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直以来,网贷机构资金因为缺乏第三方监管,一直处在不太规范的状态,业内甚至出现过网贷平台机构卷钱跑路的情况。今后,网贷平台再想卷款跑路可就不那么容易了。
近日,银监会发布《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指引》,明确了' 互联网理财平台的资金必须交由符合条件的商业' 银行存管,同时,“第三方支付+银行”的联合存管模式被叫停。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存管指引》发布,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更规范,同时这一政策也将加快网贷行业洗牌速度。采访中记者还了解到,有些网贷平台已经开始积极对接银行存管。 记者冯云云
叫停“联合存管”模式
网贷平台资金必须交银行存管
一个毫无争议的事实是,我国网贷行业还处于规范发展初期,一些网贷机构资金缺乏第三方监管,普遍存在设立资金池,侵占或挪用客户资金的行为,有的甚至卷款跑路,极大损害了投资人利益。
银监会近日发布的《存管指引》,就给网贷存管模式给了定性,规定了需由商业银行为网贷平台提供资金存管服务。记者从银监会下发的《存管指引》中了解到,存管人指的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并取得企业法人资格的商业银行,对于委托人来说,存管人必须具有唯一性。
记者了解到,《指引》 明确表示,第三方支付机构作为非银行支付机构,不具备开展资金存管业务的基本条件,这意味着以前在第三方支付机构做资金存管的业务将会被取代,但支付业务尚可继续。
银监会相关负责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资金存管机制实现了客户资金与网贷机构自有资金的分账管理,从物理意义上防止网贷机构非法触碰客户资金,确保网贷机构“见钱不摸钱”。
同时,商业银行作为资金存管机构,按照出借人与借款人发出的指令或授权,办理网贷资金的清算支付,并由商业银行与网贷机构共同完成资金对账工作,加强了对网贷资金在交易流转环节的监督,有效防范了网贷机构非法挪用客户资金的风险。
有网贷平台积极对接银行存管
但平台不能拉银行做背书
采访中,不少业内人士表示,《存管指引》的落地,对网贷行业而言是一大利好。也有投资者对记者表示,感觉政策一出,“自己往网贷平台投放的资金安全性高出许多。”
与此同时,有网贷平台已经响应这一政策,积极对接银行存管。“XX 网与XX银行签订资金存管协议以来,双方严格按照监管意见制定资金存管方案……”2月27日,国内一网贷平台发布公告称,将于3月10日进行银行存管系统的对接上限,届时将暂停线上服务。
那么,商业银行作为存管人开展网贷资金存管业务,是不是就意味着为网贷平台做“背书”呢?对此,银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答记者问时表示,存管人不承担借贷违约责任,不对网贷交易行为提供保证或者担保,在网络借贷资金存管业务中,除必要的披露及监管要求外,委托人不得用“存管人”做营销宣传。
新规将加速网贷行业洗牌
那么,当前我国网贷行业资金存管状况如何呢?
根据第三方不完全统计,截至2016年末,已有32家商业银行布局网贷资金存管业务,180多家网贷机构与银行签订存管协议,正在开展系统对接的机构有90多家,仅占网贷机构总数的4%。这也就意味着,目前大部分网贷机构未实施客户资金第三方存管。
那么,这些网贷机构的客户资金如何保管呢?据了解,很多机构客户投资、还款的资金通过平台开立的银行账户、平台法人账户或其他内部人账户进行流转,有的机构还存在将大量标的归集到少数借款人账户名下的情况。此外,还有部分网贷机构选择非银行金融机构开展资金存管业务,在账户设置、资金监管等方面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独立第三方资金存管。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对于已经开展了资金存管,但不符合《存管指引》要求的,有6个月的整改期。
对于银监会发布的这一新规,交银国际近日发布报告称,新规将进一步加快行业洗牌,该报告表示,“虽然《存管指引》 有助于提升银行开展存管业务的积极性,但未来落实情况仍不容乐观。主要是对接的落地难度、成本仍较大,对接银行存管后,P2P 平台对接资产,业务创新等也会受到约束。最终仍有可能有一部分平台难以与银行达成合作,加快行业洗牌速度。”
(责任编辑: HN666)和讯网今天刊登了《银监会给网贷资金存管“立规矩”》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