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上海有色网》报道显示,中秋节后国内首个交易日," 铜市遭遇开门棒喝。尽管沪期铜1411合约的跌幅是四大基本金属主力合约中最小的,但仍难以掩饰其令人担忧的基本面前景。
随着海外铜精矿产出增加,2014年铜市最大的利空逻辑—铜精矿供应过剩,正在逐步显现。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对供应过剩的预判正由铜精矿传导至精铜市场。2014年第四季度铜价的承压下行行情,或渐渐拉开大幕。
" 现货精铜加工费变化最能反映出铜精矿供应压力增减。据SMM周度铜精矿统计,截止9月5日,国内干净铜精矿的TC已升至135美元/吨,而在7月初时仅为107.5美元/吨。
愈加充沛的铜精矿供应,同样反映在中国进口数据中。
据8月" 海关报告,进口铜矿砂及精矿达96万吨,同比增长28%,连续第三个月保持在90万吨以上进口规模;1-8月累计进口铜矿砂及精矿达729万吨,同比增长18.54%。
同时,由国家" 统计局公布的精铜产量在1-7月表现为逐月增加。7月单月产量已升至63.35万吨。
此外,从大型铜炼企的年度任务完成率来看,下半年发力赶产是行业惯例。但预期受TC上扬等因素刺激,今年下半年国内精铜的产出动能更加强劲。
据2014年半年报显示,1-6月国内五家铜炼企共完成精铜生产172.63万吨(详见下表),占同期全国产量的49.71%(统计局公布1-6月精铜产量347.30万吨)。
因此,在2014年剩余月中,国内铜冶炼厂的开工热情,有望随着TC的上涨而得以延续甚至升温。
当然,关于未来精铜市场是否会供应偏松的讨论,绕不开的另一大供应源头—进口精铜。
目前来看,因6月青岛港融资骗贷事件,银行普遍收紧信用证,进而令进口量增长乏力。但这并不一定会导致中国全年精铜进口量低于2013年的320.58万吨。从已知的1-7月精铜进口量212.55万吨来看,同比增长27.92%的水平,意味着即便剩余的5个月月均精铜进口量仅为22万吨,仍可实现全年进口同比增长。
同时,SMM注意到在7月进口铜贸易方式中,一般贸易的比例正在增加。海关数据显示,7月精铜一般贸易进口量占比高达64%,较1-7月42%的一般贸易进口量占比提升20多个百分点。这意味着银行对信用证的收紧,主要集中于易带有融资性质的转口贸易,而对一般贸易则相对保持正常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