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阎庆民:守好风险底线 推动银行业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编者按 在经历了出口增速减缓、企业利润减少等严峻考验之后,我国经济正从步伐强劲但却有失均衡的增长转向更加稳健、更可持续的增长,但是这种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何看待2012年的经济运行,如何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降低风险、迎接挑战,扎扎实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本报专家组部分成员聚集在一起,为明年的形势把脉,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本报从今天起刊出他们的精彩见解,敬请读者留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逾5年,世界经济也由危机之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编者按 在经历了出口增速减缓、企业利润减少等严峻考验之后,我国经济正从步伐强劲但却有失均衡的增长转向更加稳健、更可持续的增长,但是这种转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如何看待2012年的经济运行,如何认清国际国内经济形势,如何降低风险、迎接挑战,扎扎实实做好明年经济工作?本报专家组部分成员聚集在一起,为明年的形势把脉,为经济发展建言献策。本报从今天起刊出他们的精彩见解,敬请读者留意。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已逾5年,世界经济也由危机之前的快速发展期进入深度转型调整期。与此同时,经过改革开放30余年的发展,我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必须知己知彼、认清挑战、把握机遇。

一、认清国际国内形势

从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看,当前全球宏观经济复苏乏力,发达国家普遍面临财政紧缩、货币宽松的政策环境,呈现复苏的长期性和曲折性。一方面,债务风险仍未根本化解。" 美国的“财政悬崖”充满变数,如果年底两党仍然无法达成共识,总规模达6000亿美元的加税和削减开支计划将自动开启,大约导致美国经济下滑1.4%。同时,欧债危机形势依然严峻,作为欧洲稳定机制(ESM)最重要的出资国之一," 法国由于政府债务高企、经济增长乏力、结构改革迟缓,政府债券惨遭评级下调厄运。此外,日本公共债务占GDP的比重高达230%,随着经济金融形势持续恶化,公共债务水平的脆弱性正在日益凸显。另一方面,普遍的量化宽松给包括中国在内的" 新兴市场国家带来冲击。今年12月12日,美联储再度宣布推出第四轮量化宽松(QE4),并将联邦基金利率维持在0-0.25%的极低水平。与此同时,欧洲" 央行启动了“直接货币交易”(OMT)计划,且不设购买规模上限;日本央行也宣布将购入资产的基金规模从80万亿日元扩大至91万亿日元。受此影响,9月中旬以来,跨境资本流动对新兴市场的冲击趋于显著,"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压力也与日俱增。

从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看,我们面临的是如何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确保经济社会发展稳中求进,呈现经济金融发展的复杂性和多元性。按照世界" 银行标准,用人均GDP衡量,我国已经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这是十分了不起的成就。但是,我们也面临进入“中等收入陷阱”的挑战。世界上不少国家进入中等收入阶段以后,出现了经济徘徊不前、贫富差距扩大、社会矛盾增多等问题,有的甚至出现倒退。现在,7%-8%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常态”,过去与强烈刺激政策相伴随的10%左右的高速增长已经一去不复返。我们必须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抓住机遇,加快转型,努力跨越“中等收入陷阱”,不断向更高发展水平迈进。要实现稳中求进,第一是稳增长,必须确保实际增长与7%-8%的潜在增长能力相匹配,既不追求过高的速度,也不抑制合理的增长,并保证就业稳定。第二是稳投资,尽管消费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性已经开始上升,但短期内稳增长最有效的措施还是基础设施投资。第三是稳物价,由于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农产品和服务类价格都存在上涨压力,加之国际上量化宽松政策盛行带来输入型通胀压力,我国明年的物价形势并不乐观,必须合理安排信贷投放。

二、扎实做好明年工作

基于国际、国内经济金融形势分析,2013年银行业的工作重点将是守好风险底线,确保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努力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助推国民经济发展;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提升银行业竞争力。

(一)注重宏观政策的协同效应。守住不发生区域性风险和系统性风险的底线,2013年要在产业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金融监管政策方面协同推进

经过多年努力,我国银行业整体风险已大幅下降,不良贷款比率显著低于世界1000家大银行3%左右的平均水平。但随着结构转型加快和经济增长放缓,各类风险矛盾可能浮出水面,面临四大挑战。

一是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挑战。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是加快转变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而只有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才能把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更好地适应全球需求结构的重大变化,在新的国际竞争中创造优势。但是,产业结构调整对银行信贷也是双刃剑,如果无法科学把握退出节奏和力度,信贷质量难免受到影响。为此," 银监会要求银行金融机构不断强化政策风险意识,审慎调整行业信贷准入门槛;对于已经列入关停取缔、停止建设项目的信贷资金,增提拨备,积极清收,努力与企业达成互惠的逐步还款计划,防止企业逃废债,加大资产保全力度。同时,要求银行充分利用当前有利时机,以丰补歉,多核销呆账。

二是财政风险银行金融机构转移的挑战。督促银行按照国务院提出的“分类管理、区别对待、逐步化解”要求,继续做好地方政府融资平台风险化解工作,防止地方政府存量债务风险转移。

三是非正规金融银行风险传染的挑战。当前,银监会监管的机构风险基本可控,运营基本正常,但监管范围之外的金融活动如担保公司、小贷公司以及民间融资缺乏严格监管,潜在风险凸显。为了避免这些不利因素严重干扰银行体系正常运行,银监会要求加强“防火墙”建设,禁止银行金融机构和员工参与民间融资

