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屋漏偏逢连夜雨”,金融危机的“气焰”虽然在救市措施的接连出击下稍有缓和,但部分投资者还是在岁末年初之际遭遇到之前购买产品的“延期门”。
据记者在采访中统计发现,在近期到期的一些银行' 理财产品中,由于2008年以来股市的不景气,到期表现都不尽如人意,有的甚至浮亏近50%。因此,银行为了弥补投资者的损失,选择将理财产品进行“延期”。

巴菲特索罗斯理财秘诀 银行理财产品 收益稳健一枝独秀 风险 但是,延期是否是最好的选择呢?
熊市遭遇产品延期
“最近市场的确出现了比较多的延期产品,主要是由于股市低迷的影响造成收益过低而引发的。”普益财富研究员张星表示。
据记者统计发现,这类进行延期或展期的理财产品,其投资标的均为证券等权益类产品。具体到产品类型上,主要是FOF类产品或者部分挂钩' 股票 市场的结构性理财产品。如本将于2009年1月31日到期的华夏银行(' 600015,' 股吧)的相关产品“华夏理财——创盈7号”。该产品的投资对象为平安信托设立的“华夏平安福1号单一资金信托”。该产品的说明书指出,其投资范围包括:各类证券投资' 基金和现金类资产,现金类资产主要用于' 新股申购。资产配置比例为0-95%证券投资基金、5-100%新股申购等现金类资产。在产品的发行说明书上,其预期收益显示为8-30%,且上不封顶。
“但是从2007年末开始,随着证券市场的一路下滑,基金' 净值大幅缩水,也造成了该类理财产品出现了比较大幅度的亏损。”张星分析道。也因此,在即将到期之际,截至2008年12月31日,该产品的净值为0.56元,投资者不仅没有收获预期中的高收益,浮亏更高达44%。
事实上,此类现象并非个案,此前,徽商银行九越理财C计划一期基金优选人民币理财产品也是一款FOF产品,2007年9月发行,在1年后到期之际,也同样由于产品收益不佳的缘故,选择了延期。农业银行的2007年“本利丰”第十一期人民币信托理财产品,也在2008年11月即将到期时,发布了产品延期的公告。
1'>2'>下一页