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国央行在制定和执行国家货币政策、对经济金融进行宏观调控、推动金融改革发展、维护金融稳定与安全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在过去几年里,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中国经济形势变得复杂而严峻。日前,本报记者就社会和读者关心的问题采访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
居民收入前景乐观
身为管“钱”的央行行长,周小川自然对居民的“钱袋子”十分关注。他表示,回顾过去5年,居民收入有较快的增长。从总体上看,我国在“十五”期间曾因亚洲金融风暴的影响,有几年有点通货紧缩。在“十一五”期间,虽有一两年通胀偏高,但其它年份物价基本上都控制在可以接受的水平上,而且2008年第四季度开始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2009年的物价是下行的。居民手里的钱不能仅考虑工资收入和物价水平,因为人们还可以通过投资债券、股票 、基金等渠道管理自己的财产,进行保值增值。
周小川表示,未来人们肯定会越来越有钱。中国经济在“" 十二五”期间,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这就意味着人们的收入将继续逐步提高。收入提高的同时,政府又强调要保持合理的物价水平,加之保值增值渠道的拓展,从这个角度来讲,应该是乐观的。特别是国家“十二五”期间又高度重视促进社会方面的改革发展,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在教育、医疗、退休保障等方面也都会加大改革力度。
“货币超发”概念不准确
周小川说,个别人所说的“货币超发”是传统计划经济概念。计划经济是实物经济,生产多少东西有计划,每个东西的价格也都是固定的,货币的发行也要正好跟实体经济生产出来的东西一样多,如有超出就叫“超经济发行”,这个提法跟目前市场经济是矛盾的。而在市场经济中,金融市场上有很多钱在循环,还有很多国际经济活动,此外商品价格也不是固定的,因此一般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评论货币供应量,是用“偏大”和“偏小”,而不是“货币超发”。
针对社会关注的货币供应量问题,周小川指出,2008年以来,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需要我们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政策是非常正确的,但是和其他事物一样,它肯定也会带来一些副作用。货币政策有时间滞后性,有些效果不会马上显现,有些现象也会滞后反映出来。宏观经济调控在应对金融危机时需要适当加大力度,危机过后则需要一些反向的调整。
相机择用货币政策工具
就近期央行货币政策工具选择与使用问题,周小川解释说,上调" 存款准备金率并非完全针对货币供应总量,也不是直接与物价相联系,但是它们是有关系的。在一定程度上,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和我国的国际收支双顺差引起的外汇占款增加需要对冲有关系。人民银行历来非常重视利率政策在宏观调控中的作用,利率调整要考虑具体的经济条件和正副两方面作用。从经济条件来讲,主要就是国际经济复苏中出现的很多不确定因素,比如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就是很多人都没想到的。另外,2010年初的时候,大家觉得美国经济已开始复苏,特别是二季度数据不错,但是后来还是走弱了。这些意外说明经济复苏强度还不够,在这种情况下,有些工具的运用可能需要慎重一些。从工具的作用讲,每项工具使用的时候,不可能所有的目的都达到,在一段时间内要选择能作用宏观经济最需要的方面,选择时必然有一个综合考虑。
周小川接受本报记者采访。 本报记者 燕平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