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富国基金成功引入加拿大蒙特利尔银行,成为老十家之中唯一一家合资基金公司,领业内之先。
但富国的起步极为艰难。成立次年,2000年至2002年连续三年的投资业绩排在“老十家”最后。2003年中国人寿(' 601628,' 股吧)前投资总监陈继武出任富国副总经理、投资总监后,富国业绩开始回暖。
富国旗下的' 债券基金2005~2007连续三年排在行业第一位,富国基金整体投资回报在2003年开始进入前列,2006年位居全国第四名。富国开始涌现包括陈戈、徐大成在内的多位优秀基金经理,强大的投研团队令人艳羡。
在创出优异业绩之时,富国的规模并未同步起舞。截至2007年底,富国基金的管理规模仅为573.9538亿元,排在上海基金公司的第六位,与老十家及自身业绩均极不相称。
一位接近富国的资深人士称,富国成立9年来的根本问题在于无法提升规模,“而问题的核心正是公司总经理李建国”。
该人士称,各方股东对富国提高业绩、扩大规模的要求一直很明确,但公司管理层一直没有做出改进。基于此,2008年初,作为富国基金的主管机构,上海市金融工委决定对富国基金的总经理、副总经理对外公开招聘。
在富国开创高管竞聘之举时,也有人开始反思这间“老十家”之中唯一一家合资基金公司的公司治理机构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富国为什么会走到今天?
规模和业绩不匹配
竞聘换血大戏揭幕
嘉实副总窦玉明竞聘富国总经理;
富国天益陈戈:我竞聘副总“将在7月底见分晓”
1'>2'>3'>4'>5'>6'>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