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货币政策相比2016年收紧态势无疑。无论是关于“货币政策稳健中性”的提法,还是关于“流动性基本稳定”的表述,都验证央行政策流动性拐点,2015年、2016年上半年货币市场偏宽松的局面将不会继续出现,定调2017年货币政策的收紧态势。
经济" alt="中国经济" width="550" height="341" border="0" vspace="0" />
中国经济
货币报告释放哪些信号从经济基本面角度看,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明显,通胀水平有所回升,L型拐点已过、进入下半场。但由于央行并不排除经济下行的可能性,因此央行大概率并不会出于对通胀的担忧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加息,现阶段并不明显利空债市。
2017年债市最大的风险点,在于政策防风险态度会继续延续。但所幸的是,由于未来货币政策防风险的调控手段可能会部分让位于宏观审慎政策,使得货币政策并不会出于防风险的目的而大幅上调货币市场利率。
最为关键的因素,在于央行的态度。央行上调MLF、OMO、SLF利率,但从头到尾根本不提加息说法,反映出了央行不希望市场将本次利率上调理解成货币政策进一步收紧,再结合近日央行工作论文与易纲的表态均印证本季政策执行报告的货币政策不再进一步大幅收紧的态度,反映出央行流动性收紧高点可能已过。
对于债券市场,我们倾向于认为“债市最黑暗时代”已经过去。目前债市收益率已经隐含多次加息,即使未来公开市场逆回购中标利率存在着继续上行的可能性,投资者也不应该恐慌。当然,由于无法完全确定“流动性基本稳定”将稳在何处,以及不能完全排除央行为防风险存在过度调高利率水平的可能,因此提醒投资者需要谨慎中把握机会。
首次提出“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以及“流动性基本稳定”,验证货币政策边际拐点。央行关于货币政策的表述首次采用“稳健中性的货币政策”的表述方式(我们猜测,可能针对“稳健略偏宽松”),一改以往“稳健的货币政策”的提法,同时,关于流动性的提法同样由“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变为“保持流动性基本稳定”,都与之前的执行报告有着明显的变化,验证央行政策流动性拐点,2015年、2016年上半年货币市场过度宽松的局面将不会继续出现,定调2017年货币政策收紧的态势。
首次提出“下行压力减轻”,印证中国经济L型拐点已过;对通胀关注度提高,但尚未到通胀影响货币政策的程度。央行在政策执行报告-中国宏观经济形势部分提到“2016年,中国经济下行压力减轻,运行总体平稳”,以及“从物价形势看,通胀预期有所上升”,明显表态对于中国经济的信心。
2017年中国经济企稳明显,通胀水平有所回升,L型拐点已过、进入下半场。另外,由于央行并不排除经济下行的可能性,因此央行大概率并不会出于对通胀的担忧而对存贷款利率进行加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