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货币金融形势的基本特征概括为:温和通胀+渐进升值+平稳利率。2008年的" 债券市场难言“牛市”,可能也不会“熊性”十足,而可能是一个在新的宏观与政策环境中重新探寻自我定位的市场。
要素价格的回归和农产品价格的高位运行反映市场供求格局的深刻转变;劳动与环保标准的提高反映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政府治理思路的转变;货币供应量增速的居高难下是经济失衡与实体经济运行偏热在货币层面的反映;通胀预期的上升则是通胀上行趋势在社会心理层面的反映。可以说,增加通胀上行风险的各类因素是经济运行深层次矛盾的反映,因而具有持续性和长期性,消减的难度高,推升通胀的力度强。综合分析,在不出现经济运行的逆转或重大政策失误的条件下,我们预计中国将进入温和通胀时期,这一时期可能持续3年左右。2008年,结合翘尾因素和新涨价因素的分析测算,我们预计CPI可能呈V型走势,上半年通胀高位运行,CPI累计涨幅可能在5%左右;三季度可能出现较明显的回落,四季度再度温和上扬,预计全年CPI涨幅在4.2%左右。
基于以下几点:实际加权利率升幅明显小于基准利率升幅,金融机构下浮利率贷款比重上升;过度上调贷款利率加大“逆向选择”的风险;过度上调贷款利率加大经济运行风险;我们认为,经过2007年的多次加息后,管制利率的提升已接近尾声。我们推测如果2008年下半年具备通胀水平相对回落,通胀预期有所稳定,实际利率保持为正的条件,则央行有可能着手简化贷款基准利率结构,放开对长期贷款利率的管制,推动利率市场化改革进入触及基准利率的“深水区”。利率市场化的另一个重头戏是Shibor的培育,可能的方案是贴现利率由3个月Shibor加利差形成,央行在改革过渡时期将控制最小利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