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会员单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今天的会议是个盛会,农信系统领军人物群贤毕至,共聚一堂召开农合委员会换届会议,共同商讨农信改革发展大计。刚才,我们顺利完成了农合委员会的换届工作,新一届农合委员会主任、副主任及常委单位也已揭晓。在此,我代表' 中国银行业协会对第四届农合委员会辛勤工作表示衷心感谢!对新当选的农合委员会第五届常委单位以及王' target='_blank' >金山主任表示热烈的祝贺!下面,结合当前经济金融形势,我就农合机构的当前发展情况、面临的挑战以及农合委员会工作的主要方向讲几点意见。
一、促转型、谋发展,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成绩显著
自2003年国务院正式启动农村信用社新一轮改革工作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领导下,在有效监管引领和社会各界的关怀扶持下,全国农合机构始终坚守服务“三农”市场定位,围绕不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这一首要目标,以“改革信用社产权制度,完善法人治理机制”为主要内容,在在座诸位省联社领导直接指挥下,农村金融支农支小主力军的作用显著提升,行业发展面貌焕然一新,农合机构8万多金融服务网点遍布乡镇,80多万员工奋战一线,为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的历史贡献,已成长为中国' 银行业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
当前,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经济金融新形势,农合机构主动适应新常态、领会新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深入领会十八大和十八届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围绕“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稳增长、促发展、防风险”的总基调,切实贯彻五大发展理念,认真落实“三去一降一补”五大任务,特别是积极践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战略部署,把精准扶贫作为基本方略,着力补齐“三农”扶贫短板,取得了显著发展成效。
一是业务发展保持较快速度,经济效益稳定增长。截至2016年9月末,农合机构资产总额达2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39%;负债总额达25.98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3.65%;存款余额20.85万亿元,比年初增长12.78%;涉农贷款8.6万亿元,小微企业贷款6.6万亿元,利润总额1964亿元,同比增长2.31%。
二是服务提质增效,服务覆盖面大幅提升。农合机构新设营业网点281个,布设电子机具约210万台,承担了逾85%的基础金融服务“村村通”任务。
三是农村信用社改革步伐加快。今年新组建农商行105家,农商行总数达到1071家,占农合机构数量的47.1%,资产18.99万亿元,占农合机构的67.95%;负债17.55万亿元,占农合机构的67.55%,比例均超过65%;不良贷款率4.3%,资本充足率11.5%,拨备覆盖率127.48%。特别是一些农商行已开辟了境内外上市的渠道,有的已经在国际资本市场弄潮,今年1月,无锡农商行A股主板IPO发行申请获得中国证监会IPO发审会过会,成为全国首家A股主板过会的农村商业' 银行。随后,江阴农商行、常熟农商行、吴江农商行和张家港农商行等4家农商行也成功过会。2010年12月,重庆农商行在港交所挂牌上市,成为首家赴港上市的内地农商行,' target='_blank' >吉林九台农商行也计划于11月底在香港挂牌。2014年5月琼中农信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即“新三板”)正式挂牌。此外,至少还有15家农商行正在筹备登陆A股或H股,6家农商行正积极筹备登陆新三板,不但拓宽了资本补充的渠道,而且加强了公司治理和信息披露,建立了现代化商业银行基本框架。
上述这些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党中央、国务院和地方政府的领导,归功于有效监管的引领,更是广大80多万信合员工辛勤耕耘的结果,在此,我代表中国银行业协会向农村金融领域奋战的领导和同仁们表示崇高的敬意!
