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湖南省棉花协会:关于岳阳市棉花产业发展战略的调研报告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根据《湖南省协会》报道显示,今春以来,棉乡的基层干部最怕棉农们问的是“今年种什么好?”这成了个不好回答的问题。根据市政府熊炜副市长的安排,我们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我市棉花主产区华容县和君山区,就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展开实地调研,并专程赴我省棉科所征询专家意见,通过走访座谈,我们对棉业的困境和棉农的困惑有了切身感受,同时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作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棉花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深层危机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根据《湖南省 ' 棉花协会》报道显示,今春以来,棉乡的基层干部最怕棉农们问的是“今年种什么好?”这成了个不好回答的问题。根据市政府熊炜副市长的安排,我们组成联合调研组深入我市棉花主产区华容县和君山区,就棉花产业发展现状和对策展开实地调研,并专程赴我省棉科所征询专家意见,通过走访座谈,我们对棉业的困境和棉农的困惑有了切身感受,同时对棉花产业的发展前景和发展战略作了深入的思考,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些具体的对策建议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棉花产业面临的现实困境与深层危机

岳阳市是长江流域重要棉花产区,常年种棉近80万亩。其中华容县和君山区种棉占全市80%。全市常年籽棉产量18万吨,占全省的25%,共有棉花收购加工企业60家,形成了较完备的棉花生产、收购、加工产业链条。其中华容县20个乡镇种棉50万亩,棉农5-6万户,涉及农业人口20余万人,占全县农民总数的46%;拥有规模纺织企业22家,78.2万锭。是全省产棉第一大县,在全国棉花生产百强县中排名第三位。我市棉花产业历史悠久,上世纪九十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几年曾经有过辉煌的时期: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不断增加,棉农收入大大超过粮农收入。但近几年以来情况发生逆转,种棉成本攀升,质量下降,收入减少。特别是去年遭持续高温灾害发生大面积减产,棉农损失巨大。今年国家取消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对棉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一是种棉效益严重下滑。据测算,近几年棉花亩平物化成本(种子、农药、肥料等)投入600元左右,亩平投工约15-20个,按每个工日100元计算,折合1,500元至2,000元,亩平投入为2,100-2,600元。正常年景亩平总收入为2,200元(产量550斤/亩,均价4元/斤),除去物化成本,亩平纯收入为1,600元,计算投工成本,则亩平收入仅100元或亏损400元。去年遭遇干旱灾害,籽棉亩平只有380斤,均价只3.7元/斤。这样亩平总收入为1,406元,除去物化成本,亩平均纯收入仅806元,计算投工成本,则亏损约700元至1,200元。今年棉花收成如何,无法预测,但棉花收购价预计会继续低位徘徊,因为尽管今年全国种棉面积和产量将大幅减少,但受国储棉抛售和进口棉低价竞争影响,加上棉纺工业不景气用棉量减少,以及国家取消收储后收购企业风险增大会压价收购,今年棉农的收入更加不容乐观。

二是种棉面积大幅调减。由于棉花生产成本上升,效益下滑,加之今年国家取消了临时收储政策,棉农种棉积极性锐减。往年春节前到3月中旬,种子、化肥、农药等生资入户率超过85%,今年到了月底才30%左右。我们调查的几十户棉农中,户户有调减种棉面积的打算。据初步统计,华容县今年调减棉花种植面积16.3%,部分镇达20%左右。君山区将调2530%。除面积减少外,资金、劳力的投入也会减少,粗放经营更为严重。一是棉农图便宜和方便随意进棉种,现在品种竟多达100多个,而发展好的年份只有一二十个优质品种。这种“百花齐放”局面将严重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二是今年棉田里面混种间种其他作物明显增多,有的甚至棉花成了“搭头”,这虽然有利于提高棉农收入,但也会影响棉花的产量和质量。三是这些年来棉农图省工省事,采收籽棉不分拣、分晒、分级、分装、品级混杂,质量严重下降。华容县纺织企业年产各类纱线12万吨,使用本地棉不到20%,主要就是因为本地棉品级混杂。

