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瞭望新闻周刊》报道,自去年9月上海' 自贸区挂牌以来,“自贸区”已成继经济特区、综合改革试验区等之后又一个“香饽饽”,有媒体统计,在2014年各省区市政府工作报告中,至少有27个明确写到要申报、对接或建设“自贸区”。但据了解,因扎堆申报问题多多,中央对申报流程按下“暂停键”,并打回重新审查。
毫无疑问,时下“自贸区”已成发展字典里的“热词”。在发展饥渴的背景下,它被许多地方青睐,也是源于其经济驱动的衍生功能。而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又明确指出,“要在推进现有试点基础上,选择若干具备条件地方发展自由贸易园(港)区”,这难免让有些地方产生联想,企望在自贸区试点中抢占先机。
这股热情,不难理解:在各地进入经济增速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的当下,如何抓住改革契机,集结发展势能,进而抵御经济下行压力,已成各地普遍面临的现实难题。而自贸区式探路,恰好为实现产业“腾笼换鸟”、经济“凤凰涅槃”,提供了难得契机。也正因如此,有些地方为搭上“自贸区”的班车,或频频“跑部”,或在各个场合强调自身“特色”“优势”。
就初衷看,“谋发展”诉求自然无可厚非,而发展嗅觉敏感也值得肯定。但也应看到,申报自贸区,当基于清晰认知、理性考量,着眼于实际,摒弃“凑热闹”式心态,也跳出“要政策、抢优惠、抢招商”的窠臼。
要知道,作为落实本轮市场化改革重要平台的自贸区,是制度创新的“试验田”,而非政策洼地;它与深化改革节奏紧密关联,而不是简单建几个贸易园区就能了事,也不可能再停留在“加工制造+转口贸易”的浅表层次。这也决定了,它亟需具备对应领域的发展条件,如国际贸易规模等,还应有着长远性定位与战略筹谋。
事实上,自贸区建设也会伴生诸多风险:它可能因设置与功能定位错位,而打乱市场内在秩序,而其特殊的监管体系,也依赖于极高的固定成本之上,这笔成本必须与成规模的对外经贸捆绑分摊,以取得改革效益。不然的话,它很可能沿袭“匆匆上马—后劲不足—留下烂摊子”的烂尾模式。也源于此,中央多番强调,要将防控风险作为建自贸区的重要底线。而风险把控,也亟须以尊重经济规律,考虑实际情况为前提,而不可在足不适履的情况下揠苗助长,“没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
再者,自贸区试点、推广,也该有系统布局、整体谋划,而不能条状分割、缺乏一体化规划。于中央层面而言,虑及地方监管、调控能力的差异,在开放次序上也势必需要统筹考虑,以确保有序推行。更何况,试点常因循着“由点及面”的路径,如今上海自贸区推出了外商投资“负面清单”管理、' 海关通关便利化改革、国际贸易“单一窗口”监管等举措,这些亟需缜密观察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以便形成可复制的制度性建设方案、可共享的信息平台。
遗憾的是,有些地方并不清楚“自贸区”究竟意味着什么,也罔顾自身所需,一哄而上,秉持着对“特区经济”的惯性依赖、“排队占位”的投机心态,指望以优惠政策、特殊扶持为导向进行园区建设,搞政策套利;想依靠抢投资、拉项目、圈资源的旧模式,来推动经济增长。现实中,部分地方也确实“吃到甜头”:在传出申报自贸区消息后,当地房地产市场暴涨、资本市场兴起“炒地图”之风……
但这也只能是帮某些地方拿到一时“业绩”,却无益于其长远发展,甚至成饮鸩止渴— 病态“投资热”可能助长风险泡沫,埋下隐患。就此而言,这显然需要各地拓宽视野、勤修内功,而不应都把宝押在自贸区试验上。实质上,各地方在简政放权、改进辖下审批服务等,也在改革创新范畴内,这比“穿新鞋走老路”式的政策套利要靠谱得多。
而今,自贸区申报流程被暂停,也是给过火的“申报热”泼泼冷水,倒逼地方更趋冷静和务实。“鞋子合不合适,脚知道”,地方谋发展也该因地制宜,而不宜一窝蜂搭“自贸区”这趟班车,毕竟那未必是“目标明晰”,也可能是“价值迷惘”。
(编辑:和讯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