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1 投资者 “理财产品不同于国库券”
“老百姓理财的真实想法是,理财产品没有50%以上的收益就算赔了。
”在近日北京银监局召开的相关会议上,某银行负责人在被记者问及“收益门”事件时,略微无奈地表示。而在记者随后的采访调查过程中发现,上述盈利比例的确已在选择银行产品的投资者心中根深蒂固。
“银行是国家的,我把钱借给国家用,到最后怎么会赔本呢?”投资者杨女士书读的不是很多,但很认“银行国有”这个死理。在她看来,买理财产品和买国库券没什么两样,都是把钱“借”给国家。而对于年轻的银行理财业来说,这是短时间内不可能改变的百姓认知误区。
“其实早在卖这款产品时,我们就很主动地给投资者介绍过结构型产品的潜在风险。但是没承想,还是出现这么大的争议。”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位不具名的银行人士这样表示。的确,事情一出,很多银行都变得措手不及,除了他们在销售上存在的瑕疵被投资者揪到了小辫子外,投资者“倒戈”现象也使他们感到郁闷。
在和记者交谈的过程中,一位银行柜员表示,蒙混投资者的现象是极个别的,绝大多数投资者在购买理财产品前注意到了风险的问题,但还是义无反顾地买了,现在出现零收益,投资者应该反思一下自己身上的过错,不应该将责任全部推给银行和理财经理。
而对于这些看似无辜的投资者来说,是不是真的无辜现在不好说,但“收益门”事件的确给大家上了一节“血淋淋”的理财风险教育课。其实,随着各大银行的不断上市,这个行业已基本完成了企业化变革。在出售理财产品这个环节上,银行和基金公司、券商或信托所扮演的角色是一样的,如果投资者老是转不过这个“弯儿”,可能最终还是自己的收益受损。当然,目前包括北京监管层在内的多方人士在投资者教育方面正酝酿更为行之有效的方式,比如银监局对国内个别银行实行投资者风险测试给予了肯定,今后投资者再参与理财产品的买卖前,可能要像小学生一样先做上几十道选择题。理财经理依照您的得分情况为您推荐不同风险级别的产品,但投资者一定切记,级别再低的产品也有风险,银行可不是赚钱的天堂。
反思2 理财经理 亡羊补牢“恶补”基本功
“你这个电话算打对了,我们银行前两天刚刚组织了一场培训,内容就是结构型理财产品的原理和存在的风险。我现在明白了,你哪里不清楚,尽管问吧。”上述言论出自一位股份制银行高管之口。而据他描述,自从银行理财产品出现负收益后,很多银行从行长到经理都开展了对于新型理财产品的学习。
“别说投资者看不懂产品说明,我在没学习前也看不懂,现在学了也是一知半解。还要在今后的业务中不断地提升自己的认知度。”在和记者聊天时,一位银行的大堂经理这样表示。
而另一位银行业人士对记者表示,学习之后,他才知道投资者所承担的风险有多大。“就拿出现零收益的这几个产品举例子吧。' 浦发银行(' 600000行情,' 股吧)、深发展银行、深圳平安银行几款零收益的理财产品设计其实极为相似,都是跟港股挂钩,而且只有当表现最好和表现最差的' 股票 涨跌幅不超过一定范围(这个范围就是银行宣传的预期最高收益率)时,投资者才能获得收益。而之前银行宣传的预期最高收益率,只有在产品所挂钩的几只股票 同涨同跌时才会实现,这样的概率极小,现实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的。
不可否认的是,我国银行理财产品是刚刚走出国门,融入全球金融大潮。在各方面都不成熟的背景下,不出问题是不可能的。不断地学习才是银行理财经理们继续“晋级”的法宝。
而令记者感到欣喜的是,就在最近,很多银行都将产品说明书进行了“改装”,将之前处于犄角旮旯的风险提示语提到了说明书的明显位置,还选择了将重要的风险提示用粗体文字显示,这一改进,标志着银行业迈出了关键性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