三是作物调整盲目性大。种惯了棉花的棉农,由于种棉收入太低不得不改种部分其他作物。但在改种多少、改种什么的问题上都深感茫然,不知所措。从访问的情况来看,改种什么的都有,而以' 玉米、芥菜、豆角、南瓜、西瓜居多。棉农们在改种的同时忧心忡忡。华容新河乡前进村农民杨三保,全家13亩地,去年种了9亩棉花,今年只计划种5亩,其余种南瓜。因为种南瓜用工少,一亩只要3个工,且投入也少。但能否卖得出去却心中无数。他苦笑说今年不知是种的南瓜还是种的“烂瓜”!

四是棉企经营进退两难。前几年国家实行收储政策,棉花收购和压轧企业无后顾之忧。今年取消收储政策,棉价由市场决定,国家不兜底,这使收购加工企业感受到巨大的风险压力。加上本地棉质量混杂,纺纱企业不欢迎,收购多了怕销不出去。所以,今年下半年新棉上市后,很可能出现收购加工企业观望慎收、棉农观望惜售、纺纱企业压缩库存的不利情况,甚至出现前期“卖棉难”,后期“棉市乱”的失控局面。

棉花产业在过去几十年中多次出现大涨大跌、大起大落的情形。这次的困境是否也是周期性的低谷,过一、两年又会出现棉农利好的' target='_blank' >高峰期?问题没这么简单。由于本世纪以来国际国内发生了许多深刻的变化,我国的棉花产业已经面临着衰退的危机,当前的困境只是这种危机的表层反映。

1. 美棉印纱滚滚来我国棉业在国际竞争中劣势凸现。我国常年棉花产量约700万吨。常年消费量约900万吨。去年底我国收储的库存棉达1,100万吨,占世界库存的60%。与此同时2012年和2013年我国棉花进口量分别达544万吨和442.6万吨,棉纱进口量分别达到153万吨和220万吨,生产量和进口量已经是平分天下。为什么高库存的同时还有进口棉的大量涌入?关键是进口棉具有巨大的价格优势。这几年国产棉价格在19,000元/吨至20,000元/吨之间,而进口棉价格在14,000元/吨至16,000元/吨之间,价差约3,000元5,000元/吨,进口棉质量也比国内的好。进口棉价格优势背后的核心竞争力是成本优势。' 美国、' 澳大利亚等发达国家棉花生产的现代化和规模化程度非常高,种植和管理技术非常先进,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而' 印度、巴基斯坦等国虽然技术不比我国高,但具有相当于我国上世纪8090年代的廉价劳动力优势,棉花生产成本也比我国现阶段要低得多。我国的棉花是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人工作业,这种几近原始的生产方式是我国棉业竞争力低下的根源所在。

2. 逆水行舟改革艰棉花产业的市场化改革阵痛难忍。我国自2011年9月起实施棉花临时收储政策,初衷是保护棉农利益,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实行几年来,收储价格不断上调,与进口棉的价差迅速拉大,棉农收入仍然降低,种棉面积和产量逐年减少,低价进口棉大量涌入,纺纱服装企业受进口配额限制,只能使用国储的高价低质棉而降低了国际市场竞争力,出现行业不景气。这说明行政干预市场、扭曲价格是不符合经济规律的。今年中央一号档部署棉花产业的市场化改革,停止收储,让市场配置资源。这从长远来看是完全正确的。但对于几十年来习惯了封闭运作、统购统销、行政保护,十分缺乏市场意识、市场经验,市场组织体系不健全的中国棉花产业来说,却会是个非常艰难痛苦的过程。

3. 成本高企难为继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棉农难以承受。种棉亩平用工在15-20个,主要集中在秋季采摘上,秋季又正是各行各业用工紧张时,因此采摘棉花每个工日100元还雇不到人。由于劳动力成本太高,雇工划不来,棉农只能几亩地上小规模经营,从种到收靠自己劳作赚点工钱。这种方式只能维持简单再生产,一遇自然灾害或市场动荡就支撑不下去。

