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葛春晖
本周,' target='_blank' >央行逆回购规模由上周的1000亿元增至1400亿元,公开市场净投放规模也由上周的440亿元增加到750亿元。不过,周四' 银行间市场资金面仍较为紧张,多数回购利率出现上涨。市场人士表示,受新债发行、财政存款增长、新增外汇占款低迷等因素影响,8月份后期资金面仍将继续承压,但考虑到央行手握充足有效的流动性放松手段,资金利率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市场资金面总体有望延续紧平衡格局。
14天逆回购时隔五周重启
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净投放
央行公告显示,' target='_blank' >人民银行于本周四(8月16日)以利率招标方式开展了7天和14天逆回购操作。其中,7天逆回购交易量700亿元,中标利率持平于3.35%;时隔五周重启的14天逆回购操作交易量200亿元,中标利率由7月5日上期操作的4.0%降至3.60%。而周三再次询量的91天正回购依然询而未发。
从操作规模来看,加上周二的500亿元7天逆回购,本周央行合计进行了1400亿元逆回购操作,较上周的1000亿元增加四成。另据万得资讯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到期央票、正回购合计350亿元,到期逆回购1000亿元,如无其他操作,本周公开市场可实现750亿元资金净投放,较上周的440亿元亦有显著上升。另外,下周公开市场由于逆回购到期规模达到1200亿元,扣除330亿元的央票和正回购到期,将面临870亿元的被动净回笼。
从中标利率情况来看,虽然14天逆回购中标利率较上期下降了40个基点,但同期市场资金利率亦有相似幅度的下行,加之7天利率继续持平,因此央行引导资金利率下行的信号并不突出。
对于本次央行重启14天期逆回购,市场人士表示,主要还是为了延长资金的滚动期限,以应对流动性持续趋紧的压力。不过,虽然央行投放力度有所放大,但周四银行间市场资金面表现仍然偏紧。当日质押式回购利率除隔夜品种外全线上涨,其中,隔夜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小幅下跌约3BP至3.11%,7天回购利率上行12BP至3.55%,14天回购利率大涨45BP至4.09%,21天及以上品种也分别有10-20BP的涨幅。
流动性放松仍有余力
资金面难见大幅波动
最近两个交易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出现显著上行,其背后的推升因素可谓众多。首先,15日是例行准备金缴款日,对商业银行资金影响较大;其次,新债发行密集,本周仅国债、地方债、政策性银行债等利率产品的发行规模就有近千亿;第三,财政存款季节性增加,近期企业缴税压力较大;第四,数据显示7月外汇占款出现38亿元的小幅下降,而8月以来尽管人民币贬值预期有所回落,但外汇占款仍难以带来显著的流动性供给。另外,周三央行进行14天逆回购询量并于周四正式重启发行,使得上周经济数据公布后一度升温的降准预期受到打压,进而滋生出的流动性悲观预期也限制了机构的融出意愿。
不过,市场人士表示,目前的资金利率水平虽然已经达到8月以来的高位,但并未显著偏离央行目标区间,特别是与7月份的高点相比仍有一段距离。值得借鉴的是,7月初隔夜、7天、14天回购利率最高曾分别摸至3.62%、4.17%、4.62%,比本周四分别高出51BP、62BP、53BP,而7月份央行通过持续开展滚动逆回购操作,最终成功引导资金利率下行,其中,7天期质押式回购利率稳定在3.10%-3.60%区间,基本围绕3.35%的公开市场逆回购利率运行。
就后续资金面而言,债券供给、财政存款增长、新增外汇占款低迷、逆回购到期等因素还将延续,加之月末因素日益临近,市场资金面难免继续承压。但分析人士表示,考虑到央行手握充足有效的流动性放松手段,对资金面前景也不必过于悲观。一方面,7月份单周逆回购最高曾达1880亿元,央行再次扩大逆回购规模依然可期;另一方面,虽然管理层在降准节奏的把握上显得较为谨慎,但央行毕竟利器在握,一旦出现逆回购等常规措施不足以保证资金面稳定的情况,再次降准就会不期而至。总体来看,未来资金利率不至于出现大幅波动,资金面紧平衡格局也有望延续。
公开市场连续两周净投放(8月16日统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