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热线:18391752892

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即 人民币再下探6.20关口顺水鱼财经

核心摘要: 君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的改善以及要营造良好的会议气氛,近日汇价已开始由低位回升。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人民币即期再试6.20关口。显示,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兑即期价格连续第二日收升至6.2040元,早盘一度最升至6.1981元高点。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近0.7%。 不过,与前几年中美战略与
外汇期货股票比特币交易

" 张华君

第六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如期将于7月9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中国经济的改善以及要营造良好的会议气氛,近日" 人民币汇价已开始由低位回升。

在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人民币即期" 汇率再试6.20关口。" 数据显示,本周首个交易日,人民币兑" 美元即期价格连续第二日收升至6.2040元,早盘一度最升至6.1981元高点。而在过去的一个月,人民币兑美元累计升值近0.7%。

不过,与前几年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前中间价维持走升态势有所不同的是,人民币中间价近日连续走弱。昨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6.1658,较上一交易日贬值16个基点。



市场对人民币汇率影响加大

市场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正在逐渐增加,从今年以来人民币的走势即可看出。

数据显示,自2005年汇改启动以来,人民币兑美元汇率累计升值逾30%,其中2010年以来人民币兑美元已升值了约14%。不过今年2月开始,人民币汇率一改之前单边上涨的势头,创出了2005年汇改以来的最大一波跌势。截至目前,人民币兑美元今年累计贬值2.4%。

“为营造中国对外理想的贸易环境,政治因素是需要考虑的一方面。” " 招商银行(" 600036," 股吧)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昨日对《第一财经日报》记者表示,但与以前不同的是," 央行已表示将逐步退出对汇率常态化干预,并放宽人民币汇率波幅,加大市场在人民币定价中的话语权,而汇率市场化总要有一个过程。

自今年6月以来,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波动较大(6月上旬大幅升,近日开始走跌), 但值得注意的是,即期价格并未出现相应的大幅震荡。

“人民币即期价格对中间价的敏感性正在降低,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央行对人民币调整相对较少。”刘东亮告诉记者,就招行交易员的观察来看,近两个月在结售汇市场上,央行购买美元抛售人民币的调整行为已经较以前有大幅减少。因此当前人民币的涨与跌,市场决定的成分在加大。

而根据" 中国人民银行昨日公布的最新数据,5月新增央行口径外汇占款较上个月骤降99%至近一年低位。这或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汇市供求趋于均衡后,央行正在践行年初时有关退出直接调整的承诺。

此外," 美国国内也一些人士也认为,呼吁人民币汇率升值实属出于政治考虑,老调重弹。

而在澳新银行中国经济师周浩看来,近期人民币汇率突然转强,还在于近期中国公布的较好的经济数据显示出经济企稳。

机构看升后期人民币走势

中国已经扩大了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并上调了目标汇率,受到了外界的赞赏。

自2014年3月17日起,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兑人民币交易价浮动幅度由1%扩大至2%,在央行达成其调控目标后,汇率走势或逐步回归市场化。

许多经济学家都认为目前人民币的估值已经接近均衡水平,双向波动是大方向,今后汇率弹性会继续加大,其中一个重要目的是为今后资本项开放情况下管理过渡的资本流动而建立的一个机制。如果没有足够的汇率弹性,在内外利差比较大的情况下非常容易导致套利资金的流入和流出。此外,央行还要警惕因人民币过度升值而造成出口商品成本增加,对出口造成损害。

渣打预计人民币将于2014年下半年和2015年重入升轨,主要由于中国潜在的贸易顺差让出口商手持大量美元,然后于在岸市场进行季节性净沽售所导致。

东亚银行也认为,在中国内部经济及对外出口前景均呈现改善,以及央行设立人民币双向波动的短期目标已达到的情况下,维持预期人民币下半年将反复回升的看法不变。

值得注意的是,人民币不断加速的国际化进程在时下的影响或不是美国可以遏止的。在欧洲地位不断提升的同时,人民币已将触角伸至北美市场,包括美国在内的非传统人民币中心的离岸人民币增长正在上升。

与此同时,人民币连续半年上榜全球十大货币,并成为全球第二大贸易融资货币,直逼美国的货币“霸主”地位。

不过刘东亮认为,人民币国际化程度与人民币的升贬值关系并不大。“人民币国际化并不需要一个强势货币货币是否国际化的关键是在实际的运用中,如贸易、投资、各种交易中是否被大家所接受。即使出现贬值,仍然是国际货币。”

下一篇:

4.25黄金多空争夺可双向斩利,周获利4.3万不过尔尔!

上一篇:

3.14油价调整最新消息:今日辽宁89号成品油价格查询顺水鱼财经

  • 信息二维码

    手机看新闻

  • 分享到
打赏
免责声明
•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请读者仅做参考,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触犯法律的内容,一经发现,立即删除,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0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