4.白发白花两相依十年以后传统棉业将后继无人。2013年我国进城农民工月平均工资达到2,600元。务工和务农的巨大收入差距,加上务农劳动强度大,使得农村青壮劳动力基本都外出打工,广大农村尤其是棉区劳动力急剧减少,且老龄化严重。据调查,种棉人群40岁以下只有5%,50岁以下只有20%,60岁以下只有39%,60岁以上的高达61%。我们走访的几十户棉农几乎家家儿女辈都在外地打工,只剩年纪大的“留守老人”在家种棉赚点辛苦钱。再过5年,种棉人群将减少三分之一,再过10年,那种一家一户自我劳作分散经营的将后继无人。传统棉花生产方式已经快要走到它的尽头。

二、棉花产业的根本出路在转型升级。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棉花生产国和消费国,穿衣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品生产国和出口国,棉市的定价权不能拱手让给外国人。所以棉花产业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产业。长江流域是我国三大产棉区之一,岳阳是长江流域产棉大市之一,因此无论对全国还是对我市来说棉花产业都不能放弃,不能衰退,而只能发展,只能强盛。上述现实困境和深层危机表明传统的棉花生产经营方式和管理模式已经过时,倒逼我们去寻找新的发展道路,转危为机。而棉花产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战略调整基础上的转型升级。

1. 在布局调整上,由局部战术调整向全局战略调整转型。过来我市的棉花产业布局经常调整,但都是局部的自发性的调整,即棉市价格看好时扩种面积,如上世纪90年代;棉市价格不利时缩小种棉面积,调种其他作物,如近几年。这种布局弹性是棉花产业适应市场所必需的。但现在仅此已经不够。必须从更大的视野、更高的标准来实现产业布局的战略调整。一是固本,即稳定集中成片、优质高产区。只有集中成片才能适应今后规模化经营和机械化作业,只有土壤、水利等条件优良能确保优质高产才能增加收益抗御风险。可将华容的团洲、幸福、插旗、注滋口、新河,君山的钱粮湖、良心堡,临湘的江南等棉花主产区以及其他上万亩成片,常年亩产500斤以上的种棉区作为稳产保护区,在基础设施配套、财政补帖、技术服务等方面重点倾斜,使之优势更优。二是瘦身,即调减分散、低产区。对那些不成片,不平整的棉产区,排灌条件差的坡岗地,易涝易病虫害的低洼田,常年单产在500斤以下的贫瘠棉地,引导从棉田退出来改种其他适宜作物。最近,湖南泰和集团在中国牛业协会支持下,规划在华容县和君山区进行低质低产棉田改种牧草,养肉牛,奶牛的项目开发,这就为调整出来的棉田向高端农业转型开辟出了一条新路子。三是优配,即在重金属污染区优化产业布局。今年,国家启动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综合治理工程,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对湖南省试点地区给予补助。据试验,针对污染重的耕地,通过种棉来切断污染链并改良土壤是较佳的选择。而且这类耕地一般都平整成片,水利条件好,大都具备建成适宜机械化操作的优质高产棉田条件。我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严重不宜种粮的县乡,要积极争取把稻改棉纳入省里的修复治理试点项目。

