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对农合机构资本充足率低、历史包袱沉重、管理制度落后等问题,河北银监局提出建立“四项”机制,因地制宜,结合实际,逐步缩小与资本管理办法差距的四点要求。一是建立资金转移定价机制。重点抓好成本精确轨迹和产品准确定价。通过科学分析不同业务、不同产品的边际收益,确定各个环节、各个流程的资金成本,制定合理的固定成本和表中成本转移价格,从而实现精细化管理和产品精确定价。二是建立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加强农村金融市场客户群体研究,在全面分析客户需求和经营风险的基础上,构建资产结构、市场策略、风险偏好和客户经理薪酬相互结合、“四位一体”的经济资本管理体系,形成适应于农村金融客户群体的资源动态配置机制。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对“三农”服务设置单独的、倾斜性的配置参数,引导资金向未来发展前景较好、国家大力扶持的现代化农业和生态农业倾斜。三是建立以内部评级法为主的评级机制。有步骤地推行内部评级法,以内部评级为基础,按照债务人违约概率、违约损失率、违约风险暴露以及债务到期时间4项核心指标,对风险进行评级和定价,多维度细化各类风险资产的风险权重,形成适合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客户结构分析方法和风险权重体系。四是建立两级法人经济资本管理的顶层设计机制。结合农合机构特点,按照“顶层设计,基层实施,扁平管理,高效运转”的原则,建立经济资本管理的顶层设计机制。对于资金、成本、风险的计量定价等技术性、复杂性问题,由省联社集中人、财、物进行业务定义,设置计量参数,搭建操作系统和流程,形成整套风险计量体系。同时,按照“简便灵活、统一适用、快速反应”的原则,将风险计量体系进行科学简化,开发出契合市场需求、操作简便、易于计算的模型(方法),使基层管理者和客户经理易于掌控和操作,从而快速应对市场需求。(河北银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