四是全球量化宽松形成的挑战。随着我国与世界经济关联程度日益加深,发达国家扩张性货币政策很可能导致我国房地产市场资本市场以及大宗商品价格剧烈波动。为此,银监会将督促银行金融机构加强国际资本流动的风险分析,认真做好敏感性分析和压力测试,主动强化风险敞口控制。严防信贷资金违规流入资本市场,或者参与房地产、大宗商品投机炒作。

(二)注重支持经济发展重点领域的持续效应,规范银行金融机构的经营行为

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但其发展根基却始终离不开实体经济,否则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必须坚持服务实体经济的本质要求。

一是切实降低融资成本。如果银行在正常贷款之外附加不合理放贷条件,增加不合理收费,势必加大实体经济财务成本。为此,银监会将督促银行金融机构继续按照“七不准”、“四公开”原则,在全国范围内深入开展专项治理活动,合理确定收费水平,切实减轻金融消费者财务负担。与此同时,银监会将进一步加强与国务院价格主管部门的沟通联系,为建立科学合理的银行服务收费制度奠定法制基础。

二是继续加大薄弱环节投入。2009年以来,在银监会的持续推动下,小微企业贷款连续三年实现增速高于银行贷款平均增速的目标,覆盖面扩大明显,但满足率仍然滞后于实体经济发展需要。为此,银监会将坚持实施差异化监管政策,督促银行金融机构按照风险可控、商业可持续原则,进一步加大小微企业流动资金和符合产业政策、有市场、有效益项目的信贷支持。与此同时,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

持续增强农产品供给保障能力的若干意见》中发2012年1号)精神,推动银行金融机构拓展抵质押物来源,积极开展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引导加大粮食生产和农村水利建设等涉农重点领域的信贷投入,进一步提升“三农”金融服务力度和水平。

三是严格遵循国家发展战略。第一,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加大对事关全局、带动性强的重点项目,特别是重点在建续建项目的支持力度,做到资金到位、服务到位、管理到位;本着市场化原则和审慎性要求,积极支持公租房、廉租房、棚改房等保障性安居工程的信贷资金需求。第二,督促银行金融机构落实“" 十二五”规划要求,继续加大对战略性" 新兴产业和社会民生领域的信贷支持,严控“两高一剩”行业信贷投放,促进淘汰落后产能。第三,引导银行金融机构在城镇化建设中发挥更为积极的作用,在财政性资金落实的前提下,建立以政策性金融为导向,合作性金融为主导,商业性金融为补充的金融服务组织体系,在风险可控前提下,通过持续加大信贷投入,加快城镇化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城镇功能和城镇社会服务。

需要补充说明的是,支持小微企业、“三农”以及城镇化等的发展,仅有银行资金投入往往孤掌难鸣,需要财税政策给予必要优惠和补贴。最近几年我国财政收入保持了较高的增长速度,其中今年1-11月累计增长21.9%,即使剔除基数影响,增速也在10%以上;加上今年全国财政赤字仅占上年经济总量的1.69%,低于国际公认的3%警戒线,国债负担率也远远低于60%的国际警戒线,多增加一些财政支出、实施更为积极的财政政策,会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三)注重体制和机制改革的综合效应,实现银行金融机构的科学转型

“改革还是中国最大的红利”。对于" 中国银行业来说,必须持续将改革引向深入。

一是不断完善公司治理。一方面,银监会将进一步加强对银行主要股东行为和董事资质管理,强化董事、监事和高管人员问责,引导银行金融机构持续完善公司治理。同时,继续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促进股权结构多元化;针对那些民间资本占比已经较大的金融机构,重点推动它们真正按照民营机制运营管理。另一方面,银监会将督促银行制定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符合自身特点的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战略,促进经营模式和发展方式转型,建立科学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既防止银行内部考核层层加码,扭曲经营,也避免银行之间同质化发展,无序竞争。

二是加快核心业务转型。随着" 互联网等信息技术的普及应用,传统金融业在世界范围内越来越具有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特征。为此,银监会将合理引导国内银行依托现代信息化技术,规范移动支付、手机银行的发展,持续完善" 电子银行产品功能,不断提升电子银行的分流能力、创新能力以及新型市场渗透能力。与此同时,随着利率市场化进程加快,传统利差经营模式已经面临巨大挑战,应当继续提升非信贷服务业务比重。

作者简介

经济学博士、管理学博士,先后在" 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任职,现任中国银监会党委委员、主席助理。

现担任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委员,为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成员、2008年上海“国际人力资源开发十大精英”、中欧" 陆家嘴(" 600663," 股吧)国际金融研究院理事,曾先后任九届全国青联委员、十届全国青联常委。现特聘为中国金融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华融资产公司博士后工作站和特华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指导老师,以及中国人民大学、中国对外经贸大学、西南财经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

主要研究领域为金融改革、银行监管、金融市场货币信贷等,在《金融研究》、《改革》、《管理世界》、《财经科学》、《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现代法学》、《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金融时报》等国家核心刊物发表学术论文80余篇,学术专著5部,相关学术著作曾获中国哲学社会科学二等奖、中国金融学会二等奖等。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银监会年度监管会议:防风险将是今年首要任务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