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几天前,刚从东北来到北京的杨小姐终于下定决心退掉自己购买的溪雅苑,在律师的陪同下杨小姐与开发商经过一番协商,开发商终于退回了杨小姐的首付款10万元。
10月初,在中海城销售中心的售楼处,20余名业主从早晨开始一直等到晚上6点,焦急地等待中海对于退房事宜的答复。据“中海城业主维权团”业主表示,关于退房事情他们已经向中海城反映了一个月,但一直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回复。于是,老业主千般不满坐等退房,购房者万般无奈斟酌买房,成为中海城销售中心当天的情景。
无论是杨小姐还是中海业主,退房的最初理由只有一个——“房价降了”。刚刚签了合同,还没入住,房子就已经缩水几十万元。这种例子近段时间在北京已经不是个案,心理不平衡以及对未来市场走向的不乐观让众多购房者选择无奈退房。在京城楼市持续冷清半年后,“退房潮”悄然现身。

“咨询退房的电话从今年5月开始出现,9月份开始激增,这两个月每天都能接到几个咨询退房的电话。” 北京市王许律师事务所胡文友律师放下手里的电话,无奈地告诉《第一' 财经日报》,“现在能够接到的陪同购房业务一个月大概一次,而退房却每天都有。客户群除了北京以外,还有燕郊、威海、天津等城市的。但降价并不能够成为合理的退房理由,所以大部分案子都没办法接。”汹涌而来的楼盘降价风潮带来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自从北京楼盘开始“集体跳水”以后,职业“退房律师”这一行当也应市而生。
房价暴跌下的抱怨
虽然很多开发商都开始闭口不谈房价,但房价下降已是公开的秘密。中原地产华北区总经理李文杰曾在今年5月认为北京的房价已经下跌了10%~15%,今天,再接到《第一财经日报》的电话,李文杰表示:“截至目前北京房价已经跌了将近20%。”
而据律师胡文友统计,“北京房价已经下跌了30%。而且,还在跌。”胡文友举例,北京三环附近楼盘“福汇国际社区”,网上刊登的销售均价是19500元/平方米,实际上13600元就可以成交,跌幅已经超过30%,另外各个楼盘打出遮掩降价的特价房,每个月都有特价,已经代表了明显的降价意图。”
“买涨不买跌”是购房者普遍的心态,而下跌后直接破首付款则是不少购房者退房的直接动因。胡文友举例,一套房子的价格是100万,首付20%就是交20万,房价下跌30%,业主就已经是负资产。
实际上,北京跌幅超过30%的楼盘也不在少数。万象新天对外报价是毛坯房每平方米13000 元,9 月中旬,第四期罗兰大道推出后,直接以团购的名义将价格降到了每平方米8271 元。通州某明星项目针对少数“内部员工和关系户”推出了一批“特价房”,均价每平方米7800元,与13500 元的开盘价相比,等于约6 折。
该通州项目的开发商对此的解释是,“不是同一种产品,特价房只推了几天,不具有普遍性。”而业主对此的反应则认为,开发商并未告之消费者该产品会降价,隐瞒了业主的知情权,因此不够诚信。“买电器、服装不满意都可以退,买房子却不能退”,成为很多购房者的疑惑。
1'>2'>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