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就在浦发收益纠纷烟雾尚未散尽之际,几乎波及银行系的理财产品纠纷硝烟又起。投资者、银行、媒体、学者等不约而同地将目光再次齐聚暴风眼。分析人士纷纷表示,如果全球资本市场继续恶化,银行理财未来或将再度陷入“无米之炊”境地。
保本浮动收益类首当其冲
据记者调查,在此次第二轮风波中,中外资银行均受到了“牵连”。其中,深发展的“聚财宝飞跃计划”2007年1号' 股票 篮子挂钩型理财产品、' 民生银行(' 600016行情,' 股吧)的“非凡理财人民币第十二期”和渣打银行的“聚通天下”金猪宝贝股票 产品等几款产品受到较重打击。
其中,前两款产品都是保本类挂钩产品,和浦发那前款汇理财产品一样,虽然它们都挂钩内地或者香港的几只看似“光鲜”的股票 ,但是并非银行直接用募集资金去投资股市,而是在主要投资固定收益类的票据以求保本的基础上设计了一些浮动收益条款。
正如民生这款产品“投资者无须对股票 走势做出方向性判断,只要金融板块内的各股走势趋同,即有机会获得较高收益”的介绍和深发展产品说明书中的“由于该产品挂钩股票 ,并且收益主要取决于三只银行股一年后波动幅度的接近程度,因此,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该款产品比较适合具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且愿意博取高收益的投资者”风险提示一般。本质上,这三款中资银行的产品都是在博取一定期限后的几只股票 股价的涨跌幅的接近程度,即“同涨同跌”就可以获得合同中所说的“预期最高收益率”。
至于渣打银行“金猪宝贝”这款尚有22个月才到期的产品,记者了解到,它也是一款保本类产品,只是它挂钩的是4只投资婴幼儿产业国外股票 ,预期14%的最高收益率和现金的收益表现也受到了部分投资者的质疑。
在谈到银行系理财产品目前正遭受的信用拷问之时,国内某银行的产品研发部门经理表示:“其实这些产品和它的设计有很大关系,并非如投资者理解的由银行直接投资挂钩股票 ,浦发零收益事件其实就是一次生动的投资者教育。现在,第二轮收益风暴又来了,针对银行理财产品的‘炮声’果然声声不绝。”
在西南财经大学信托与理财研究所1月发布的一份报告中,笔者发现,2007年全年,银行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发行866款,占比为36%,而非保本浮动收益产品发行659款,占比为27.4%。也就是说2007年浮动收益产品占到全部产品数63.4%。“由于加息因素影响,很多银行都抓准市场偏好,大力推出浮动收益类产品。而挂钩品种也迅速向股票 和基金等市场渗透。”该研究所李要深研究员向记者分析道。
1'>2'>3'>下一页 (责任编辑:李占锋)
银行高峰论坛
由和讯网主办的第二届外资银行高峰论坛于2月26日在上海隆重召开...
上市银行年报
2月27日晚间10点整,原定3月8日发布的首家上市银行年报提前出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