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记者李强
人无信则不立。“信用”在当下已经成为国人的“第二身份”,一个“好身份”可以帮我们不少忙,比如从银行贷款更容易,找到称心的工作几率更高等,相反,如果这个“身份”出现问题,不仅经济上会蒙受损失,更严重的是,办事会处处碰壁,成为“不受欢迎的人”。那么,我们身边埋藏哪些信用“地雷”?
你拖欠电话费吗?
如今,如贷款、公用事业费等“大众化”的信用档案已经成为银行等授信机构信贷业务的重要参考依据之一。在贷款审批中,你签署的借贷合同有关条款会注明,你将授权银行查询你的信用报告,此举已经成为银行发放个人贷款的必要环节。你是否不拘小节,曾经拖欠电话费?如果这样,其后果不仅仅是遭遇停机,你的个人信用档案将因此被扣分,或许,此刻在你申请住房贷款时会带来一些麻烦。
可以说,生活中各种应缴费项目,都是“大众化”信用档案涉及的主要内容,它包括固定电话费、电费、煤气费、水费、小灵通话费、宽带费、移动通讯费、有线电视费、机动车通行费、交通违章罚款、信用卡透支款、租赁费等。像电信、移动和电力等公用事业单位,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将拖欠资费的数据汇总报收征信系统。
此外,电子商务作为虚拟经济、非接触经济,现在愈发讲究信用体系做保证。买家付款后不能及时得到商品,卖家卖出商品不能收到货款,以及商品质量、重复拍卖等信息,都已经成为网上交易者的“通行证”。
欠税、交通违规也是污点
目前,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采集的信用项目,主要包括个人基本身份信息、商业银行各类消费信贷开户和还款记录、公积金还款记录、可透支信用卡的开户、透支和还款记录、移动通信协议用户的缴费记录、部分公用事业费的缴费记录、保险营销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职业操守记录及上海市各级法院的司法信息等。
显然,上述信用项目还不足以体现个人在社会工作、生活中的全面信用状况。上海个人信用联合征信系统的信用项目部最近又增加了不少新的内容。据《2008上海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工作要点》披露,今年,有关部门拟将欠税信息、机动车辆交通违法记录、故意交通肇事骗取保险金等不法行为等信息纳入征信系统。同时,物价、劳动保障、医疗保险、房地产资源、环境保护等部门掌握的与民生关联度高的相关信息也将逐步纳入征信系统。
优质“信用”价值提升
随着信用项目的扩容,个人信用记录的作用也在不断深化。上海有关部门正在酝酿将信用查询机制在个人出境游、汽车租赁、保险费率浮动乃至公务员录用等领域推广落实。如果个人信用查询结果为“优”,日后可能帮助其在出境游时获得银行的“信用担保”,免交担保金;保险费率获得下浮优惠;公务员招录获得优先录用。相反,如果一个人以往的信用记录载明:有拖欠银行贷款、水电煤气费欠缴、手机欠费等行为,将直接导致公务员录用几率大下降、汽车租赁、银行贷款等申请被拒、保险费率上浮等糟糕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