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的股市经历了“黑色”一月,沪指一月内跌去1083点,跌幅18.19%,创下13年来最大月跌幅;香港市场大幅向下调整,港股总市值大幅缩水13%。股市的“哀鸿遍野”,再加上央行加息预期,直接影响了11月的相关走势版
QDII惨遭股市“拖累”据不完全统计,包含QDII产品在内,11月份共有153只中外资银行的人民币理财产品发售,绝大部分产品的资金投向与股市有关,有28只QDII产品直接或间接投向海外股市。面对股市的下挫,首先“遭殃”的就是QDII产品。“虽然银行系QDII将资产配置在不同市场,但全球股市都在下跌,QDII产品净值全面缩水。10月底时,某些银行系QDII产品年化收益率还能高达20%,但最近很多QDII的净值已跌回发行初期净值。”有理财师向记者表示。据了解,境内最早运作的' 股票 型QDII—————“中银稳健增长(R)”,11月30日累计净值为1.0543元,较11月1日的1.3582元的价格,缩水了22.4%,离初期净值仅“一步之遥”。而建行“海盈”1号代客境外理财产品,11月27日人民币净值为1.0228元,较11月6日公布的1.0834元,又下跌了0.0606元,跌幅为6%。
市场人士表示,由于本月资本市场的走势依旧“不甚乐观”,所以预计在年底前,QDII产品将面临赎回的巨大压力。部分产品提前中止除了受股市的拖累之外,由于央行自2004年来的频频加息,使得之前购买了期限较长的人民币稳定收益理财产品的投资者“吃不消”了。光大银行上海分行首席理财师徐欣告诉记者,“为了最大限度保证投资者利益,帮助投资者规避继续加息风险”,该行于近日已提前中止了数款人民币稳定收益理财产品。徐欣告诉记者,中止的原因主要是为了规避央行连续加息带来的利率损失。据悉,从2006年以来,央行连续7次加息,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已较2004年底上升了1.62个百分点,为帮助投资者规避加息风险,决定对2004年和2005年发行的部分理财产品提前中止。
“如今人民币投资渠道越来越宽敞,之前的稳定收益产品已经完全不适应客户需要,而银行从客户需要出发,提前中止了该产品,客户可以将相关本息取出,规避流动性风险和加息风险。”徐欣如此表示。据了解,在央行频繁加息背景以及投资渠道拓宽的情况下,以前在银行扎堆宣传的2年期、3年期、5年期等中长期稳定收益理财产品,现在已基本找不到踪影,取而代之的是一些3个月、6个月、1年的中短期理财产品。徐欣指出,“在目前加息通道下,客户应慎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预期高收益集中在银信产品一般而言,稳定收益型人民币理财产品收益率一般在5%左右,但上月几家银行推出的投资股权信托计划,收益率在该类产品中显得“高人一等”。例如' 华夏银行((' 600015行情,' 股吧))推出的北京国投设立的“' 民生银行((' 600016行情,' 股吧))股权质押融资项目资金信托计划”1年期产品预期收益率达7.27%,并随央行上调存款利率上浮。据了解,尽管这类股权质押型理财产品的收益不是固定的,但是根据目前市场大环境来看,股市出现暴跌的可能性极小,跌破股票 质押成本的可能性更小,因此,其预期收益实现的可能性比较大。此外,交行推出的“得利宝·深蓝1号”理财产品,募集资金主要投向上海国投设立的“' 兴业银行((' 601166行情,' 股吧))股权受益权投资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年化收益率也在6%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