网站曾报道,中国一季度GDP增速放缓至7.4%,甚至开始有经济学家怀疑今年能否完成政府制定的7.5%的目标。
需求走弱将影响到众多原材料价格,比如钢铁、煤矿、水泥等等,这样一来企业的利润就会受到影响,其偿债能力也将进一步受到威胁,于是,中国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就会开始暴露出来。
此前,华尔街见闻网站介绍过,中国已经对部分地方性银行实施了定点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但这一举措对于整个银行业系统来讲,影响甚微。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经济学家彭文生就认为,只有在经济指标严重恶化的时候才有必要降准,央行要稳定信贷总供应量、改善信贷结构的承诺,意味着央行官员对于放松货币政策持有非常谨慎的态度。
近期的政策调整更有可能以汇率和银行间市场的流动性稳定为焦点,如果中国央行调整存准,有可能是为了抵消热钱流入的影响,而不是为了缓解通缩风险。
虽然经济学家们在降准问题上的看法不尽相同,但都期待中国央行能够和市场进行更有效的沟通,让市场明白央行政策方向的重要性已经越来越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