恫吓声中,是对大小非的万般呵护。
对于大小非实质性举措不多,但恫吓之声不绝,其实是在逼大小非尤其是不受国资委政策限制的小非赶紧抛售。
大小非们很领情,从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公布的股改限售股解禁减持月报显示,截至7月底,沪深两市“大小非”共套现8.49亿股,较6月份4.51亿股的规模,环比增加88.25%。自4月22日到8月19日,沪市大宗交易平台共成交168笔(不包括债券(' 资讯,' 行情),但包括封闭式' 基金7笔),累计成交金额78.78亿元;深市大宗交易平台共成交155笔(不包括债券,但包括封闭式基金5笔),累计成交金额35.10亿元。
两大原因促成大小非夺路狂奔:一是持股成本低,即便目前股市下跌大小非仍然能够获得收益,大小非的估值体系远低于二级市场;二是恫吓的功劳,谁都知道要解决中国资本市场的问题迟早要解决大小非的问题,巨斧临头,最好的办法是尽快减持从巨斧下逃命。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到目前为止,针对大小非的实质性举措是 《上市公司解除限售存量股份转让指导意见》,持有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股东预计未来一个月内公开出售解除限售存量股份的数量超过该公司股份总数1%的,应当通过证券交易所大宗交易系统转让所持股份;二是从7月21日起,大小非减持情况将在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公司的网站上逐月进行披露。究其实,这也并非实质性举措,通过过桥减持的办法,大小非就能将虚掩着的坎轻轻迈过,目前通过券商、银行、信托的过桥减持层出不穷。我们能想到的,大小非以及大小非背后的金融专家们早就想到了。
第一,有关方面试图以市场化的办法解决非市场、伪市场的问题。大小非的低成本巨量持股并不是市场化的反应,恰恰体现了中国资本市场非市场化的一面,只有以强制性红利制度等办法强迫大小非尽到信托责任,中国股市才可能得到喘息之机。但在解决这一问题是,有关方面以对价、法理为依据,迟迟不愿动用实质性手段,真正缓解大小非压力。第二,许多大小非是股市的寄生虫,他们的增资扩股、借壳等得到的大小非,其成本甚至在零以下,他们支付的机会成本可以忽略不计,因为没有任何其他实体投资可以得到相同的收益。以产业基金饥渴症为大小非解脱,认为大小非之所以如此急迫是因为投资所迫,是说不通的。实际上,对于宝钢、中信等上市企业来说,早已打通关节,没有什么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之分。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