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监管政策实施把握力度和节奏 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银监会谈近期监管工作重点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监管政策实施把握力度和节奏 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 ——银监会谈近期监管工作重点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侯玉杰 为防风险、治乱象银监会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银监会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加强监管是为了化解风险隐患,促进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监管政策既强调对业有效监管,也关注对全局的影响,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的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业稳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新华社北京5月12日电 题:监管政策实施把握力度和节奏 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风险” ——银监会谈近期监管工作重点

新华社记者李延霞、侯玉杰

为防风险、治乱象银监会近期密集出台了一系列的监管政策。银监会有关负责人12日表示,加强监管是为了化解风险隐患,促进' 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的持续健康发展。监管政策既强调对' 银行业有效监管,也关注对全局的影响,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风险”,有效维护金融业稳定。

(小标题)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

银监会审慎规制局局长肖远企表示,一系列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银行业存在的主要风险和突出问题,重点规范银行业经营行为和市场秩序。既督促银行业对标监管标准,规范经营行为;又立足长远,引导银行业转变经营理念,强化合规意识,健全风险治理。

他表示,银监会在开展监管行动的同时,也充分考虑银行风险实际,科学把握力度和节奏,稳妥有序推进。目前出台的监管政策对机构市场产生的潜在影响进行了充分评估。

对此他具体介绍说,一是有计划实施。做好工作步调和时间安排的统筹协调,为各项工作落实时限设置一定间隔,实行错峰推进。二是分步骤推进。工作设定自查、督查和整改等环节,以自查摸清底数,以督查确保真实,以整改促进规范。三是合理安排过渡。自查督查和规范整改工作之间安排4至6个月的缓冲期,为银行实现合规达标预留时间。四是实行新老划断。对新增业务,严格按照监管标准进行规范;对存量业务,允许其存续到期实现自然消化;对高风险业务,要求银行金融机构制定应对预案。

(小标题)目前各银行处于自查阶段

“目前还处于摸清底数的阶段,监管部门还没有进行实地现场检查。”肖远企表示,要防范风险、维护市场的稳定,必须做到心中有数,必须对整个银行业经营情况、风险点、风险水平、支持实体经济方面存在什么问题,进行摸底。

对于有些银行收缩同业业务的情况,他表示,可能是市场对相关政策有一些误解,导致紧张。金融机构根据外部经营环境和内部资源配置对资产负债结构主动进行动态调整是很正常的,只要是向有利于风险防控的方向调整会坚决支持。

针对' 房地产贷款,肖远企表示,银行业在房地产领域的贷款比例较高,对此进行了压力测试,目前房地产贷款质量较好,低' target='_blank' >于平均不良贷款率。银监会重点关注中小开发商信贷、三四线城市过剩地产信贷、放贷过度集中的金融机构

“处置风险要讲究策略和艺术,不能因为处置风险而引发新的风险。监管政策出发点是堵住不规范、不合规的行为,但更重要的是要开正门,凡是依法合规的积极鼓励,在量上做大,在结构上进行调整。正门一定要开得宽,旁门一定要变得窄,使银行业和整个金融体系在合规、规范的前提下运行。”肖远企说。

(小标题)银行业经营整体稳健

银监会提供的数据显示,目前银行业资产质量整体平稳,风险抵御能力继续增强,商业银行拨备覆盖率为178.8%,银行流动性非常充裕,存贷比为67%,流动性比例接近50%。一季度银行业新增贷款4.5万亿元,占同期新增资产的比例为80%,比年初提高39个百分点,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加大。

更值得关注的是,4月末银行金融机构' 理财产品余额30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1万亿元。银行金融机构持有的同业存单余额4.2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将近700亿元,发行的同业存单余额为7.8万亿元,比3月末增加1384亿元。同业投资规模将近37万亿元,比年初增加4万亿元。

“这些数据显示,我们采取一系列监管政策,一方面使银行经营更加稳健,各项经营指标风险指标稳中向好,另一方面也对金融市场起到了稳定作用,有利于实体经济发展,有利于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肖远企说。

(责任编辑: HN666)
和讯网今天刊登了《监管政策实施把握力度和节奏 切实防止发生“处置风险风险”—...》一文,关于此事的更多报道,请在和讯财经客户端上阅读。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德国敦促欧洲央行收紧政策 欧洲央行即将开始利率正常化?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