三年来,农合委员会第四届常委会认真领会贯彻监管意图,深入研究农村经济和金融发展规律,积极争取行业扶持政策、维护行业合法权益、搭建行业综合服务平台、宣传行业整体形象、推进行业普惠金融建设,在以下五个方面成效显著。
一是积极争取行业扶持优惠政策,当好农合机构代言人。为农合机构积极争取扶持政策是中银协和农合委最重要的职责和定位。围绕农合机构改革发展中遇到的热点难点问题,农合委员会开展多项专题调研工作,详细梳理了自2008年以来国家对三农金融扶持政策落实情况,就继续延长对农合机构的税收优惠政策,落实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增量奖励资金,争取农村中小金融机构“营改增”优惠税率和支农再贷款加点幅度差异化,反映县域金融机构涉农贷款统计口径影响等方面,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争取优惠扶持政策,取得了明显成效,比如今年财政部发布的“营改增”新政中吸收了协会反映的建议,规定“农村信用社及县以下地区的农商行、农合行提供金融服务收入,增值税按照3%计征”,低于' 金融行业增值税计征标准。
二是加强行业自律,履行和担当社会责任。作为行业自律组织,中银协和农合委员会高度重视农合机构普惠金融的引领工作,引导农合机构树立普惠金融理念和意识,加大普惠金融发展力度,积极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和共享发展,切实履行社会责任。连续8年发布《中国银行业社会责任报告》并连续6年开展社会责任工作评比,全面展示了银行业机构履行社会责任、服务实体经济、推进普惠金融建设的良好形象;连续6年开展“普及金融知识' target='_blank' >万里行”活动,营造了社会公众“学金融、懂金融、用金融”的良好氛围。
三是维护行业合法权益,营造行业稳健发展良好环境。中银协和农合委始终把维护农合会员单位的合法权益放在重要位置。通过规范市场秩序使行业实现有序竞合发展,组织农合机构签署了《关于网络执行查控及信息共享合作备忘录》。通过组织召开网络查控机制座谈会、网络查控系统技术开发研讨会等形式,向最高人民法院汇总反意见,制定下发了《关于人民法院与银行业金融机构开展网络执行查控和联合信用惩戒工作的意见》;配合监管部门应对突发事件处置,针对江苏射阳农商行突发挤兑事件,第一时间配合监管部门采取紧急措施,在主流媒体上发出声明,澄清相关事实,避免了事态发展,妥善地解决了“挤兑”事件,并在官网连续发布正向引导的社会舆论,切实维护农合机构权益和行业声誉,江苏省政府及监管部门对协会及时有效的应对给予肯定。针对会员单位反映的有关非农合机构或个人在经营中使用“信合及图”商标,损害商标权人和合法使用人权益的情况,及时向各农合会员单位下发了有关“信合及图”商标使用管理的通知,要求统一办理商标许可使用及备案手续,积极做好了商标规范使用及维权的有关工作。协调山东、内蒙农合机构共享支农服务“金纽带”商标授权,及时沟通、商榷,赢得同业间的理解并达成了共识。
四是搭建行业综合服务平台,推动农合机构抱团发展。以推动会员单位合作共赢为目标,中银协和农合委连续四年主办中国中小企业投融资交易会,加强银企对接,为农合机构和有融资需求、急需资金注入的小微企业搭建了无缝对接合作的平台,促进产融结合,实现共赢发展;结合农合会员单位的实际需求,先后围绕农合机构在转型发展、风险防控、科技创新、服务提升等方面举办了九期高级研修培训班及同业合作交流会,不仅有效提升了农合机构中高层管理人员政策、理论和专业水平,而且达成了多项同业业务合作意向;在广泛征求农合会员机构意见的前提下,依托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科技系统,搭建了全国农合机构' 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力争实现全国农合机构在技术、产品、商户和业务等各种资源的互惠互通、合作共赢。
五是着力推动精准扶贫,将普惠金融落到实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普惠金融的要求,中银协和农合委认真贯彻中央的精神和监管部门的要求,连续两年主办中国普惠金融国际论坛,受到人民银行、银监会等领导高度重视,在推动中国普惠金融体系建设,促进普惠金融的创新和可持续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联合主办普惠金融(浙江)' target='_blank' >高峰论坛、西部金融论坛农村金融分论坛,配合银监会普惠金融部筹备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普惠金融发展经验交流会议等,大力总结推广各农合机构在普惠金融建设方面的成果和经验,引领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推进普惠金融发展。切实担当社会责任,连续八年开展银行业金融机构服务小微及“三农”普惠金融产品创新评选,推出了一大批低成本、可复制、易推广、“量体裁衣”式的服务小微和“三农”金融产品。连续十一年开展中国银行业协会(花旗)微型创业奖评选活动,弘扬微型金融机支农支小的社会正能量。
二、坚守定位,不忘初心,引领农合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
