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日本央行的下一步是什么?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img src="http://i5.hexunimg.cn/2015-05-21/176011578.jpg" width="500" border='1' height="332" alt="彭博新闻社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本周五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会按兵不动。但是以后会议上或有的决定,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分析师们呈现了一系列可能会出现的情景。"> 彭博新闻社称,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彭博<a href=新闻社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本周五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会按兵不动。但是以后会议上或有的决定,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分析师们呈现了一系列可能会出现的情景。">

彭博新闻社称,经济学家一致认为,在本周五的货币政策会议上,日本央行会按兵不动。但是以后会议上或有的决定,就不那么显而易见了,分析师们呈现了一系列可能会出现的情景。

自2013年3月上任以来,日本央行行长' target='_blank' >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就以惊异市场闻名,猜出他的下一步举措是个艰难的挑战。在最近一次会议上,日本央行仍然保持了货币政策立场不变,尽管放弃了最初的、在两年左右实现通胀目标的时间框架。

那么未来可能会有哪些货币政策推出呢?以下是彭博筛选出来的经济学家的预测:

加仓ETF,削减债券购买量

这一情景由野村证券给出。Tomo Kinoshita带领的经济学家们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在2016年4月扩大刺激规模,将每年购买ETF的额度扩大一倍至6万亿日元(500亿美元)。

与此同时,他们认为日本央行将减少日本国债的购买。明年夏天,日本央行的(QQE)削减计划将从降低日本购债购买速度开始。叠加的削减将使明年10月的QQE规模从80万亿日元降至30万亿日元

尝试购买地方政府债券

部分分析师认为,日本央行会购买地方政府债券。三菱日联摩根士丹利证券(Mitsubishi UFJ Morgan Stanley Securities)的经济学家Yuji Shimanaka预计,购买这类债券可有效地表明日本央行“尽其所能”的决心。

东京三菱日联银行策略师Takahiro Sekido表示,随着日本政府扩大安倍经济学的影响,这类开拓性的举措有助于日本首相' target='_blank' >安倍晋三(Shinzo Abe)重振地方经济

坚持走老路

另一些分析师认为,因为下一步可能是扩大宽松,日本央行会购买更多的日本国债。参与彭博调查的36位经济学家中,有14位认为,当决定扩大宽松时,日本央行会扩大债券购买规模。

自去年10月扩大宽松以来,日本央行几乎购买了日本' target='_blank' >财政部新发行的所有债券

据法国' target='_blank' >巴黎银行测算,截至2016年底,39%的日本国债将被日本央行持有,而2014年末仅为25%。

通胀目标设在3%?

日本央行追踪的主要通胀指标仅为其目标的1/10,参与彭博调查的36位经济学家中仅2位认为,在截至2016年9月的前后6个月中(黑田东彦实现通胀目标的最新时间框架),日本央行能够实现其通胀目标。

要重振通胀预期,日本央行可以设定一个更高、实现限期更长的通胀目标。摩根大通经济学家Masaaki Kanno认为,日本通胀目标可设定在3%,推迟实现时间至2018年。

降息

参与彭博调查的36位经济学家中,有9位预计,在一次扩大刺激时,日本央行将下调对超额储备金支付的利率。知悉讨论情况的知情人士本月告诉彭博,尽管日本央行当前并不考虑将超额准备金利率从0.1%进一步下调,但是这一选择并未被永久性剔除。

设定长期债券收益率目标

法巴银行经济学家Ryutaro Kono表示,为了压低利率,日本央行可能会设置一个长期收益率目标。

自2013年4月实施史无前例的资产购买计划以来,十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一直在0.195%和1%之间移动,周三下午为0.395%。

削减QQE的时间

参与彭博调查的36位经济学家中,有5位预计,日本央行最快将在明年削减资产购买;另有5位预计为2017年下半年;有13位认为,2018年之前不会削减;另有13位表示,任何削减不可预见。

法巴银行的Kono表示,2017年9月之后,日本央行将开始讨论退出QQE。在Kono看来,到2017年9月,当年4月的第二次上调销售税给日本经济带来的影响已经开始消退。

(责任编辑:admin)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CFTC报告: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小型纳斯达克100股票指数持仓报告(2015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