2. 在体制机制上,由行政干预市场市场配置资源转型。我国棉花产业几十年来经历了统购统销、计划调配、价格干预、国家收储等多种体制。实践证明这种计划代替市场、行政干预市场的体制机制从长远看不利于棉花产业的健康发展。在产业全球化即市场配置资源国际化的今天,棉花产业的各个环节,包括生产、流通、分配、消费都要以市场为中心来组织,通过市场机制来调节。从生产领域来说,首先,要建立、健全和坚持市场体制。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后,会有一个市场振荡期。各级政府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要再用行政手段干预市场价格形成。要让市场去淘汰落后产能,促进优质产能。只有经过这个阵痛,市场体制才能真正确立起来。其次,要通过市场机制引导棉农降低生产成本,注重棉花质量。生产成本是核心竞争力。美棉之所以有优势,就是因为他们运用高科技手段把物化成本和人工成本降到了最低。要利用市场价格的竞争引导棉农积极关注和实施良种良法、机械作业、高效灌溉、科学施肥、严格分级等科学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质量。再次,要建立合理的市场利益机制。目前棉花生产、收购、加工、流通、收储或经销各个环节都是分离独立的,在众多环节中棉农只跟收储者打一次交道,其他后续环节他搭不上管不着,往往因压级压价或拒收限收而受损失。要通过建立棉农合作社、签订供购合同等方式,构建生产、收购、加工利益共同体,保障棉农利益并增强市场风险能力。最后,转变政府作为方式。实行市场化改革后政府不是甩手不管了,政府要通过立法和执法规范维护市场秩序,建立市场信息平台,指导支持棉花行业组织,向棉花生产者提供补帖等。

3. 在技术路线上,由劳动密集化向全程机械化转型。我市以及整个洞庭湖区,在棉花栽培上历来都是以地少人多,劳动力充裕为基点,走的是发挥个体单株优势的杂交棉技术路线,即大棵稀植,大水大肥,精耕细作,劳动密集。这在过去是合理的,但到现在显然已经过时。因为现在种棉已不是劳动力充裕,而是劳动力短缺,人工成本越来越高。这就必须改变传统做法,走轻简化、机械化路线。例如美国实现机械采棉成本约80元/亩,而我国人工采棉成本约600元/亩(亩平6个工日x100元)。美国生产100斤皮棉用工量平均0.5个工日,而我国高达12个左右。所以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是根本出路。要实现机械精细平整,机械精准直播,机械施肥,棉花病虫害“统防统治”,机械收获。其中,采棉和清杂是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关键环节。目前,全世界大约有30%的棉花是机采的,美国、澳大利亚、南美等农业发达国家机械化收获率达100%。我国目前机采率仅为8.3%,主要集中在新疆地区,新疆建设兵团已实行了600万亩机采棉作业。但目前长江、黄河流域许多棉产区都在抓紧研制和试验,从中棉所去年组织的机收棉现场观摩会来看,国内研制的采棉机械已有多种类型,在采净率和含杂率上有重大进步,达到国外先进水平的时间已是不远了。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不只是个机械问题,必须与轻简化栽培技术相互配套,实现农机与农艺的有机融合。要抓紧试验选培出适合洞庭湖区直播、密植、矮株、紧凑、吐絮集中,适合机采棉的栽培品种和栽培技术。据省棉科所的研究,洞庭湖区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的思路是:5月中下旬棉花油后板土直播机械化中耕、施肥、除草病虫害统防统治调控与化学封顶9月下旬化学脱叶10月中旬棉铃集中吐絮,机械化采摘。

4. 在经营方式上,由传统分散经营向现代规模经营转型。要实现棉花生产的全程机械化,除了改变技术路线以外,还有一个关键问题是改变经营方式。现在这种一家一户分散经营方式只适应于传统的个体劳动精耕细作而不适应机械化生产。机械化生产要求有一定的生产规模,田地集中成块,平整规则,适宜机械作业。还需要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专业化分工,社会化服务。美国的农业包括棉花生产之所以高度发达和先进,就是因为它实现了规模化和集约化。美国棉花生产的主体是大农场,全美有棉花种植农场3万多家,一般每家植棉面积为1-2万亩,这样它的机械化、专业化程度非常高,从整地、播种、灌溉、施肥、植保到收获,全部采用大型现代化机具作业,还使用GPS(卫星定位技术)对棉田病虫害、施肥、棉花成熟程度进行管理,用飞机对棉田喷洒农药等。规模化经营还能使高新技术得到及时应用和推广,如高效灌溉技术的使用使美国棉田用水减少了75%,耐旱耐热良种的使用使美国三分之二的棉花无需灌溉。现在美国棉业已经在全面启动追踪和标识系统,使每一包棉花都可追溯到产地、品级、种植者等全面的信息,实现整个生产供应全程的透明性。而我国种棉户户均仅0.28公顷,这种超小型生产规模严重制约了棉花产业的现代化改造。不改革是毫无出路的。所以要大力加强棉产区的土地流转,棉花生产向种植大户、家庭农场、农业企业转移,根据本地实际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培育、发展棉花专业合作社,实现棉花生产社会化、专业化服务。