在充分肯定农合机构发展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必须充分地认识到,在金融改革加快、金融脱媒加速、市场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农合机构的传统优势、管理方法和创新能力面临较大挑战,比如省联社也面临着深化改革、转型发展的问题;部分农商行面临着股权结构不优、资本来源单一、股本总量过小、股权流通渠道不畅,以及公司治理不完善等问题;特别是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操作风险以及案件风险、信用风险管控压力增大的问题也逐步显现,有的地区的问题机构化解的任务还较重,盈利模式逐步走入困境、不良贷款压降形势严峻等问题。
面对新形势、新常态,农合机构要按照监管部门的要求,
不断深入研判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进程、宏观金融政策调整效应以及农村发展变革对农合机构产生的深刻影响,顺势而为、因势而变,促改革、抓创新、强服务,坚守战略定位,不断增强核心竞争力,切实担当社会责任,进一步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质效。
(一)立足三农,不忘初心。我国不缺大银行,更不缺中小银行,缺的是能够为广大农民提供专业化、贴近式服务的中小银行。农合机构是最熟悉农村、最贴近农民的地方性金融机构,正是由于始终坚持支农支小战略宗旨不变,坚持县域法人地位不动摇,坚持差异化功能定位和禀赋条件,积极发挥“草根”经营特色和优势,才成就了今天的网点、客户、人缘、地缘和亲缘的比较优势。建议农合机构按照监管的要求,继续保持战略定力,牢固发展根基,扩大支农支小比较优势,探索精细化、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路径,提升农村金融服务的整体质效。
(二)精准扶贫,一马当先。中央明确要求,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的任务。《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文件中也对农合机构精准扶贫的作用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要延伸服务网络,创新金融产品,增加贫困地区信贷投放。支持农村信用社等金融机构为贫困户提供免抵押、免担保扶贫小额贷款,由财政按基础利率贴息”。尚主席也强调,发展扶贫金融,推动金融扶贫是银行业助推补齐建设小康社会短板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农合机构要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继续扛起精准扶贫的大旗,拿出“金融脱贫攻坚、信合一马当先”的气势,主动对接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扶贫产业、异地扶贫搬迁等领域的金融服务需求,加大创业担保贷款、助学贷款、妇女小额贷款、康复扶贫贷款实施力度,在有效防范金融风险的前提下,研发精准扶贫产品,结合实际创新扶贫小额信贷管理方式,不断加强精准扶贫力度,让扶贫真正扶到点上、扶到根上,为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做出信合人应有的贡献!
(三)普惠金融,开辟蓝海。发展普惠金融是一项关乎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方式转型、关乎人民福祉的重大事业,有望成为农合机构转型发展的新蓝海。农合机构要充分发挥网点多、覆盖广的优势,通过优化流程、加大科技运用等手段降低服务成本,创新普惠金融服务模式。通过双基联动、网格覆盖等方式,将基层政权组织与基层金融服务联系起来,解决信息不对称和信用约束问题;通过设便民服务点、开流动服务车、创新“马背银行”与“拎包银行”等做法,打通边远地区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和“最后一步路”的问题;通过错峰上班、错时上门等方式,解决银行服务与客户工作时间冲突问题等等,让弱势群体有尊严地享受金融服务。积极推动绿色发展,创新金融业务,推进传统制造业绿色改造,支持绿色金融、绿色信贷、' 互联网金融、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产业体系建设,开辟农合机构业务转型发展的新蓝海。
(四)转型创新,再创佳绩。国务院近期下发了《全国农业现代化规划(2016—2020年)》文件中强调,“农业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基础和支撑,要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实施绿色兴农重大工程,加大支农惠农富农力度,促进农业现代化与新型城镇化相辅相成”。农合机构要为农业现代化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持,加快体制机制创新、服务创新和管理创新,抓住补齐“三农”短板的有利机遇和条件,在农村三产融合中寻求新空间,积极支持' 新经济发展、新动能培育,创新服务方式,开发适合的金融产品,提高金融服务效率,不仅要做农村金融服务的主力军,更要成为农村金融服务创新的排头兵。
三、依托行业协会大平台,开拓农合机构跨越发展新局面
农合委员会是中银协28个专业委员会中最大的机构类委员会,“没有一个机构是完美的,但是一个团队可以做到”。农合委作为全国农合机构的“代言人”,更是“娘家人”,需要充分发挥大平台的作用,带领全国农合机构再接再厉,勇创佳绩,开拓合作发展的新局面。
