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行连续2次降息后,信贷、票据类产品终于开始受到影响,发行占比出现明显下降,而受降息利好的' 债券型产品则出现了大幅上升,甚至有取代信贷、票据类产品成为人民币产品“霸主”之势。
据普益财富统计,本期(9月26日至10月9日)信贷与票据资产类' 理财产品的市场占比出现下降,从上期的79.6%下降至46.8%。而投资于债券与货币市场的理财产品占比则从11.8%升至27.4%,其中过半数此类理财产品为保证收益型。
目前,人民币1个月和3个月期产品的平均收益率分别升至3.0%和3.7%。值得注意的是,对于保证收益型产品,各家银行在预期收益方面分化比较严重。以中国银行(' 601988,' 股吧)和上海银行为例,中国银行发行的博弈BY0809K1M—期限可变产品,年收益率只有2.70%,而上海银行发行的同期限的“慧财”人民币点滴成金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3.12%。
经济危机中保护金钱才重要 黄金才是金钱同样现象在外币产品中也比较明显,中信银行(' 601998,' 股吧)本期发行了2款外币产品,其中一款3个月和6个月的年收益率为3.15%和3.35%,而另一款3个月和6个月的年收益率为3.95%和3.75%;另外,中国银行发行的6个月期美元理财产品年收益率只有3.00%,而深圳发展银行发行的3个月期美元理财产品年收益率为4.30%。
在产品期限方面,短期理财产品仍然是市场主流。6个月以下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62.9%,较上期的61.1%略有上升,其中3个月以下的市场占比超过40%;而6个月至1年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则继续上升,达到30.6%。本期有6款2年期以上的理财产品,市场占比为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