三、我市棉花产业解困与转型的措施建议

2014年以国家取消临时收储政策为标志,是我国棉花产业体制改革、产业调整、发展转型的关键之年。当前,国家的棉花新政细节尚不明确,棉农的种植意向有待最后敲定,不确定因素使整个棉业界笼罩着忐忑不安的情绪。如何应对今年的棉业困境?如何指导好棉花产业的转型升级?特提出以下措施建议。

1. 增强责任感,提高领导力。各级党政领导和相关部门是政策的制定和执行者,担负着引领广大群众发展生产,致富奔小康的重大责任。在棉花产业遭遇困境与危机的重要关头,要积极面对,敢于担当,与棉农声息想通,帮助他们渡过难关。一是要克服与己无关的思想,增强责任感。有的干部认为,政策制订是上面的事,种不种棉花是农民自己的事,与我们干部没有多大关系。这是错误的。棉花产业的政策调整与转型升级是关系农民生存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正在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不就是要我们关心群众疾苦,维护群众利益吗?棉农的事就是我们的事,棉农睡不着我们干部也应该睡不着。二是要克服无所作为的思想,提高领导力。有的同志认为农民种什么,怎么种,只能让农民自主选择,至于赚不赚钱,只能由市场决定,我们没有办法。这也是错误的消极思想。我们各级干部要深刻理解国家政策导向,向群众作好政策宣传解释工作;要了解国际国内棉花市场变化动态,帮助群众搞好经营决策;要学习棉花生产以及其他农业科学知识,及时给农民提供技术指导,当前特别是要学习棉花轻简化栽培技术和全程机械化技术,为我市棉花产业转型升级做好知识准备;要积极向上面反映农民的诉求,维护群众的合法权益。

2. 及时掌握棉区动态,做好当前应对措施。目前,棉区的基层干部要切实深入到第一线掌握情况,帮助还在犹豫观望的农民尽快敲定种植意向,不要耽误季节抛荒土地。要督促群众做好棉花和其他作物的种子、肥料、农药等生资准备。组织相关部门搞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对调种其他作物的,要做好统计,做到心中有数,以便及早联系市场,寻找销路。对继续种棉花的,要帮助棉农从正规管道选配优良品种,以保证棉花的产量和质量。预计今年收购季节农民卖棉会遇到更复杂的情况,因为国家不收储了,价格随行就市,收购企业心中无底,会更加谨慎。对此,各级干部特别是棉区基层干部要有思想准备,未雨绸缪,尽可能把措施想全面,把工作做细致,做到平稳过渡,保证生产的正常秩序和农村社会安定。

3. 开展轻简化栽培试验,为大面积推广积累经验。棉花产业要真正摆脱危机走向强盛,必须走轻简化栽培和全程机械化之路。轻简化栽培既是为机械化作业创造条件,也是运用先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劳动用工、降低劳动强度、提高棉花质量的重要手段。从现在起就要抓紧试验。前不久我们调研组到省棉科所登门求教和求助,请他们来到华容县和君山区分别签订了技术合作协议,华容选定30亩,君山选定10亩作为合作试验基地。李景龙所长表态今年试验田棉花采收时他们带机械来现场采收示范。通过试验田要解决三大技术问题:一是棉花促早熟集中吐絮技术。这是全程机械化作业的核心。培育的品种要具备早熟(生育期100-110天)、抗病、优质、高产、成铃吐絮集中、吐絮畅,株型紧凑,直播密度5,000-6,000株/亩,收获密度不低于4500株/亩,单株成铃10-15个,亩成铃5-6万个,收花株高不超过110厘米,棉花亩产籽棉250-300公斤。整个生长过程要试验一系列栽培技术,如高密度栽培、科学施肥、提早化学调控、提前封顶、化学脱叶等。二是棉花油后直播技术,为实行“油、棉”两熟制摸索经验。三是棉花棉铃防霉、防烂技术。加大种植密度后,势必加重棉田阴蔽,烂桃风险增大。要探索防治棉铃霉烂、减少僵瓣花技术,保证棉花高产优质。建议县区' target='_blank' >农业部门集中力量搞好试验,取得经验,培养人才。明年再扩大试验面积,培训农户。可以考虑明年在我市湘江流域重金属污染严重的区域开展粮改棉试种,直接实施轻简化技术和机械化作业。

