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机构上世纪初创建时只是金融信息机构,后来才开始从事信用评级。1975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首次将“全国公认的统计评级机构”的评级结果纳入联邦证券监管体系。此外,美国" 法律规定,像保险公司这样的机构投资者只能购买资质良好的评级机构认可的债券。另一个赋予评级机构较高地位的是2004年开始执行的《巴塞尔协议II》。这一协议要求银行为他们持有的有风险的主权债务资产预留资本,这实际上“使评级机构成为权力巨大的评估者”。
但在金融危机和随后的欧债危机中,三大信用评级机构的角色饱受诟病,以致欧美国家掀起了一场针对评级机构的监管风暴。
在美国本土,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已表示将重新审视如何使用信用评级,这意味着美国有可能对信用评级机制进行改革。
战略咨询公司Weave副总裁埃里克·德拉努瓦说,信用评级机构最初的作用是为投资者提供可靠的投资信息,但目前已经偏离最初的作用。目前迫切需要对信用评级机构进行改革,重新审视他们的经济模型、任务和目标,以及建立更加严格的行业准则和监管规则,同时允许新的信用评级机构出现,鼓励良性竞争。最后,还要保证评级采取的方法和评级机构分析师的职业水准。
重在减轻过度依赖
金融危机爆发后," 欧盟便收紧了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在欧盟看来,信用评级机构未能及时预警风险,存在严重失误,从而助长了金融危机的扩大。
而在主权债务危机中,欧盟国家又纷纷把指责的矛头对准了信用评级机构,批评他们滥用评级大权,加剧了市场恐慌,成为危机扩散的推手之一。
今年7月,欧盟委员会负责内部市场和服务事务的委员米歇尔·巴尼耶曾表示,将建议欧盟禁止信用评级机构对接受救助的" 欧元区国家进行信用评级。
卡佩勒—布朗卡尔指出,信用评级对于融资来说必不可少,因为投资者不可能盲目进行投资,他们需要一些" 数据来评估投资成本和风险,而信用评级机构提供的正是这种服务,目前禁止信用评级并不可行,唯一能做的是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过度依赖,仅把信用评级当做一个参考值。
法国中央银行法兰西银行行长克里斯蒂安·努瓦耶也认为,各国" 央行对国际三大信用评级机构过度依赖,这一现状难以让人满意。
巴尼耶表示,目前金融体系的薄弱状况造成投资者过度依赖国际信用评级机构,欧盟委员会正在考虑修改相关指令,减少国际信用评级的参考作用,鼓励投资者加强对风险的自主评估。
欧洲走向“独立”之路
为打破美国三大评级机构的垄断,欧洲正试图建起一套属于自己的、受到公共监管的评级体系,但迄今尚无明显进展。
布鲁塞尔欧洲与全球经济研究所经济学家尼古拉·韦龙建议,欧洲中央银行应该建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标准,从而减少对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但这并不意味着" 欧洲央行将取代评级机构。
顺应欧洲的需要,欧洲最大的战略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有限公司计划组建一家由25家企业参与的集团,每家企业出资1000万" 欧元,建立一个欧洲信用评级机构,以抗衡美国三大评级机构。按照设想,欧洲信用评级机构对企业的信用评级费用不到三大评级机构的三分之一,且费用是由投资者支付,而不是由债券发行者支付,从而消除了利益冲突之嫌。
另一套方案是在瑞士成立一家信用评级机构,以保证其在政治上独立,不受任何国家影响。
但国际财经公关公司哲基杰讯合伙人、穆迪法国公司前主管凯瑟琳·格斯特指出,即使欧洲成立自己的信用评级机构,也无法解决主权债务评级可能引发各国争议和冲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