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过分渲染预期收益 银行理财产品遭遇信用危机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过分渲染预期最高收益,风险提示不足银行“零收益”遭遇信用危机 继浦发零收益事件、(,)某新股申购产品单月收益为负引起投资者质疑后,近日,又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因到期收益率为零引起了投资者不满和声讨。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屡遭“零收益”事件反映了银行在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以及与客户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随着今年到期理财产品增多,商业银行应注意避免类似情况的继续出现。 “零收益”事件频出 &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过分渲染预期最高收益风险提示不足银行收益”遭遇信用危机

继浦发银行收益事件、' 中信银行(' 601998行情,' 股吧)某新股申购产品单月收益为负引起投资者质疑后,近日,又一家银行的理财产品因到期收益率为零引起了投资者不满和声讨。业内人士认为,商业银行屡遭“零收益”事件反映了银行在信息披露、风险提示以及与客户沟通方面存在的不足。随着今年到期理财产品增多,商业银行应注意避免类似情况的继续出现。

“零收益”事件频出

近日,有网友在中国金融网、msn中文网等网页发帖称,他在某家股份制商业银行购买的一款聚财宝飞跃计划2007年1号' 股票 篮子挂钩型理财产品,该产品宣传语称,“本期发行的2007年1号(股票 篮子挂钩型)理财产品与银行银行银行三只优质银行H股表现的一致性挂钩,将让您有机会获得高达1年15%的超高回报!”本月初该产品到期,这位网友被银行告之该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这家银行2月2号发布的产品到期公告也显示产品到期收益率为零。这让网友颇为不解,该产品挂钩的三只股票 ' 工商银行(' 601398行情,' 股吧)、' 中国银行(' 601988行情,' 股吧)、' 建设银行(' 601939行情,' 股吧)一年下来的平均收益率可以达到6.93%,为什么到期收益率为零呢?

此前不久,' 浦发银行(' 600000行情,' 股吧)一款到期收益率为零的理财产品同样也引起了投资者的不满和质疑。浦发银行的该款产品同样也是挂钩港股,挂钩建行、' 中国人寿(' 601628行情,' 股吧)、中银香港、' 招商银行(' 600036行情,' 股吧)四只股票 ,一年下来,除了中银香港些微下跌外,其他三只股票 均有30%-100%不等的涨幅,因此到期零收益投资者无法理解。

记者发现,上述两款产品均为投资海外市场的结构性保本理财产品,产品设计颇为类似,同样挂钩海外市场几只股票 收益率的计算公式也颇为类似。浦发银行上述产品的收益率计算公式为,收益率=最大值[16%–(最好的股票 表现值–最差的股票 表现值),0%];前述聚财宝飞跃计划2007年1号的计算公式为,理财收益=Max[0%,15%-(最好股票 表现-最逊色股票 表现)]=Max{0%,15%-[19.22%-(-17.09%)]}=0。

以浦发银行的上述产品为例,西南财大信托与理财研究所认为,从收益计算公式来看,投资者获得收益与单只股票 走势无关,而与4只股票 的整体表现相关。虽然这款产品最高年收益率为16%,但是由于只有当4只股票 涨跌幅完全相等时才能实现,这一条件事实上相当苛刻,尤其在没有涨跌幅限制和有做空机制的香港股票 市场。因此产品收益为0的可能性从当初看也相当大。

2007年银行发行了大量理财产品,2007年因此被誉为理财元年。大量产品将于今年陆续到期。为减少此类纠纷,专业人士提醒投资者购买产品时看清产品设定的最高收益率实现的条件和公式,当然银行销售时也应充分履行信息披露、风险提示的责任,不要以牺牲银行作为专业理财机构的形象为代价一味追求产品销售量。

网友欲起诉银行

与此同时,中信银行一款打新股理财产品在11月份———中石油大盘股发行的月份,产品净值却出现下降也引起了投资者在网上发帖质疑。除了举办与银行相关人士、理财专家面对面的座谈会外,投资者还联名上书银行理财产品致各银行、投资人和监管部门的公开信》春节前已经送达银监会,该公开信提出六大建议,包括加强投资者教育,增强投资者风险意识;银行应通过情景模拟分析等方式细化风险揭示;银行应对理财结果进行第三方审计等。

据悉,上述公开信已经引起银监会重视,银监会表示将在监管工作中考虑信中的建议。目前最先发帖的frank_qu以及安徽一位网友正收集一些证据,欲进一步起诉中信银行。起诉的理由主要包括中信银行理财产品在信息披露方面没有达到银监会相关法规要求,该行在中石油上市后10几个交易日才卖出中石油违背了产品协议书上“原则上首日卖出”的规定等。

(责任编辑:李占锋)
银行高峰论坛
 由和讯网主办的第二届外资银行高峰论坛于2月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上市银行年报
 2月27日晚间10点整,原定3月8日发布的首家上市银行年报提前出炉。...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货币政策正常化 全球经济拐点已过 “缩表”美联储还有大招...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