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份CPI如期公布。打开国家统计局的官方新闻稿,扫一眼8.7%这个总水平年增长数据不免让人心跳,直看到临近文末处“核心价格同比上涨1.0%,与去年下半年以来的态势和涨幅基本一致”这一句才大致心定。
所谓核心价格,大体可以理解为剔除能源和食品价格变动之后的物价水平,这个概念在内地也不过是近几年刚刚受到重视,但是在美国,对经济学家尤其是像美联储这样的决策者而言,剔除能源和食品的核心价格指数(CoreCPI)却是比CPI更重要的参考指标。
对于普通消费者,CPI无疑是个硬指标,因为这实际反映了过去一年中我们的购买力大体缩水有多少,所以8.7%这个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数字是大家关注的焦点。但是,宏观经济学家和我们的视角不同,他们真正关注的是通货膨胀,而非物价水平。
是的,通货膨胀必然伴随物价快速上涨,但是物价上涨未必就是通货膨胀。正如著名经济学家弗里德曼所言:“通货膨胀永远是、而且在任何地方都只是一种货币现象。”如果物价上升只是因为短期的供求关系失衡,这种上升虽然同样会对消费者造成伤害,但只要供求关系改变,价格上升后供应能随之增加,那么价格自然平缓;唯有因为货币供应量(即“通货”)增速超过经济实际需求导致的物价上涨,才真正导致购买力的永久丧失。
虽然必须通过价格变动来判断通货膨胀,但是因为食品和能源短期波动甚大而且往往受国际市场影响,与国家的货币供应关系往往不大,所以在研究通货膨胀问题时,剔除上述因素的核心CPI价值远胜于CPI。
若你只是关心自己的购买力,标题CPI知晓便已足矣;但若你更关心宏观经济,关心未来是否加息等政策走向,那么就别只看标题CPI,而是必须关注核心CPI。(记者张佳)
代表委员谈2月CPI:攀升有因 逐步趋缓
新闻分析:多重因素叠加使2月份CPI再创新高
中国物价涨幅2月再冲高 全年走势仍然审慎乐观
新闻分析:CPI迭创新高中国政府控制物价压力加大 (来源:新闻晨报) (责任编辑:段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