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人民银行在昨日发布的《2012年中国金融稳定报告》中首次披露了" 中国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
结果显示,以17家商业银行为代表的银行体系应对宏观经济冲击的能力较强,在压力情景下,总体仍能保持运行稳健,但“部分领域风险值得关注”。在整体不良贷款率上升400%的重度冲击下, 银行体系的资本充足率将从12.33%下降至10.89%;而在GDP下滑至4%的最坏情景下,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将下滑1.68个" 百分点或10.65%。
此外,在对证券" 期货业政策展望时,报告称,对于涉嫌内幕交易的并购重组项目要暂停审核, 加大对市场操纵、欺诈上市、虚假披露等行为的打击力度。
银行不良率将温和上涨
压力测试对象涵盖工行、农行、中行、建行、交行、招行、浦发、中信、兴业、民生、光大、华夏、广发、" 深发展(" 000001," 股吧)、恒丰、浙商、渤海等17家商业银行的资产总额约占银行业金融机构总资产的65%。
压力测试主要考察银行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基于2011年底17家银行的资产负债表数据, 考察2012年商业银行在不利冲击下的稳健性状况,具体包含“整体及重点领域信用风险敏感性压力测试”、“宏观经济情景压力测试”两部分。
其中宏观经济情景压力测试选择了GDP增长率、M2增长率和CPI涨幅3个指标考察对整体信贷资产的影响。
结果显示,在GDP增长率降至8%的轻度冲击下,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将下降0.42个百分点;若GDP增长率降至6%或4%,银行体系的整体资本充足率将进一步下滑0.86个百分点或1.68个百分点。
“中度和重度冲击对银行体系的影响较大。”报告指出,在初始状态, 17家商业银行中资本充足率高于11.5%的有11家, 而在轻度、中度和重度冲击下, 分别减少为8家、5家和3家。值得注意的是,在报告公布的压力测试结果中,GDP增长率的下滑和不良贷款率的涨幅都被分别作为对银行体系资本充足率影响的假设前提条件,却并未明示GDP增长率对银行整体资产质量的直接影响。
“这说明压力测试未能显著反映GDP下行对银行不良率影响的传导作用,或者说两者之间的传导作用还不够明显。”一位股份制银行风险管理部人士指出,下半年银行的不良率或延续这种温和上涨的趋势。
房地产、平台贷、" 理财产品等风险值得关注
报告指出,房地产、" 地方融资平台、银行表外理财等领域风险和客户集中度风险应当引起关注。
此次压力测试分别对客户集中度、地方政府融资平台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公路行业贷款、出口行业贷款、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行业贷款、理财产品、欧盟资产业务敞口和房地产贷款等共计9个重点领域信用风险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由于资本充足水平、风险敞口大小及资产质量的不同, 各商业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存在一定差异。
在对最差情况测试时,压力测试针对上述9个重点领域将重度冲击的条件分别设置为银行前三大集团法人客户违约,平台贷款、产能过剩行业贷款、公路行业贷款、出口行业贷款、受石油价格影响较大行业贷款的不良贷款率增加15个百分点,表外理财产品(此次压力测试对象为信贷类的理财产品)余额损失30%,银行的个人住" 房贷款、房地产开发贷款(含土地储备贷款)不良率分别增加7.5个百分点和15个百分点,商业银行(含境外分行) 所持有的欧盟国家债券和企业贷款、表内贸易融资、债券、同业融资、衍生业务风险敞口损失40%等。
存款保险制度“时机已基本成熟”
今年的报告在多处着墨已酝酿多年的存款保险制度。
报告以专栏形式发布《金融稳定理事会开展存款保险同行评估》,分析了金融稳定理事会成员国(地区) 四种现行的存款保险制度。
目前中国推出存款保险制度的时机已经基本成熟,应尽快建立存款保险制度, 增加处置工具, 从而使“有序关闭问题机构成为可行的政策选择。下一阶段,进一步完善中央银行最后贷款职能,确保中央银行资产负债表的健康性和灵活性, 授予中央银行在非常时期的相机抉择权, 必要时可扩大风险救助范围, 创新风险处置工具等,健全系统性风险处置框架, 按照全国金融工作会议要求, 尽快推出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行有效的存款保险制度,并完善金融风险处置中的成本分担机制, 加强部门之间和政策工具之间的协调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