(一)加强自律规范,在规范的市场秩序下实现农合机构有序竞合发展。近两年,中银协共制定发布涉及银行业金融服务及社会责任的自律规范及行业文件百余项,在行业自律规范、有序竞合及相关业务条线的业务标准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后,一是要以此为依托,继续研究制定符合农合机构特色的行业规章、行业规范、行业公约,引领农合机构强化自律规范意识,自觉维护行业间的公平有序竞争环境。二是根据农村中小金融机构扎根农村、服务三农和小微的特点,在中银协“百佳”、“千佳”等品牌活动评选基础上,研究开展符合农合机构行业特色的“支农支小”双五十佳服务示范单位评选,侧重在服务三农、精准扶贫方面的标准和导向,如何做好这项工作,大家会上可以提出一些好的建议。三是在银监会普惠部的指导下,与中国普惠金融研究院合作,建立行业普惠金融服务的动态评价体系,找准普惠金融服务短板、树立普惠金融服务典型、提高普惠金融服务水平。
(二)强化维权职能,为行业稳健发展提供有力保障。一是贯彻落实中宣部、司法部、全国普法办以及监管部门对金融法治工作的具体要求,引领农合机构坚持依法合规经营理念,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特别是不断提高合规管理在整个经营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树立合规就是底线,越线就是风险的理念,全面提升农合机构依法合规经营的能力和水平。二是借助中银协的平台优势,积极开展农合机构积案调研工作和打击逃废债专项活动。依托中银协' 法律顾问团、法律专家库职能优势,收集和梳理农合机构积案、农合机构债权保护中各项维权诉求,向公安部、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等国家有关部门及时反映情况,依法惩治损害会员单位权益的不法行为,维护行业合法权益。
(三)积极反映行业诉求,维护行业良好声誉及合法权益。一是进一步加大调研力度,汇集政策诉求,代表行业发声,协调人民银行、监管部门和财税部门争取相关优惠扶持政策,帮助行业排忧解难,创造有利于农合机构健康发展的外部环境;二是充分利用农合机构“行社脱钩”20周年的发展契机,加强与新闻媒体的沟通协调,加大对农合机构的社会地位、责任贡献、品牌形象等方面的统一策划和宣传,发布《农合机构行业发展报告(2017)》,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维护农合机构声誉,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地位和竞争力;三是建立和完善农合机构之间的沟通交流机制和内部争议调解机制,以组织开展年会、论坛等形式,促进农合机构间的交流与沟通,共享农合机构间金融产品创新、业务发展、经营转型等方面的经验,减少探索成本,以抱团取暖的集体智慧和优势合力促进农合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
(四)优化平台服务,不断提升服务行业的功能和水平。农合委员会自成立以来,以推动农合机构合作共赢为目标,逐步搭建起沟通交流、业务合作、研修培训、科技服务、行业宣传等六项服务平台,得到了农合会员单位高度认可。在此基础之上,今后重点推进以下三项工作,一是要扎实推进农合机构互联网综合金融服务平台工作落地,依托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科技系统平台,不断完善构建惠农商圈、异地灾备平台、共享理财平台等六大专项平台功能。二是加大培训力度,努力提升农合机构领导人员的专业化素质。通过与香港金管局共同举办“内地银行家经济金融高级研修班”、与港交所共同举办“中国银行家资本之路高级研修班”,以及与哈佛大学肯尼迪学院“中国银行家海外高级研修班”等形式,拓宽农合机构高层管理人员国际视野,提升专业素养。同时,继续利用淡马锡集团对农合机构的专项资金支持,结合农合机构的实际需求,开展专题培训、课程教材研发等有关工作,分享线上和线下学习培训资源,促进农合人才发展;三是进一步研究银企合作机制,与中国中小企业协会合作,搭建并推动银企合作的共享信息平台,促进降低企业融资成本,为金融机构和有融资需求、急需资金注入的小微企业畅通对接合作的渠道;四是利用农合委领导的农商银行业务联动合作工作组开展活动,建议省联社推荐辖内优秀农商银行成为中银协会员。加强农商银行间的交流合作,学习借鉴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研究探索加强业务合作、提升市场应对能力和竞争能力、推动农商行特色化和差异化发展的模式和途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历史总是要前进的,历史从不等待一切犹豫者、观望者、懈怠者、软弱者。只有与历史同步伐、同时代共命运的人才能赢得光明的未来”。回首过去,农合机构沐风栉雨、浴火重生,改革发展铸辉煌成就,谱写出一曲曲强农惠农的最强音;展望未来,我们信心百倍,新一届农合委员会定能“直挂云帆济沧海”,勇挑重担、锐意进取。同志们,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增强“四个意识”,引领全国农合机构坚守定位、练好内功、加强创新、做优做强,不断提升农村金融服务质效,继续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
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 HN66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坚守定位,不忘初心 引领农合机构稳健可持续发展》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