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美联储要缩表,中国央行会缩表吗?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今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讨论“缩表”的声音不绝于耳。美联储“缩表”已毋庸置疑,变数只是何时“缩表”以及“缩表”规模。按照美联储理事的表述和资本市场的一致预期,美联储“缩表”很快就会到来。 第一网4月30日讯  今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讨论“缩表”的声音不绝于耳。美联储“缩表”已毋庸置疑,变数只是何时“缩表”以及“缩表”规模。按照美联储理事的表述和资本市场的一致预期,美联储“缩表”很快就会到来。由于去年底美债利率上行之时,中国国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今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讨论“缩表”的声音不绝于耳。美联储“缩表”已毋庸置疑,变数只是何时“缩表”以及“缩表”规模。按照美联储理事的表述和资本市场的一致预期,美联储“缩表”很快就会到来。

第一黄金网4月30日讯  今年3月美联储议息会议后,讨论“缩表”的声音不绝于耳。美联储“缩表”已毋庸置疑,变数只是何时“缩表”以及“缩表”规模。按照美联储理事的表述和资本市场的一致预期,美联储“缩表”很快就会到来。

由于去年底美债利率上行之时,中国国债收益率也曾大幅走高,在此前车之鉴下,投资者开始担心,中国是否也会跟随美联储“缩表”。尤其是,中国央行刚刚公布不久的数据显示,一季度央行总资产减少了1.1万亿元,似乎已经提前实质“缩表”。那么,中美央行后期到底会如何联动?

银行" alt="中国人民银行" width="550" height="341" border="0" vspace="0" />


中国人民银行

我们认为,不论从“扩表”的速度、“缩表”的本质来看,还是从“中美利差”以及人民币汇率等角度分析,短期内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一起“缩表”的概率都很低。中国央行暂时没有跟随“缩表”的动机,市场也不必为即将来临的美联储“缩表”而太过恐慌。套用但丁的一句话: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缩”去吧!

一、扩表温和,缩表何急?

今年一季度中国央行“缩表”1.1万亿元人民币,相对于总量高达34万亿元人民币的央行总资产,理应不值一提。事实上,这不是中国央行的第一次“缩表”。2015年2月至年底,央行“缩表”3万亿元人民币,当时市场并未担心“缩表”问题,美联储也未进行“缩表”操作。直观上,之所以有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行动的判断,很大程度上可能是因为“缩表”概念的突然流行。

美联储谈“缩表”,除了因其资产负债表的庞大规模外,也因其扩张速度委实令人叹为观止。次贷危机后,短短几年间美联储资产负债表增长4.5倍,这种非正常增长才是令人担心的。相比之下,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一直较为稳定。

从资产端看,2012年前,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的扩张主要是因为外汇占款的大幅增长(目前占比近65%),为了避免外汇占款造成“扩表”过快,央行通过在公开市场上发行央票来收紧流动性。

2012年后,随着新增外汇占款逐渐下降,央行逐渐停止了央票发行,并辅以逆回购、SLF、MLF等工具增加货币供应(对其他存款公司债权占比从2012年的4%上升到了当前的24%)。这种“一增一减”,体现了央行稳定资产扩张速度的良苦用心,也体现出了中国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原则。

从负债端来看,央行货币发行、政府存款多年来几乎保持不变,总负债基本随着存款准备金(其他存款性公司存款)规模的变化而变化。中国央行的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从2008年后就已不断放缓,这是与美联储的一个重大不同:没有那么快速地扩张,又何必那么着急地收缩?

二、要缩表,更要经济

美联储“缩表”主要有两方面考虑:一是量化宽松接近极限,货币政策需要正常化;二是降低资本市场的联动性和波动性,这在全球进入低利率时代后愈发明显。前者是全球央行已经基本达成的共识,后者则是次贷危机后“大水漫灌”引起的恶果之一。

再看中国央行,其资产变化主要取决于新增外汇占款的变动(占比近65%)。中国的外汇占款自2014年中开始下滑,导致央行“缩表”。而外汇占款的下降与人民币贬值预期的加大、企业结汇意愿的降低、居民换汇意愿的增强有关,可能并非央行本意。就此而言,中美央行“缩表”的最大区别在于:美联储是主动“缩表”,而中国央行目前是被动“缩表”。

央行主动“缩表”,必然以经济基本面稳定为首要考量因素,这是“缩表”的本质。近两年美联储多次提到,如果经济转弱,加息可以放缓;美联储“缩表”也将在加息进行到一定程度后才会开始,且“先加息,后缩表”的顺序是前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早在削减量宽时就已确立的准则,旨在防范“缩表”引致经济动荡,为后续降息留足空间。

目前中国经济平稳运行,但一季度亮丽的增长数据背后,其实已有一些若隐若现的“隐忧”。例如,严厉调控下房地产投资放缓的风险,企业从主动补库存走向被动加库存带来的拖累,去产能过程中可能加剧“国进民退”等问题。中国央行开始“缩表”,须以不显著影响中国经济为前提。央行会继续维稳“流动性总闸门”,以达“温和去杠杆”之效。这或许也是新增外汇占款趋势减少,基础货币缺口日益彰显之际,央行有意无意地“因势利导”的表现。央行断不会主动抛售主要资产(外汇),更不会跟随美联储盲目“缩表”!

