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2010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环境极为复杂的一年,也是金融宏观调控充满智慧和艺术的一年。在经历了2009年抗击国际金融危机的一揽子经济刺激计划后,合理控制流动性、有效管理通胀预期的紧迫性在2010年日益凸显。2010年,央行根据新形势、新情况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从防范系统性风险角度增强宏观调控的弹性,加强审慎管理。这一年间,央行先后6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两次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灵活开展公开市场操作,引导货币条件从应对危机状态稳步向常态回归,支持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结构调整,金融宏观调控取得显著成效。
银行市场周刊 src="http://img.hexun.com/2011-05-20/129793707.jpg" width=104 height=90>" 银行周刊: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支付行业或迎寒冬 " 银行业2011年八大星闻 " 2012年新增信贷8万亿成业内共识 " 理财产品预期收益全线超5% " 银行卡刷卡费率酝酿下调 " 利率市场化或令银行少赚一半 " 退休阿姨托办信用卡 被骗47万 " 和讯网信用卡频道正式上线
2010年一季度,我国实现了经济良好开局,回升向好势头更加巩固。内需保持较快增长,对外贸易加快恢复,工业生产快速回升,消费增长较快,固定资产投资增幅有所回落,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面对国内外经济环境中仍然存在的多种不确定因素,我国继续实施自危机以来的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央行前瞻性地、灵活地调整政策重点、力度和节奏,有针对性地加强对银行体系流动性管理,引导金融机构合理把握信贷投放总量、节奏和结构,灵活开展了公开市场操作。2010年1月18日和2月25日,央行分别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各0.5个百分点,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这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对冲了银行体系部分过剩流动性,并进一步支持了信贷结构调整。
2010年年初实施的一系列宏观调控措施,在一季度末收到了成效。数据显示,3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同比增长22.5%,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3.03个和5.18个百分点;3月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为45.37万亿元,同比增长24.08%,当季本外币各项贷款增加2.80万亿元,同比少增1.72万亿元,金融机构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42.58万亿元,同比增长21.81%,增幅分别比上月和上年末低5.42个和9.93个百分点。
为加强流动性管理,引导货币信贷适度增长,管理好通货膨胀预期,2010年5月10日,央行再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同时农村信用社等小型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暂不上调,以加大对“三农”和县域经济的支持力度。上半年3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效对冲了银行体系部分过剩流动性。
2010年下半年以来,我国经济持续回升向好,但经济金融运行中也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在主要发达国家持续实施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过剩状况加剧态势下,国际流动性持续流入国内,加大物价和资产价格上涨压力,增加了流动性管理的难度。根据新情况,央行着力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灵活性,综合运用数量型工具和价格型工具,加强金融宏观调控。10月20日,央行在近3年来首次动用加息工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其中,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2.25%提高到2.50%;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上调0.25个百分点,由5.31%提高到5.56%。不久后,央行又连续数次动用数量型工具:11月16日年内第4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1月29日第5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2月20日第6次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管理层在短时间内频繁动用货币政策工具加以调控,旨在管好流动性,抑制通胀压力。”来自华安证券的市场人士表示。
时近2010年岁末,货币政策迎来重大转折。12月3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提出要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此举意味着国际金融危机后实施的适度宽松货币政策正式转向“稳健”。本报专家组成员李连仲指出:“稳健货币政策的提法既可进,亦可退,是大智慧的集中体现,显示了我们国家对于当今国际、国内形势的正确判断。”中央财经大学中国银行业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表示:“货币政策从适度宽松走向稳健,主要是考虑到经济已经开始企稳回升,同时通胀压力不断加强,货币政策需要进行适度的调整,其最大意义在于货币政策正式告别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而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以‘保增长’为重中之重的危机政策开始让位于以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为基本要义的常态管理。”
毋庸置疑,货币政策适时转向“稳健”,既是加强宏观审慎管理的重要内容,又能够为宏观审慎管理的逆周期调节创造良好条件。就在货币政策宣布转向后不久,为对2011年年初可能加剧的通胀压力作出前瞻性应对,央行再次动用加息工具,宣布自2010年12月26日起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此次加息是货币政策宣布回归稳健以来的首个重要动作。”中国人民大学财政金融学院副院长赵锡军指出,“此举也是落实稳健货币政策的开端,这意味着后续管理层可能还会有相关政策出台。但由于国内外经济发展中不确定因素较多,具体工具的使用和节奏的选择还要依据形势发展来定,进一步增强金融宏观调控的灵活性、前瞻性很重要。”
新年的钟声已经敲响,2011年在期待中到来。面对更为复杂的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要求,今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对此,专家认为,2011年是“十二五”开局之年,货币信贷和流动性管理及防范金融风险的任务仍然艰巨。2011年要认真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增强金融调控的针对性、灵活性和有效性,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赵锡军说:“要不断增强宏观调控针对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有的放矢’;当前国内外经济发展形势还十分复杂,要进一步增强政策的前瞻性,强调灵活性;要健全宏观审慎政策框架,综合运用利率、存款准备金率、公开市场操作等价格和数量工具,提高货币政策有效性。”
在日前召开的部分金融机构及人民银行分支行主要负责同志会议上,央行副行长胡晓炼提出,要正确把握稳健货币政策的内涵。要控制好货币总量;保持贷款总量合理适度增长;继续优化信贷结构,引导商业银行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信贷支持力度,严格控制对“两高”行业和产能过剩行业的贷款,服务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大局,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支持;要有效防范系统性金融风险,高度重视经济较快发展中存在的流动性宽松、信贷投放较大等可能积累的顺周期系统性风险隐患,加快构建逆周期的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框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