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一直低估中国经济增长回落的幅度,相信政府为重回经济增长将“无所不用其极”。股市对宽松政策有明显回应,但近期数据显示,实体经济始终不见好转。人民币实际贸易加权汇率在过去一年中上涨10%,对经济施加明显的下行压力,但中国有理由不刻意让人民币贬值。
过去,中国' target='_blank' >央行有意维持人民币贬值,实际上是将财富从消费者手中转移至出口商手中。国家设定的存款利率上限压低家庭存款收益,帮助企业获得低成本贷款。长此以往,经济增长会陷入为投资而投资的恶性循环。
昨日央行降息25个基点后,今日人民币基本收平。在岸人民币兑美元 (CNY) 收盘跌2个基点,报6.2096元,上周五收报6.2094。这大概会让央行松口气,今年央行已两次降息,出手提振实体经济的同时,可能并不希望人民币贬值。
人民币贬值可能带来的一个问题是资本外流。据苏格兰皇家银行首席中国经济学家Louis Kuijs估算,去年9月至今年3月,中国金融性资本净流出达3千亿美元。部分海外投资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失去信心,已撤出资金。人民币贬值可能引发更大规模的资本外流。
另一个原因是中国希望继续提升人民币作为国际储备货币的地位。在游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将人民币纳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的同时,中国不能允许人民币明显贬值。IMF上周首次转变对人民币的态度,称人民币不久后将不再被低估。
中国经济转型过程中,同样需要尽力避免压低人民币。如果让人民币贬值,中国将回到出口依赖型经济的老路。在旧经济模式下,中国债务占GDP比例从2007年的158%上升至282%。旧经济模式既催生了资产泡沫,又过于依赖外需。现在外需不足,中国经济受到拖累,但让人民币贬值无法解决经济结构的长期问题。
人民币如果因上述原因保持在IMF所称“估值合理”的水平,中国出口还要痛很久。
中国无疑陷入了“三元悖论”。该概念由' 美国经济学家保罗·' target='_blank' >克鲁格曼提出,指本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汇率的稳定性,资本的完全流动性三项不可能同时实现,最多只能同时满足两项。
今年中国央行行长' target='_blank' >周小川数次呼吁IMF考虑将人民币纳入SDR,而美国财长' target='_blank' >雅各布·卢表示,“如果中国想加速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必须成功完成艰难的基础改革。例如资本账户自由化、汇率市场化、利率自由化、并加强金融监管的力度。”在保证货币政策独立、资本流动的前提下,中国大概只能放弃汇率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