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会到博鳌,舆论对中国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关注度持续“爆表”。与此同时,“一行三会”是否会出现“分久必合”大势的传闻也不断发酵。在金融混业经营加剧,金融创新的“灰色地带”不时考验监管智慧的当下,分业监管的模式似乎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金融监管模式变革已是摆在案头的工作。但目前来看,新的监管体系的建立并非一朝一夕,仍需更多的探讨和摸索。
传闻被否 简单合并不是答案
“一行三会”将合并、央行将晋升“金融总监”的传闻在业内流传已久。但也有不少专家对“一行三会”的合并提出异议。近日,中国人民' 银行原副行长、人大财经委副主任' target='_blank' >吴晓灵在' 博鳌论坛上就表示,把“三会”合在一起仍旧不能解决金融产品市场的监管问题。
但她也解释称并非反对合并,而是“不能简单合并”,“关键问题是金融监管要是功能监管,考虑监管体制要有一种逻辑。”她指出。
吴晓灵直言,“目前,银监会、保监会、证监会分割监管,把"三会"合在一起来加强信息沟通是不管用的,照样打架”。她认为,配资市场上的各种资金来源,就其本质来说,凡是把别人的钱集合在一起的都属于投资基金,应该由证监会统一监管。' 理财产品的分割监管会掩盖金融风险和杠杆程度,埋藏市场风险,难以实现承受能力的匹配。
“业界所有的银行都不愿意承认银行理财产品是一个基金,因为银行发理财产品非常方便,只要备案就可以,设计理财产品也非常灵活。而如果监管权到了证监会手里,按照证监会的审批办法,那一年发不出几只基金,所以监管的繁琐和监管权的争夺使得这个问题到现在都不能解决。因而我认为要它承认是一个投资基金,但是要改一下投资基金的品种设计和发行管理办法。”吴晓灵解释道。
中央汇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 target='_blank' >李剑阁在博鳌论坛上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否认了“一行三会”合并的传闻。
据李剑阁透露,政府决策层正在研究讨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方案,他个人是参与方案讨论的一员,目前方案还没有定,“没有讲合并,只是要改革”。但他并未透露具体的改革内容。
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理事长' target='_blank' >李扬则表示,改革方案几个月内应当见分晓。“目前几种方案出来了,正在广泛地征求意见和进行比较。”他说。
分业监管面临挑战
2003年以来,我国金融业进入“分业监管”时代。在此格局下,央行专注于货币政策的调控,银行、证券、' 保险则分别由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监管,基本实现了对各类金融机构的全覆盖。
然而,在分业监管走过13个年头的今天,随着' 互联网金融等跨行业业务的崛起,以及' 期指等创新产品面世,监管真空、监管重叠带来的风险进一步凸显,分业监管显得力不从心,这正是合并“一行三会”呼声高涨的一大重要原因。
分业监管之下,近年的风险事故频频发生。北大光华管理学院教授' target='_blank' >曹凤岐就曾明确指出分业监管存在弊端。比如,“职责不清、监管重叠、监管漏洞、监管套利、监管成本高和监管效率不高问题凸显,各监管机构之间的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协作和合作极不畅通。”
而对于金融机构来说,近些年来有足够的动力迈向混业经营之路。例如,平安集团、' target='_blank' >中信集团、光大集团等金融控股集团,旗下已经包含银行、证券、基金、' 信托等诸多金融牌照。一些大型商业银行,通过曲线途径,也拥有大部分金融牌照,虽无混业经营之实,却有混业经营之形。
而随着' 互联网金融、基金子公司、'私募等各类金融业态的快速发展,之前弥足珍贵的金融牌照正在渐渐失去其“高大上”的地位。例如,基金子公司与其他机构合作,很容易就能拿到之前金融机构真金白银争夺的信托牌照。而互联网金融公司更是开发出更多的跨市场、跨行业的金融产品来。
而这些产品以及提供产品的流程,不是一个监管部门能够全覆盖监管的,以致出现了监管盲点,一旦风险爆发,就会快速地向多个金融领域扩散。
一位' 银行业人士认为,目前这种分业监管机械地切割了金融市场的大监管环境,已不能适应目前混业经营的新情况。跨行业、跨市场套利形成了多个风险点,但却缺少对应的监管政策或监管机构,而灰色地带更加容易产生监管真空,进而导致监管套利频发。
可行路径猜想
金融监管体制改革无可避免,那么摆在面前的是,分业监管之下的“一行三会”如何整合或者改变,才能形成高效统一的大金融监管格局?
央行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卜永祥在其撰写的《中央银行统筹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是现阶段金融管理体制改革的唯一出路》一文中,建议撤销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和外汇局,机构、业务、人员、服务并入中央银行,建立单一金融管理体制。此文刊发后引起业界热议。
外界猜测,合并“一行三会”,成立一个“超级金融监管机构”可能成为金融监管体制改革的可行路径。对此传闻,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 target='_blank' >潘功胜近日曾表示,这只是众多讨论方案中的一个,相关部门正在抓紧研究。
事实上,对于混业监管,中国已有尝试。早在2004年,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就建立了“监管联席会议制度”,遇到重大综合监管问题时,及时协商并作出各监管部门的统一决策。而在2013年,国务院同意建立由央行牵头的金融监管协调部际联席会议制度。
而金融体制改革的顶层设计业已明确。“加强金融宏观审慎管理制度建设,加强统筹协调,改革并完善适应现代金融市场发展的金融监管框架,明确监管职责和风险防范处置责任,构建货币政策与审慎管理相协调的金融管理体制”被写进了“十三五”规划纲要。
央行行长' 周小川在今年两会上表示,金融监管体制目前还没有明确的认识,还在讨论和研究中。他提出了研究的两个基本方向:一个是过去出了什么问题。金融市场出了问题,哪些地方监管不足,哪些地方有漏洞,提出这些问题,觉得应该朝哪个方向改进,能够克服解决这个问题,也包括提高效率,加强协调;再一个主要方向是从国际经验看,目前出现了新的倾向,就是如何搞好宏观管理、宏观审慎政策、金融监管、金融消费者保护、金融稳定等等,也包括金融基础设施,这些怎么处理也在探索之中。
显然,金融监管如何解决“铁路警察、各管一段”和“谁的孩子谁抱”的问题,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徐曼曼 综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