4. 加快植棉机械推广,推进全程机械化作业。我国除新疆棉区已经大面积推广植棉机械化作业外,黄淮海棉区和长江流域棉区才刚刚开始试点。但植棉机械在发达国家已是较成熟的技术,我们只需要适应地区特点加以改进就可,而且播种、中耕施肥除草等机械作业问题已基本解决,要集中攻关的只是摘棉机,所以我们对棉花生产全程机械化要有信心。在目前轻简化栽培试验才刚开始,面积有限的情况下,可考虑在市县财政支持下由县农机部门选购一套设备,为试验田无偿示范作业,同时测试适合区域条件的机型。明后年试验面积扩大后,再支持农机合作社购买设备开展作业服务。同时,要围绕棉花生产轻简化和全程机械化这个核心,强力推进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县乡农技推广部门,积极搭建区域性农业社会化服务综合平台,及时有效的解决“两化”试验及推广过程中出现的各种新需求新问题。

5. 积极引导规模化经营,建立健全棉业合作组织。据调查,目前为止,产棉区的土地流转数量不多,规模很小,所谓种棉大户也只有20来亩,根本不能与粮田的集中经营规模相比。究其原因,一是种棉户大都家里有留守老人,在家种几亩棉花多少赚点工钱,不愿意流转出去;二是种棉花用工多,租地种必须雇工,成本太高。尤其在采收的时候还请不到劳动力,扩大规模风险太大。因此,我们建议在轻简化和机械化还没有推广开,任然采用传统植棉方式的情况下,不宜展开大规模土地流转。但在明后年推广轻简化和机械化生产的同时,必须配套地推进土地流转,不然机械化就无法实施。所以现在就要有这个思想准备,做好调查研究等前期工作。一旦轻简化栽培技术试验成功,则采取大力措施和多种方式,支持和引导棉农合作社、涉棉企业、家庭农场参与土地流转承包,建立现代新型棉花生产基地,进行规模化、集约化经营。

6. 加大政策扶助力度,改革财政补帖方式。农业是弱势部门,现在棉花产业又成了农业中的弱势部门。像美国这样棉花产业十分先进发达的国家,政府依然给予财政补帖。所以今年国家取消临时收储制度后,政府对棉花产业的扶助不但不能减少,而且还应加大。目前国家的棉花新政还没有正式出台,我们作为洞庭湖区棉花主产区应积极向上级部门呼吁,争取享受给予棉农的财政直补政策。各级政府除了要加大对棉花产业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帖力度外,还要探索和改革财政补帖方式。一是要直接对生产者进行补帖,可考虑按实际种棉面积补帖的方式,以稳定棉花种植面积和产量;二是要对轻简化栽培技术项目进行补帖,对选用适合机械化的良种良法的要给予良种推广补帖,以鼓励和引导棉农采用新的生产技术;三是对棉田的土地平整、水利灌溉设施给予项目资金倾斜;四是省市县三级财政给予各县区机械化试验基地资金安排;五是要对棉农或合作社购买植棉机械进行农机补帖,促进棉花生产的机械化作业;六是对通过土地流转进行规模化棉花种植的经营主体给予融资补帖,' 金融部门给予优先优惠融资支持。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龙子平:供给侧改革为有色金属产业提供机遇和窗口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