三、利差,并不是硬约束

2016年10月底,十年期中国国债收益率从2.67%迅速上涨至3.37%,此前三个季度的降幅在一个月内全部抹消。国内债券投资者叫苦不迭之时,均将矛头指向当时发生的一件大事,即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特朗普胜选后,美债收益率飙升,与中国国债收益率上涨几乎同步,不得不令人怀疑中美利差的推升作用。真的是这个原因吗?

1.中美利差并不稳定

若说中美利差是当时导致中国债市大跌的推手,其前提应是该指标保持稳定。历史来看,中美利差并非平稳,也无规律可言。很多时候,中美国债收益走势都曾出现背离。去年11月初特朗普胜选后,美债收益率攀升速度明显快于中债,后来二者走势较为一致,且都在美联储加息后达到高点,但期间中美利差却收窄至多年最低。从今年中国债市走势来看,“中美利差说”更站不住脚。美债收益率在2月后不断下行,但中债收益率却继续震荡上行,中美利差再度拉大。

事实上,中美债券走势的变化主要取决于自身因素,关联性并不高。

2016年下半年,在国内二三线楼市持续回暖、金融杠杆居高不下、工业品价格上行助推通胀预期的背景下,央行通过不断“锁短放长”,抬升货币市场利率,防范杠杆风险,导致债市下跌,后来“代持”事件爆发引起债市第二轮下跌。当时特朗普胜选可谓正好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但很难断定其就是主因。因此,中美利差并不存在稳定的关系,也不需要有稳定的关系。

2.近期美债收益率不会大幅上行

我们曾经提及,美债收益率将在较长时间内维持当前的震荡低迷态势。

这一方面是因为美国经济可能并没那么强。3月中旬美联储加息以来美债收益率持续下行,或许反映的就是市场并不那么看好美国经济,且近期公布的美国经济数据表现一般,亚特兰大联储的GDPNow模型对美国一季度GDP增速的预测已经下降到了0.5%的四年低位。

另一方面是因为外国资金对美债的配置需求旺盛。美日和美欧国债利差现在均处历史高位,套利资金从收益率只有30bp和10bp的欧洲和日本源源不断流向美国。只要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依然分化,美日和美欧利差继续存在,逐利资金就会流向美债市场并压低美债收益率。基于这一判断,即便中美间存在稳定利差,近期也无需担心中国债券收益率会跟随上行。

3.目前人民币汇率并非中国货币政策“硬约束”

担心中国央行会跟随美联储“缩表”的一个原因是,如果美国货币政策收紧,中国货币政策不跟着收紧的话,人民币贬值压力将会加大。这也是“中美利差说”的一个主要依据。然而,这忽略了一个显而易见的前提:中国仍有较强的资本管制,中美间的资本流动并不顺畅。如果套利活动无法顺畅进行,那么对中国央行货币政策实施就会提供一层“缓冲”,此时人民币汇率即便有贬值压力,名义汇率的波动幅度依然可能较小。更何况,今年以来美元指数表现偏弱,预计即便美联储两至三次加息,也难改变其“特朗普行情”反转以来的孱弱走势美元弱势会缓和人民币汇率贬值压力,而近期CFETS人民币指数保持下跌趋势,似乎表明中国央行仍在通过“策略性贬值”释放压力。简言之,美联储加息美元指数走势没有必然的一一对应关系,人民币汇率不会成为中国央行跟随美联储加息或“缩表”的硬约束。

综合来看,中美利差与人民币汇率问题均不值得太多担心,中国央行没有必要因此“缩表”。

四、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缩”去吧

从“扩表”速度来看,中国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张速度相对温和且已逐渐放缓,没有必要像迅速“肿胀”的美联储那样急于“缩表”;从“缩表”本质来看,中国央行的被动式“缩表”与美联储的主动式“缩表”有很大不同,但两者均应基于经济稳定的大前提,不应盲目跟随;从中美利差来看,两者并不存在稳定的关系,也不会成为中国货币政策的机械考量;从人民币汇率来看,目前低位徘徊的十年期美债收益率、仍然较严的资本管制、持续孱弱的美元指数,似乎已将人民币汇率资本市场的关切雷达上“清除”。

综上,我们希望能打消投资者对于美联储“缩表”的不必要恐慌。中国央行的一举一动,终归是以中国情况为重。退一步说,即便美联储很快开始“缩表”,也会提前公布缩表的细节和日程表,而有了充分和适时的沟通,市场又何须担忧也许还是姗姗来迟的未来呢?!

特朗普减税 或给美联储加息计划“火上浇油”—链接


国际

随着美国经济逐渐恢复,逐渐接近充分就业,同时通胀率也接近美联储2%的目...

2017年04月29日 15:03
外汇

展望下周,美联储政策会议将占据舞台中央,预计此前市场将交投震荡。不过在...

2017年04月29日 09:25
国际

凯投宏观经济学家Michael Pearce周四(4月27日)在报告中...

2017年04月28日 16:55
国际

虽然“缩表”目前还只是“鹰”派的个人主张,但未来最终上升为联储的正式决...

2017年04月28日 10:37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摩根大通:平淡汇市交易建议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