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金融去杠杆 严监管、紧货币两手都要抓 央妈要让机构“出出汗”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金融去杠杆 严监管、紧货币两手都要抓 央妈要让机构“出出汗” 2017年05月04日 10:34来源:第一黄金网 责任编辑:黄强 <BR /> ​一只手硬,另一只手就可能也应该松?监管层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在金融去杠杆趋势下,严监管和紧货币两手都要抓!二季度流动性波动风险不容忽视,预计央行会继续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类似“钱荒”那样的极端情况发生,当前货币政策放松无望,但紧亦有度。 一只手硬,另一只手就可能也应该松?监管层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在金融去杠杆趋势下,严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金融杠杆 严监管、紧货币两手都要抓 央妈要让机构“出出汗” 2017年05月04日 10:34来源:第一黄金网 责任编辑:黄强
​一只手硬,另一只手就可能也应该松?监管层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在金融杠杆趋势下,严监管和紧货币两手都要抓!二季度流动性波动风险不容忽视,预计央行会继续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类似“钱荒”那样的极端情况发生,当前货币政策放松无望,但紧亦有度。

一只手硬,另一只手就可能也应该松?监管层正用实际行动证明,在金融杠杆趋势下,严监管和紧货币两手都要抓!

面对短期钱紧及大量MLF到期,5月3日,央行重启公开市场操作(OMO),放量开展2000亿元逆回购交易,但未对到期MLF进行续做,表面上重拾净投放,但实际继续实施净回笼。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程度有增无减。

业内人士指出,在金融杠杆大背景下,监管方向是一致的,一只手硬,另一只手未必就会松;为避免加杠杆死灰复燃,央行大概率将保持一定流动性倒逼压力。当然,二季度流动性波动风险不容忽视,预计央行会继续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类似“钱荒”那样的极端情况发生,当前货币政策放松无望,但紧亦有度。

央行" alt="央行" width="550" height="341" border="0" vspace="0" />

央行

明放实收钱紧在继续

在暂停操作一天之后,5月3日,央行重启OMO,而且一来就开展了2000亿元的逆回购操作,交易量创下2月17日以来新高。

公开数据显示:

3日有6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故在冲销完回笼量后,央行逆回购操作实现净投放1400亿元。如果仅考虑常规公开市场操作,这会是今年1月20日以来央行通过OMO实施的单日最大规模净投放。

从零投放到两千亿,从净回笼到3个月多的最大规模净投放,幸福来得是不是有点突然?

你想多了

“如果”也仅是如果,3日,随600亿元逆回购一道到期的,还有1笔6个月期的MLF,规模2300亿元。

在3日早间披露逆回购操作时,央行并未透露是否对该笔到期MLF进行了续做,而根据此前类似情况可基本断定,央行当日未开展MLF操作。

总的来看,3日,央行通过OMO渠道继续实施了流动性净回笼,规模为900亿元,较上一日的700亿元反而有所增多。

自4月下半月以来,货币市场流动性本就偏紧,跨月后流动性也未见改善,在此情况下,央行继续从金融体系“抽水”,对流动性及市场情绪的影响可想而知。3日,货币市场紧张氛围有增无减,就连上一日有所回落的中短期资金利率也都重返升势。

3日早间公布的SHIBOR全线上涨,其中隔夜、7天和14天品种上涨较多,继续传递出短期资金相对紧俏的讯息。值得注意的是,3个月SHIBOR上涨3.07BP,创下近三个月最大单日涨幅,另外6个月和1年期SHIBOR也上涨逾1BP,或暗示眼下的流动性紧势正向更长期限蔓延。

银行市场质押式回购(存款类机构,下同)利率整体走高,连上一日出现回落的1个月以内中短期回购利率也都重返升势。

货币中介机构表示,3日市场资金面延续紧张,早盘鲜有存款类机构融出,绝大部分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午后开市紧张继续,直至15时许才有部分银行陆续融出隔夜资金,此后资金面逐步恢复正常,至尾盘有加权价的隔夜资金供给。从期限上来看隔夜与7天仍是主要的需求期限。

另外,最近利率互换(IRS)利率连续上涨,显示市场流动性预期更趋谨慎。3日,盯7天回购定盘利率(FR007)的1年期利率互换上涨4BP至3.76%,连续四日上涨,且收盘价创今年新高。

回购开盘价上行有玄机

从跨月后资金面回暖预期落空到在钱紧状态下实施净回笼,市场对于央行态度及未来流动性走向不由得增添几分谨慎。同时,市场注意到最近银行市场主要期限回购开盘价出现上行,有人猜测这可能是公开市场操作利率继续上调的前兆。

近期银行市场质押式回购开盘价有所上行,7天期回购(DR007)自4月28日以来连续三个交易日开在2.65%,此前一个多月,DR007开盘利率一直稳定在2.45%。从3月下旬开始,DR001开盘价大多处于2.35%位置,到4月28日这天也上涨20BP至2.55%,5月2日再次上涨30bp至2.85%,5月3日重新回落至2.55%。

回购开盘利率具备部分基准利率的作用,如果开盘利率持续保持在高位,OMO上调概率将加大。退一步讲,无论后续OMO利率是否上调,都将强化市场利率上调预期。

年初以来,央行曾于1月底2月初和3月下旬两度上调公开市场操作利率,这之间大约相隔一个半月,而从前次上调算起,到5月初的间隔也是一个半月左右,加上回购利率开盘价上涨,引发市场猜测也并不奇怪。

央行货币政策操作具有一定连续性,央行继续上调OMO利率的可能性无法排除”一位股份行交易员向中国证券报(ID:xhszzb)记者表示,“但在回购一二级利差拉开之后,继续上调OMO的理由可能才足够充分。”

针对前两次OMO利率上行后,央行有关负责人均表示,OMO利率上行并不是加息,而是在资金供求影响下随行就市的表现,主要是由市场决定的。

数据显示,自3月下旬以来,DR007一直高于7天央行逆回购利率,近期两者利差进一步拉大,截至5月3日收盘,DR007高于7天逆回购利率73BP,最近20日平均值也高出7天逆回购利率64BP。


前述股份行人士表示,从以往来看,回购开盘利率具备一定引导作用,如果开盘价持续稳定在上调后水平,且央行维持流动性偏紧势头,回购交易利率中枢可能出现上移,与央行逆回购利率拉开后,继续上调逆回购操作利率的空间和条件也就具备了。从近期操作来看,央行倾向控量,OMO调价可能性不能排除,但还需进一步观察。

放松无望紧亦有度

进入二季度,金融风险监管政策密集兑现,市场银行体系去杠杆提速形成共识,对货币政策从紧的担忧则有所缓和,甚至一度出现对货币政策放松的预期。

据业内人士介绍,监管层主要有两种手段推动金融杠杆,一是管住流动性,通过提高资金成本,挤压套利空间,倒逼金融机构杠杆,这是市场手段,也是今年3月底之前,监管层主要运用的手段。第二则是运用窗口指导、监管政策、行政命令等促使金融机构杠杆,这是行政手段。

“稳定的融资成本和必要的利差空间是杠杆操作存在的基础,央行收紧流动性导致融资成本走高、稳定性下降且挤压了套利空间,从而动摇了杠杆策略的基础。”前述业内人士表示,自从去年底流动性环境发生较大变化后,金融机构已在降低杠杆,由于货币闸门握在央行手里,因此,之前央行冲在防风险的最前面,在金融监管政策加码之后,有人认为货币政策继续收紧的可能性下降,甚至可能逐步松动。

同时,4月份银监会密集发文后,金融市场出现一定波动,市场对于监管协调的呼声也在增强。有观点指出,为避免监管政策产生叠加影响,一手硬,另一只手就可能也应该软一些。

但从近期流动性控量及回购开盘价异动来看,货币政策放松怕是无望了,甚至不排除央行继续小幅收紧,再让金融机构“出出汗”、“排排毒”。

来自华创证券机构分析师认为:

监管协调体现的是底线思维,是要避免政策用力过猛,引发系统性风险,但金融杠杆是大方向,不同监管部门努力的方向应该是一致的,未来监管机构或更加注意统筹监管和监管协调,但不能认为一只手硬,另一只手就会松。

有分析指出,为避免加杠杆死灰复燃,央行仍会保持一定的流动性倒逼压力,只有这样才能降低道德风险,促使金融机构增强风控意识,主动调整杠杆

中金公司报告称,只有在债券和同业杠杆进一步去化,以及过去较为明显的监管套利和同业空转行为受到抑制后,货币政策和监管政策才会出现明显松动。

不过,二季度确实是流动性波动高发期,5月份是财政缴款大月,6月又面临年中监管大考,流动性扰动因素多,金融机构超储率则通常较年初下降较多,流动性本身存在季节性收紧压力。同时,去杠杆背景下市场情绪谨慎,资金接续和预防性需求增多,容易加剧阶段性流动性供求矛盾。此时若央行进一步大幅收紧货币政策,发生流动性风险的可能性将明显上升。从“防风险”大局出发,预计央行仍将维持流动性基本稳定,在保持必要压力的同时,也会管控流动性波动,避免出现类似2013年中那样的极端情况,货币难松,但紧亦有度。

" 【全解】全球央行短期内仍难走出宽松泥潭!-链接


">国际

受到软硬数据、通胀预期、财政状况和实际利率分歧的影响,全球央行料将在一...

2017年05月03日 21:46
">国际

金融危机之后,各国央行通过演讲和新闻发布会等形式与市场加强了交流,这...

2017年05月03日 11:46
">国际

路透报道,欧洲央行管委Ewald Nowotny周二表示,欧洲央行必...

2017年05月02日 21:41
">国际

市场人士预计,未来中国央行货币政策,会以避免极端现象保证基本流动性为...

2017年05月02日 16:44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高盛:欧银6月决议三种情况及对欧元影响分析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